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馆藏文物延伸文化传承功能

2022-03-30 11:41李晨
炎黄地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藏品文物利用

李晨

文物藏品记录了历史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具有历史智慧特征。当前,历史文物多存储在博物馆,为保护利用好博物馆文物,文章纵观某博物馆对文物藏品保护利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出了保护路径,希望能够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博物馆文物藏品承载了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对于博物馆而言,文物保护、宣传和利用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加强化文物保护意识,提高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力度管理文物藏品,注重文物藏品利用保护,让文物“活”起来。当前,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

某博物馆情况

某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山西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蕴含大量历史遗迹和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异常丰富,为博物馆发展奠定了基礎。某博物馆位于太原市,创建于1919年,后经过多次变革,其中陈列着大量瓷器、石刻、书画等珍贵文物,有一级文物2129件。文物主要以魏晋为主,例如绳纹出戟三足鼎、晋侯鸟尊、胡傅酒樽、千手千眼观世音等。由于山西省现存古文化遗迹比较多,其依托当地优越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立的博物馆文物藏品珍贵,在文物藏品收藏、研究、展览等工作上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已经成为当前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某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问题

根据调查,某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利用仍然存在提升空间,需要提高利用率。该博物馆属于中小型博物馆,展出文物利用率低,开放的展厅较少,并未定期更换展览,临时展览次数较少,每年接待的访客有限,文物利用率不足。同时,博物馆建立时在藏品征集上存在一些偏差,所征集的文物存在重复、不全面等问题,导致文物藏品陈列展览、科学研究、数字资源开发等方面存在不足。

我国博物馆组织机构涉及部门较多,彼此联系密切,但是当前各部门在文物藏品保护利用上存在协调障碍。主要是文物藏品保护利用存在矛盾,各部门对于这一矛盾的处理直接关系到藏品利用,尽管博物馆制定了藏品管理制度,有效保护了藏品安全,但是为达到保护目的就减少了产品利用率,二者工作存在矛盾。博物馆内部分工太细,缺乏沟通,例如策展人员受到部门限制对库房文物并不了解,导致策展内容受限,保管人员尽管了解库房文物,但是并不参与展陈和产品开发等工作,由于分工太细导致博物馆各部门彼此交流较少,影响藏品利用。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很多博物馆间以及与国外博物馆建立了合作关系,彼此借调其他馆内藏品举办临时展览,共同进行科研工作,可以帮助博物馆解决藏品利用率低的问题。例如,河南博物馆与内蒙古、陕西等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临时展览活动,但是这些活动一般在省市级博物馆中举办,某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合作较少,馆内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共享,影响藏品利用。

某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路径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博物馆发展态势较好,职能发生变化,这也导致博物馆建设发展面临挑战。当前,由于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博物馆受到限制存在藏品少、资金不足、缺乏影响力等现象,本身建设也不够完善,需要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某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利用工作展开研究,以下是几点解决措施。

博物馆主要展示了当地历史文化,对于传播文化十分重要。随着经济发展,大数据、数字媒体、物联网等技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效果较好。在此背景下,博物馆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利用文物藏品,提高展览质量。

数字化管理文物藏品。利用先进技术整合博物馆馆藏资源,建立文物展示、收集和采集等系统,高效管理馆藏文物。例如,参考大英博物馆与伦敦大学、英国国家人文艺术研究会实行的新型工作模式,基于互联网众包模式进行分布式协作,共同研究,创立MicroPasts项目,将全世界志愿者利用网站聚集起来,对博物馆藏品中的系列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计算机处理相关信息,转录成数字化形式,这种众包模式有利于博物馆保护利用藏品。当前,博物馆以利用中国自然标本馆公共科学平台对馆中藏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定期更新平台,整理新照片,通过大众结合提高藏品数字建设和管理效率。

文物保护实现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文物藏品保护利用。文物外出展览时可以使用全球定位技术避免过程中出现问题,文物修复是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精确还原等。对此,可以参考国外博物馆建设智慧型博物馆,具体应用时可以将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保护分为藏品智慧展示、感知藏品价值传播、藏品互动教育研究和创新藏品纪念品等部分。

在藏品智慧展示中,利用互联网数据技术等建设AR、VA、MA等展示系统,例如首都博物馆在2016年利用VA技术展示殷商建筑和文物,生动展示妇好墓的建筑构造和下葬过程。再比如,秦始皇陵博物馆与百度公司利用矩阵全景技术重现兵马俑遗迹,并通过AR技术实现交互复原,游客通过收集百度AR可以扫描文物实现动态展示。

在感知藏品价值传播中,博物馆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等渠道将文物信息和价值推送给用户,分享传播博物馆资源,观众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实现一键式分享。对此,某博物馆可以围绕观众需求构建新媒体服务体系,通过建设指尖APP智能服务平台为观众提供个性化参观导航,并随时扫描藏品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文化,传播藏品价值,实现互动传播。

在互动藏品教育中,博物馆可以通过整合藏品资源,将新型展示手段结合起来,将藏品结合新知识组织体系促使研究和教育实现良性互动,形成新的教育路径。对此,某博物馆可以通过展示终端、网站虚拟漫游和数字博物馆、APP等渠道将临时展览转变为持续展览。

在创新藏品回忆中,博物馆可以进行商业活动筹集资金,为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对此,某博物馆可以开发文创产业,既能够传播藏品价值和内涵,也能够创作新品牌。文创产品开发需要体现该博物馆历史文化和馆藏特征,使藏品更具有多维性,更好地拓展并延伸文化传承功能。

利用AI技术开发AI博物馆。AI与博物馆融合可以促进博物馆实现全面发展,拉近观众与藏品距离,提高博物馆智能管理水平,而采用机器人技术、AI技术等可以提高博物馆人工智能水平。在博物馆藏品保护利用中,AI技术应用可以构建AI博物馆,通过利用智能搜索、图像识别、AI翻译和教育、百度地图等等功能落实好智能管理。在馆藏展示中,通过使用智能機器人可以将藏品独特作用展示,更容易吸引观众,智能机器人可以自由在展厅移动,为游客讲解知识,与游客互动,提高趣味性。在藏品修复中,利用机器人可以帮助拍摄高精度照片,并辅助工作人员修复文物。在藏品鉴定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识别赝品,例如我国的中华古籍数字化整理、敦煌艺术专用检索软件等都可以对《成实论》进行鉴定,或使用AI字符识别技术破译古文字。

为了促进博物馆发展,需要加大力度公开馆内文物信息,因此,某博物馆需要与国内博物馆和国外博物馆展开积极合作,共同整合馆藏信息资源,公布文物藏品目录,编制文物目录信息,精准对接数据信息、实物和图片。

共享信息资源。文物藏品属于永久信息源,其在馆际、公众间共享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国需要规范统一博物馆藏品管理标准,并在国家文物部门的藏品管理系统软件统一指导下为各博物馆的信息共享提供技术基础。各博物馆可以通过博物馆网站等渠道共享信息。但是,由于某博物馆网站资源有限,因此共享资源并不完善,这就需要国家文物部门组织建设全国性的博物馆文物藏品信息数据库,在其中纳入各博物馆藏品信息、现有研究成果、文献检索等内容,既面向行业开放,也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建立多样化协会。会员制度和多样化协会都能够促进博物馆藏品实现社会化。对此,博物馆可以对社会公众展开调查,明确公众兴趣,并将其与文物藏品结合起来创办青铜器、玉器等等类型协会,各协会采用会员制度,按照会员需求和馆内现有资源定期邀请各协会会员共同参与文物讲座、参观等活动,或是线下徒步寻根、慈善晚会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利用藏品,扩大博物馆影响力,达到保护和利用文物目的。

建立专业团队。随着需求变化,博物馆对人才和队伍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文物保护、展览策划、信息技术等方面需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建立优秀团队进行博物馆相关工作。因此,某博物馆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外部优秀人员,培养内部员工,提高员工自我能动性,为人才提供科学规划,通过外引内培模式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满足新时期博物馆持续发展需求。

加强宣传引导。博物馆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重文物藏品保护工作,履行好自身职责,加强文物藏品管理。对此,博物馆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加大力度宣传文物藏品,引导大众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并挖掘文物藏品中的文化遗产价值,营造保护氛围,建立社会监督制度,促进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当前,博物馆在文物藏品保护利用中需要注意教育宣传,积极组织各种展览活动,并邀请社会各界感兴趣的人员参与其中,共同传承历史文化。

博物馆事业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加强文物藏品保护与利用,注重历史传承和延伸,凭借优越的历史文化条件深挖文物藏品的价值,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提高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和开发水平,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

猜你喜欢
藏品文物利用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画与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