国民获得感:当代共建共享战略成效和发展格局的测度探析

2022-03-30 03:59段文杰李玉梅张小静孙希希
关键词:国民量表维度

段文杰 李玉梅 张小静 孙希希

(1.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237;2.香港城市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院,香港 999077)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使人民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和更可持续。因此,关注、把握和重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状况以及丰富获得感研究既是提升国民获得感的重要环节,也是准确衡量共建共享战略成效和理解当代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

尽管国民获得感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并且主要从青年群体入手,如高校思政教育获得感①、青年职工获得感②、大学生获得感③等。针对青年群体,谭旭运等采用与民众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16个项目,从获得感的项目重要性感知、当前获得感知以及未来获得预期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探索④。董洪杰等从获得体验、获得环境、获得内容、获得途径和获得分享五个维度测量了中国人的获得感⑤。然而,这些探索在获得感内容方面的测量深度和广度都不足以全面综合地展示获得感的丰富内涵。谭旭运指出,有必要进一步深化获得感的研究内容与测量路径,深入探讨获得感可能存在的维度,从个体层面、群体层面以及社会结构层面的综合视角去探索哪些因素会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理解和把握国民获得感需求发展的结构变化与阶段性特征,进而有效提升国民的获得感⑥。

社会表征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s Theory)指出,社会群体的成员彼此间主要通过认知、交流及知识共享来表达对某一具体现象或事件等对象的集体性理解和认知,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⑦。社会表征的核心是基耦(themes),其需要提出一种能够反映研究内容的重要性且能够具化认知与沟通、心理与语言之间运作活动关系的概念⑧。在进行社会表征的锚定(anchoring)和具化(objectifying)过程中,先要将集体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和意义进行整合,用既存概念将其变成新的系统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命名,之后再将锚定中所定义的存在于文本或意义层面的抽象的东西具化为主观上自觉可见、可触和可控的现实⑨。获得感符合基耦的核心要求,是一种深层次的、扎根于中国社会的评价标准。按照社会表征理论的研究范式,首先应使用已有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感等在社会学与心理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研究的相关概念去锚定获得感的概念,即解决“是什么”(获得感的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及现状)和“为什么”(获得感的影响因素)这两个问题;然后应该具化获得感,即解决“怎么测”(获得感的测量路径)和“怎么分”(获得感的结构变化及特征)的问题,这能帮助有关部门科学、快速和有效地诊断不同人群获得感的现状与特征,进而认识到改革措施的优势与不足,以期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及后期介入策略。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模式和实现共建共享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感常作为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的主观评价标准被用来评价改革成效和社会发展水平,有关获得感的定义、内涵、测量、机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议题也成为社会领域和学术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获得感“是什么”问题的研究上,研究者们普遍认同获得感兼具中国本土性和国际普遍性,是人民群众在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的综合衡量⑩。笔者将获得感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综合,基于已有的实证研究提炼物质获得感的核心,在继承和发展幸福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精神获得感的内涵,将“物质层面多重获得”与“精神层面多维满足”相结合,得到了一个“两层十维”的获得感理论结构。其中,物质获得感体现在个体感知到的经济水平、政治权利、文体教育、社会民生和生态环保五个维度,精神获得感体现在有的放矢(个体知觉到生活中存在有意义的目标、意图和方向)、力所能及(个体重视自我的决定,拥有独立性,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相应调节,具有良好的管理意识和能力)、心满意足(个体得到的积极体验和对结果的满足,包括积极情绪、成就感、满足感和满意度等心理感受)、和睦相处(个体与他人进行人际互动时达到满足与快乐的状态)和安居乐业(个体与社会进行互动时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状态)五个维度。然而,从“物质层面多重获得”与“精神层面多维满足”的内涵来看,用简单的“物质”和“精神”两个词语并不能完全概括获得感的两个层面,物质获得感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精神获得感涉及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目标、意义、能力和社交等领域的感受。因此,本研究认为,获得感的两个层面反映的理应是个体感知到的社会发展程度和个人发展程度。

尽管笔者先前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两层十维”的国民获得感理论结构和测量框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一个良好的测量工具应该具备足够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测试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测性,目的是估计测试的误差程度。虽然量表测试中的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研究者应将错误尽可能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使用克伦巴赫α系数大于0.7来确认量表中各项目间的一致性。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有效程度,是量表的实际结果与所要测量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评估了一个量表是否真正测量了它应该测量的特质。尽管无法绝对保证某项量表在任何情境下的准确性,但至少应该保证其在特定情境下的准确性。效度往往通过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及模型拟合情况来判断,若模型拟合指数CFI(Comparative Fit Index)与TLI(Tucker-Lewis Index)大于0.90、标准化均方根残差SRMR(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与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Root-Mean-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小于0.08,则表示模型拟合在可接受范围内,该量表可用于自我评估报告。对新构建的量表工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显然是“两层十维”的国民获得感测量体系所缺失的。笔者先前的研究仅筛选出了与测量体系一致的题目,并未对题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也并未开发出相应的科学测量工具,因而无法科学化体系化地描述、解释、评价、监测和预测个体与群体的获得感。

其次,笔者先前的研究是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5年的数据(以下简称CGSS 2015)所进行的,该研究使用了CGSS 2015调查问卷的核心模块(A部分)及经济态度和行为评价的10年回顾模块(B部分),并没有完全按照获得感理论框架来开发题目。尽管CGSS在每年的调研中通常都会包含A部分,但B部分并不是每年都出现在大规模横向调查中,因此,基于CGSS 2015开发的题目并不具备可复制性,无法展开纵向研究,以至于无法持续观测到一些个人因素对获得感的影响。

最后,笔者先前的研究对部分题目的计分方式进行了更改,并进行了量纲的统一化。Keller和Steinberg等在研究中指出,量表编制中对内容或计分方式的改变会影响到研究结果。量表编制不仅要有理论基础作支撑,同时题目要对目标群体具有普适性,因此,要使用统一的计分方式和目标群体易于理解的语言,并根据目标群体的文化语境和教育程度等对量表的题目进行改编,以适用于目标群体的自我评估。如果各个评价指标下的题目计分方式各不相同,就会导致各指标得分差异较大,难以使用统一的方法进行处理和研究,进而影响后续的数据分析结果。

彭文波等总结和归纳了现有的一些获得感的测量后提出,获得感的测量应该主要使用自陈式报告的方法,将主观和客观测量指标相结合,采用自上而下的文献分析等方法构建测量维度,使用自下而上的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确定合理的指标体系,最后用主观评定法和因子分析法等手段确定获得感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而科学合理地构建获得感的统计测量指标。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已有的“两层十维”的获得感理论结构和测量框架,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来开发获得感量表以回应“怎么测”的问题,为解决获得感“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的后续研究奠定工具基础。此外,本研究还将对个体的获得感进行测量,初步呈现国民获得感现状。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运用“两层十维”的获得感理论结构来识别获得感,采用定性(如三方翻译小组、德尔菲法、认知访谈)和定量(如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开发一个有理论基础支撑、有实证效果佐证的国民获得感量表,从而科学、准确和有效地诊断国民的获得感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感知到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多个方面进行差异分析,进而为国家制定和优化国民获得感提升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获得感测量题库的建立。在“两层十维”测量框架的基础上,从已开发和验证的36个测量工具中选取若干题目构成获得感测量题库,如CGSS 2015调查问卷、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2015年度调查问卷、积极关系和成就量表(Positive Relationships and Accomplishment Scale)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等。在此过程中,本研究依次采用了三方翻译小组模式、德尔菲法和认知访谈法。第一步,三方翻译小组对已经开发和验证的工具进行翻译。首先由2名社会心理学教授和1名社会工作学教授翻译题库初稿,然后由3名社会心理学教授检验和校对翻译稿,最后由2名外语系教授回翻检校稿。循环整个翻译流程直至翻译稿与检验校对后的稿件内容趋于一致,由此得到初步的题库。第二步,组建一支由1名社会心理学研究生、2名社会工作学研究生、1名社会心理学教授和3名社区居民构成的7人甄选小组,使用德尔菲法确定进入题库的题目。首先向甄选小组成员提供获得感测量框架的相关研究材料与筛选目标,让小组成员独立进行十个层次题目的筛选,并将甄选出来的题目与获得感的层面进行匹配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得到意见的;然后将回收到的意见进行整合与汇总,列成图表并进行对比,再分发反馈给各位小组成员,让大家比较自己同他人意见的不同并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依次逐轮收集意见并进行反馈,直到每一个小组成员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可得到按照获得感测量框架排列的题库,该题库中有159道题目。第三步,通过对24名社区居民进行前测和认知访谈来确定大众对获得感的理解以及对获得感测量题目的认知情况,以评估该题库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这24名社区居民包括:女性13人,男性11人;年龄范围为18~48岁,平均年龄约为26.56岁,标准差为6.87;初中及以下学历3人,高中/中专/技校学历4人,大学专科学历3人,大学本科学历6人,硕士及以上学历4人,未填答4人;单身12人,恋爱中6人,已婚6人。研究结果发现,159道题目中有21道不符合大众认知或会对大众理解造成偏差,因此删去这些题目,最终形成了138道题目的初测问卷,其中十个获得感层次分别对应7~31道不等的题目。该问卷被命名为“国民获得感量表(原始版本)”,在后续的问卷调查阶段会被使用。问卷调查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7月之间展开。

第二阶段:初始量表开发。本阶段涉及独立样本1,有效样本为898人。问卷采取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形式,参与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从1(完全不同意)到9(完全同意)选择适当的数字以代表个人同意的程度。样本来自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云南、浙江和重庆等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具有代表性与普遍性,其中,城市居民472人,农村居民426人;女性600人,男性298人;年龄范围为18~57岁,平均年龄约为28.1岁,标准差为7.13;初中及以下学历31人,高中/中专/技校学历63人,大学专科学历78人,大学本科学历50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224人。使用该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从中抽取EFA因子载荷较高并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构成初步的“国民获得感量表”。该国民获得感量表共计70道题目、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7道题目,每个分量表的平均分代表参与者所感知到的相应获得情况,得分越高说明相应的获得感越高。

第三阶段:量表心理测量学属性评估。本阶段涉及独立样本2,有效样本为908人。样本来自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云南、浙江和重庆等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具有代表性与普遍性,其中,城市居民475人,农村居民433人;女性623人,男性285人;年龄范围为18~59岁,平均年龄约为28.17岁,标准差为7.85;初中及以下学历32人,高中/中专/技校学历66人,大学专科学历90人,大学本科学历52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197人。使用该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以检验国民获得感量表的结构效度。上述70题版本国民获得感量表通过检验后,再分别抽取每个维度因子载荷最高的前三道题目和前一道题目以组成30题版本和10题版本的国民获得感量表。

第四阶段:个体获得感的差异性分析。本阶段将样本1和样本2结合,得到了有1806人参与的总样本。使用总样本进行国民获得感量表的信度分析,同时对三个版本(70题版本、30题版本、10题版本)中个体获得感的现状进行描述。为探究不同群体获得感的差异,本研究利用方差分析法来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住房属性、政治面貌、户籍、流动人口和收入)的群体感知到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差异状况。

为了避免同源方法偏差,在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国民获得感十个维度的题目被分开打散排列在问卷中。年龄不在18~60岁范围内、答题时长的Z分数(Z-Score)高于或低于三个标准差以及模式化作答的115份问卷作为无效样本被删除,从而得到了有效的独立样本1和独立样本2的数据。这四个阶段的所有参与者都在访谈前或填写问卷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在开始前得到了笔者所在单位的伦理审核批准。

二、研究结果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基于样本1的数据,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 24.0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优斜交旋转法对获得感的十个维度分别进行探索。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量值为0.916~0.976,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小于0.001,均显示出数据质量良好,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每个分量表内的题目都能较好地负载于该假定的因子上,且因子载荷均高于0.5,这说明所有题目都准确归属了对应的获得感维度。在当前研究中,为保证遴选题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及稳定性,我们选择保留因子载荷高于0.7的题目。为了保证每个分量表中的题目数量一致,在题目的选择过程中,以题目数最少的分量表的题目数为标准,最终每个分量表保留7个项目,可以解释总方差的52.160%~68.639%。为了便于后续数据分析,本研究将国民获得感量表中的题目按照探索性因子分析顺序排列,具体的因子载荷情况见表1。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统计建模软件Mplus 7.4中,用样本2分别检验获得感10个分量表的结构效度。在当前研究中,采用稳健极大似然估计方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MLE)进行模型估计。该阶段数据分析需要报告CFI、TLI、SRMR和RMSEA及其9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CFI与TLI大于0.90和大于0.95分别表示模型拟合“可接受”和“极好”,SRMR小于0.08和小于0.05分别表示模型拟合“可接受”和“良好”,RMSEA小于0.08和小于0.06分别表示模型拟合“可接受”和“良好”。获得感分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见表2。根据拟合指数标准和因子载荷情况来看,这十个分量表都表现出良好的拟合状态,所有题目的因子稳定负载于对应的维度上,题目具有代表性,因此国民获得感量表的结构效度得到了验证。此外,该量表能够准确地测量出个体的获得感水平,包括感知到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关情况见表3。在此基础上,再分别抽取每个维度因子载荷最高的前三道和前一道题目组成30题版本(见表4)和10题版本(见表5)的获得感量表。

(三)个体获得感现状分析

使用SPSS 24.0将样本1和样本2进行汇总得到总样本,总样本通过呈现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和百分位数,报告了获得感的各个主要观测指标以及个体感知到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表4和表5。三个版本量表的可靠性分析显示:经济水平(α=0.84~0.91)、政治权利(α=0.87~>0.93)、文体教育(α=0.84~0.89)、社会民生(α=0.91~0.95)、生态环保(α=0.84~0.91)、有的放矢(α=0.90~0.94)、力所能及(α=0.89~0.92)、心满意足(α=0.91~0.94)、和睦相处(α=0.88~0.93)和安居乐业(α=0.86~0.93)这十个分量表都显示出较好的内部信度,感知到的社会发展(α=0.89~0.97)和感知到的个人发展(α=0.92~0.98)两个层面上的题目也显示出很好的内部一致性。由此说明,国民获得感量表的信度得到了验证,国民获得感量表能够一致且可靠地测量出个体的获得感水平。

表1 国民获得感量表中题目的因子载荷情况

续表

表2 国民获得感量表-70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n=908)

表3 国民获得感量表-70的描述性统计(n=1806)

表4 国民获得感量表-30的描述性统计(n=1806)

表5 国民获得感量表-10的描述性统计(n=1806)

为避免题目量太大让参与者感到倦怠,本研究仅使用“请问您在总体上的获得感由低到高能打几分?”(1~9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9表示完全同意)这一个题目来评估个体的获得感总体水平,并利用此题目与国民获得感量表各指标和维度的关系来检验工具的效标效度。国民获得感各指标与国民获得感两个维度及总体水平之间的关系见表6、表7、表8,相关性结果显示:三个版本的国民获得感量表中,各个指标相互之间以及各个指标与维度之间均呈现中度或高度显著相关(r=0.461~0.965,p<0.001)。具体而言,经济水平、政治权利、文体教育、社会民生和生态环保五个维度与感知到的社会发展高度相关(r=0.820~0.953), 与感知到的个人发展中度相关(r=0.563~0.899);有的放矢、力所能及、心满意足、和睦相处和安居乐业五个维度与个体感知到的社会发展中度相关 (r=0.646~0.881),与感知到的个人发展高度相关(r=0.842~0.965)。由此说明,国民获得感量表的效标效度良好,可以准确有效地测量个体的获得感水平。

在国民获得感量表信度和效度都得到支持的基础上,再使用该量表测量得到的数据对个体获得感现状进行分析,表3、表4、表5数据显示:三个版本国民获得感量表的十个维度的标准差都处于1.48~2.06之间,即大部分数值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被访者在不同指标上的得分都较为集中;除70题版本量表中文体教育维度的标准差略小于感知到的社会发展的标准差外,其他版本中感知到的社会发展和感知到的个人发展的标准差比十个维度的标准差都要小,相对来说更为稳定。总之,无论是获得感的十个指标上的体验,还是综合感知到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整个样本中获得感的情况稳定且集中。此外,除30题版本量表中心满意足和安居乐业维度的均值略小于文体教育外,其他版本中个体感知到的个人发展层面的五个维度及总体得分均值比感知到的社会发展层面的五个维度及总体得分均值高。

表6 国民获得感量表-70相关矩阵

(四)基于人口统计学的差异分析

在SPSS 24.0中使用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将获得感的十个指标和两个维度作为固定因子,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住房属性、政治面貌、户籍、流动人口和收入作为因变量放入方差分析中来检验和探究不同人口学特征在各个方面的获得感差异状况,得到人口学特征变量的编码,见表9。

对三个版本量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分别见表10、表11、表12。在感知到的社会发展层面,三个版本量表中,不同受教育程度、住房属性、政治面貌以及是否流动人口的群体感知到的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总体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群体仅在70题版本的量表中感知到文体教育和社会民生方面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婚姻状况和收入的群体在70题版本和30题版本的量表中感知到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的部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和户籍的群体在三个版本量表中感知到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感知到的个人发展层面,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和收入的群体在三个版本量表中感知到的个人发展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政治面貌的群体感知到的个人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三个版本量表中,无论群体是否为流动人口,其感知到的个人发展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婚姻状况的群体仅在30题版本的量表中感知到的个人发展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住房属性的群体在70题版本和10题版本的量表中感知到的个人发展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而言,不同性别群体感知到的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微小,但男性感知到的个人发展程度普遍高于女性;共产党员感知到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普通高于非党员;流动人口感知到的社会发展普遍低于非流动人口;社会经济地位越好(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有自有住房)的群体感知到的社会发展程度和个人发展程度都更高。

表9 人口学特征变量描述(n=1806)

表10 国民获得感量表-70单因素方差分析(n=1806)

表11 国民获得感量表-30单因素方差分析(n=1806)

表12 国民获得感量表-10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在“两层十维”获得感测量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国民获得感量表,用以测量个体获得感的感知。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国民获得感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而克伦巴赫α系数表明,国民获得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综合来看,国民获得感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因子结构清晰、负荷高,能够科学有效且稳定地评估个体和群体的获得感情况。国民获得感量表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现有的获得感理论,弥补了获得感指标体系的缺失,丰富了获得感测量的工具。

使用国民获得感量表对群体获得感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结果显示:个体感知到的社会发展程度得分显著低于个体感知到的个人发展程度得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进行的社会心态调查得到的15870份问卷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整体的预期,获得感社会发展层面中涉及的社会民生维度(食品、个人信息和环境安全)现状低于社会预期,但是经济压力高于社会预期。谭旭运等发现,青年群体认为“稳定的工作”“满意的收入”等社会发展程度层面的内容是获得感中最重要的项目,但是他们在这些项目上的得分较低,可见青年人感知到的社会发展还没有达到青年群体的预期,青年群体在社会发展层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雷开春通过对2201位18~40岁青年的社会阶层地位信心分析发现,我国青年人的社会阶层地位信心较强,超过70%的青年人有信心进入中层及以上,约40%的青年有向上流动的信心。此外,据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中3276个青年样本的数据分析显示,当代青年群体对社会持认可态度,基本认可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此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青年对个人自身能力具有强烈的信心,具有向上流动的目标,青年群体大多具有社会整合感、社会贡献感、社会发展感和社会和谐感,整体而言青年群体个人层面的发展良好。因此,在获得感语境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大众获得感,除了循序渐进地探索个人发展层面社会保障措施的试点与普及,更重要的是要优先着眼于社会发展层面社会保障政策的构建与实施,从宏观层面保障个体能感知到社会发展程度的提升。

同时,通过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与现有研究一致,不同受教育程度、住房属性、政治面貌以及是否属于流动人口的群体,其感知到的社会发展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和收入的群体,其感知到的个人发展具有差异性。因此,性别、受教育程度、住房属性、政治面貌、收入以及是否属于流动人口等,都可以作为国民获得感的影响因素。谭旭运等发现:无自有住房的民众在获得感各层面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有自有住房的民众;党员身份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客观实在获得层面的获得感提升;政党认同和政治信仰有利于个人精神层面的获得感提升。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和收入造成的国民获得感上的差异在本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证实,这与本研究样本在性别、年龄、户籍以及收入上呈偏态分布有一定关系,未来的研究可执行更加严格的抽样标准,选取不同性别、收入、年龄和户籍的群体以进一步验证该量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差异分析,有必要从微观层面鼓励个体进行自我发展,一方面要拼搏进取,明确个人追求,挖掘自身潜能,发挥吃苦耐劳精神,加强自我奋斗,“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另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为指导,锤炼品德修为,树立正确的认知观、教育观、工作观和成才观,面对消极情绪及时进行自我调节,避免心理失衡。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享的国家战略,既要求维护全体人民参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权利,同时也要保障全体人民享有社会治理成果的权益。国民获得感是对社会发展格局和个人发展格局有效且准确的测度,是社会与个人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的科学呈现。因此,本研究开发和验证了国民获得感测量工具,测量并呈现了国民获得感现状,对不同群体获得感总体水平的差异进行了探索;本研究的结果对解答获得感“怎么测”和“怎么分”的问题给出了实证依据,初步巩固了获得感“是什么”的理论基础,为解决提升获得感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总的来说,本研究不但从学术视角拓展了对国民获得感的测度研究,还从实践视角为打造及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发展与治理格局的成效衡量和质量呈现提供了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的工具。但是,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的数据采集采用横断面设计,没有长期稳定的纵向数据集来进行因果结论的推导。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行纵向研究来检验国民获得感量表的测量和预测效果,进一步探索该量表的其他测量学属性,如区分效度、聚合效度和增量效度等。其次,本研究样本的年龄分布上存在偏态,大多数样本的年龄为18~40岁,不能代表其他年龄段的样本数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使用分层抽样等方法,选取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分析。最后,本研究10题版本采用单道题目的方式来测量非核心概念(即10个维度),具有一定缺陷。尽管有研究通过元分析统计方法发现,单个题目的测量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和效度水平,而且也适合测量研究中的非核心概念,但在今后的研究中更适合采取多题项测量相关变量。此外,应进一步纳入其他相关变量,探索获得感的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导致物质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不一致的前因变量和认知框架,从而更好地为提高不同群体获得感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注释:

①参见许金如、刘卫琴、仇文利:《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三重维度》(《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张凯、刘彤彤、许源,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获得感”提升路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

②参见古雅丽:《青年图书馆员获得感调研分析与对策》(《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邢冠敏、马英:《高校辅导员职业获得感的研究》(《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③参见潘贺男、于春梅、邵奇,等:《新时代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获得感的路径探析》(《理论观察》,2020年第9期);文静:《新时代大学生获得感AIA三维度研究》(《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④参见谭旭运、张若玉、董洪杰,等:《青年人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10期)。

⑤参见董洪杰、谭旭运、豆雪姣,等:《中国人获得感的结构研究》(《心理学探新》,2019年第5期)。

⑥同④

⑦参见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塞尔日·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⑧参见管健:《社会表征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对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社会心理学探索〉的解读》(《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⑨同⑧

⑩参见邱伟国、袁威、关文晋:《农村居民民生保障获得感:影响因素、水平测度及其优化》(《财经科学》,2019年第5期);文宏、刘志鹏:《人民获得感的时序比较——基于中国城乡社会治理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张品:《“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赵卫华:《消费视角下城乡居民获得感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国民量表维度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一直难忘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高地
"国民健康监测"专栏导读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