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颖璇 黎赔肆
2018年8月20日,国务院促进全国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举行,指出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为进一步助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主管部门颁布了《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中小企业财税支持制度、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等相关方面的系列政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中小企业不仅促进了现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拓宽了人民就业的途径。
随着市场环境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小企业要实现发展和增值,需要有效地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企业的自主创新对于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独特的意义(张德茗,2011)。要想获得超额利润,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就需要依靠研发实现创新(Roberts等,2001)。创新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绩效成长,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李琳等,2021)。尤其是企业处于成长期阶段时,整体财务表现明显受到研发创新投入的影响,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累积效应(梁莱歆等,2010)。对于不同行业内的公司来说,应以企业特点为基准选定研发投资时间点,增加创新投资,为公司创造长久可持续的利润(尹美群等,2018)。
然而,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具体体现在技术壁垒、开发投入、研发周期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创新的高风险性(Scherer等,2000)。研究发现,企业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对企业也有很大影响(Vassilis等,1998)。积极营造培养企业家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以促进企业家创新能力发展,从而让企业家能力带动企业发展创新能力(王健忠等,2017)。企业家的背景特征对公司价值具有重要影响,具有研发背景、重视研发创新的企业家能更准确地把握技术变迁的机会,推动企业创新和商业化,从整体的市场需求出发,进行技术变革、企业创新,从而占领新消费市场(黄永春等,2016)。
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可以压缩成本空间、开发新的市场需求,从而提升业务服务及产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地位,提升企业价值。在中小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缺少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完善的流程制度体系,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会更依赖于企业家的主观决策,企业家精神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企业家的品质和能力,从而对中小企业的相关决策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企业的创新相比于其他投资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例如:技术可行、商业价值、体制和文化等,因此,创新投入能否有效地帮助企业发挥价值,更依赖于企业家的决策。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板块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创新投入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企业家精神在其中发挥的效用,为创新投入、企业家精神和中小企业的价值提供了借鉴。
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熊彼特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品生产的技术和手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今,生产要素的内涵日益丰富,采用创新的技术和手段才能更好地赋能中小企业的发展,公司能够持续获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公司内生性的科技创新(何卫红等,2015)。在这样的情形下,加大创新投资可以更好地推动公司内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和合理地发展,扩大公司的规模,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价值(戴浩等,2018)。替换企业的冗余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率、研发新一代产品等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而这些均依赖于技术的创新(陆国庆,2011)。此外,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技术创新具有关联性,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品牌价值(Kurt,2019)。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就离不开研发投入,进而才能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保持行业领先优势(李银香等,2018)。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能提升企业的价值。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还突出了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优秀企业家的重要品质,这些品质和企业绩效具有较强的关联性(Azzam等,2018),企业家精神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整体组织的绩效提升(马卫东等,2012)。企业家精神对于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必不可少,企业家应该适时更新观念,保持创新精神,勇于承担风险,积极应对市场竞争,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发展的环境,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公司文化,形成长效机制;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恰当地发挥风险承担精神(李鑫等,2014)。在一定的背景环境和制度政策下,企业家的生产性行为确实能从根本上促进公司绩效的提高(何文剑等,2019)。对比大型或者跨国企业来说,我国的中小企业一定程度在管理模式和流程制度上不够成熟,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更依赖于企业家自身的行为选择。因此,企业家精神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发挥生产经营能力和把握未来企业的发展(张莉等,2021)。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企业家精神能正向调节创新投入和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样本数据来自2009—2020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主要来源为国泰安数据库,剔除ST企业、数据及变量不全的样本,最后得到5918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Stata15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1.被解释变量:企业价值。企业价值从一定程度代表着企业自身的价值,也能理解为市场对企业的评价,托宾Q值相对于其他收益型指标,包含了市场对企业的未来的预期价值,能更为综合性地衡量企业价值。因此,借鉴凌士显等人的研究方法(凌士显等,2018),选用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变量,分析其与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
2.解释变量:企业创新投入。评估创新投资的方式有许多,比如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张栓兴等,2017)、研发投入占总资产的比重(吴梦婷,2017)等。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指标中增加了营业收入指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能更清晰地反映企业在持续研究上的投入力度,更好地衡量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因此,采用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反映公司的创新投入。
3.调节变量: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家精神,目前未有明确且统一的定义,参考张莉等(2021)对企业家精神指数的构建,并结合过往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追踪调查结果(李兰等,2019),从经营能力、创业能力、创新精神、责任精神四个方面评价企业家精神。其中: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固定资产和人均无形资产可以表明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将其作为企业家对市场机会的识别能力;董事会的独立性考虑的是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即体现企业是否存在自雇用的情况,展现了企业家自身创业能力;创新性是指引进新产品(服务)、新技术,建设新生产线、寻找新市场机会的倾向,往往表现为企业的研发投入;责任精神考虑的是企业在面对国家或社会出现经济困难和自然灾害时,企业家会及时做出反应,进行慈善捐赠。企业家精神的指数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企业家精神的指数构成
为了让企业家精神指数更加客观,针对于上述6项指标采用熵权法量化企业家精神变量。运用Stata15对衡量企业家精神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计算各指标信息熵,并根据熵值确定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后的各指标的乘积相加得到企业家精神的量化值。企业家精神指数的各年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企业家精神指标的各年权重
4.控制变量。除了企业创新投资、企业家精神以外,影响企业价值的其他因素还有很多,结合以往的研究文献,选取了营业收入增长率、企业年龄、资产负债率、营利能力、资本密集度、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
本文的研究变量名称、符号及变量说明如表3所示。
表3 研究变量定义
为检验企业创新投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了如下模型:
模型Ⅰ:
模型Ⅱ:
其中,control代表所有的控制变量,a表示常数项,β为各变量的系数,为随机误差项。
模型Ⅰ是为了探究创新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对假设1进行验证;模型Ⅱ在模型Ⅰ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加入了调节变量企业家精神spirit、创新投资和企业家精神的交乘项,探究企业家精神是否在创新投资和企业家精神间发挥了调节作用,对假设2进行验证。
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如表4所示。托宾Q的最大值为31.423,最小值为0.048,表明样本公司价值相差较大,这可能是受到样本公司所处行业及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托宾Q的均值和中位数均大于1,样本企业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潜力。企业创新投资强度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0.763,说明不同样本个体间的创新投资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大部分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规定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在3%-5%之间,而样本企业创新投资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62和0.037,说明样本企业整体较为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样本企业规模对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7.786和11.201,样本企业规模间的差异较大。样本企业的营利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但均值和中位数均大于0,说明大部分样本企业是盈利的。在公司成长性方面,尽管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较大,但是其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238和0.111,说明大部分样本企业处于业务增长阶段。
表4 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所有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如表5所示。变量间相关性系数绝对值最大为0.379。同时,进一步对模型做了VIF检验,VIF值均小于3。因此,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
表5 相关性分析
模型Ⅰ和模型Ⅱ的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其中,模型Ⅰ和模型Ⅱ中的(1)、(2)、(3)回归结果分别是未控制时间和行业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控制了时间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控制了时间和行业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调整后的R2和F值说明模型拟合度较好,模型中的各变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解释变量的变化情况。
表6 回归分析结果
1.企业创新投资和企业价值的回归分析。模型Ⅰ在三个回归结果下均通过1%水平显著性测试;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企业年龄、资本结构、资本密集度、股权集中度对企业价值存在显著影响。该结果表明企业的创新投入能显著提升企业的价值,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原动力。
2.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创新投资与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模型Ⅱ在三个回归结果下解释变量均为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验证了假设1。创新投资和企业家精神的交乘项在三个回归结果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创新投资和企业价值中起到了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能更快速地、更敏锐地判断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作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决策,助力企业价值的提升。
本文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市销率是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评估企业的价值,它考虑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具备真实性,因而市销率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反映企业内在价值。本文以市销率ps替换托宾Q值tbq作为被解释变量作为企业价值的衡量指标进行回归分析。表7中模型Ⅰ和模型Ⅱ的回归结果表明,解释变量和交乘项在不同模型及回归方式下均与替换后的被解释变量显著正相关,说明研究结果较为可靠。
表7 稳健性检验结果
本文通过构建创新投入、企业家精神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模型,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探究了创新投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企业家精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的创新投入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有积极作用;(2)企业家精神,包括经营能力、创业能力、创新精神、责任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发挥积极作用有正向的调节效应。
研究结论的主要启示:(1)中小企业面临在市场竞争持续升温时,要靠创新突围,创新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技术变革,从而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发挥产品的价格优势,帮助企业寻求新商机,引领企业二次飞跃。加强技术创新投入,尤其在企业的基础设备和生产的制造流程,将为企业进一步生产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变革做好铺垫。(2)培养和发挥自身的企业家精神有助于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成长,企业家应该打破传统观念,及时更新观念,发挥好自己的经营、创业能力,同时保持创新、责任精神,在创新投入、技术更新过程中,把企业家精神融入到科学决策之中,从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赋能、更好地助力中小企业提升价值。(3)为更好地继承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有必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