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入画境

2022-03-30 22:05肖新平张充吕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审美意蕴山水画

肖新平 张充吕

摘 要:陆俨少作为20世纪诗书画兼擅的画家,有着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他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博众家之长,创造出植根于传统又极具时代精神气息的“陆氏山水”。通过对陆俨少山水画的意趣与书写意味进行探讨,分析其作品外之形美与内之质理的相互统一,继而阐释陆俨少山水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陆俨少;山水画;审美意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陆俨少山水画构图形式研究”(YJSCX2021054)研究成果。

陆俨少(1909—1993年),又名陆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少年时学画启蒙于《芥子园画谱》,早年结识晚清翰林王同愈从其学诗文、书法,后经王同愈介绍拜师冯超然学画。之后,先于上海中国画院任职,后于浙江美院任教并担任浙江画院院长。他一生经历坎坷、屡遭磨难,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停止过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并始终以山水画艺术的精神力量为支撑,孜孜不懈地在绘画实践中创造出艺术特色鲜明的“陆氏山水”。

陆俨少注重文学修养和对传统的继承学习,他在《山水画六论初讨》中写道:“学画的提高,还必须借重其他学问,扶挟而上。通常‘诗、书、画’这三者是互相最接近的姊妹艺术。如果只学画而不接触诗与书,也一定会妨碍以后的提高。”陆俨少作为立足传统的画家做到了在山水画中融入诗的意趣和书写意味,以笔墨表现出自己的生活情态和胸中丘壑,他对诗、书、画三者艺术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展现出了一个文人画家宽博的人文关怀和崇高的审美追求。

一、诗的意趣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为王维《蓝田烟雨阁》所题的一段经典跋语。在苏轼看来诗与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他又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作为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这种跨界的艺术创作成为中国画内在的美学特质和画家们的艺术追求。在画面注入诗性品格,实现作品内涵的扩展与衍生,可以有效提升画作的审美境界,同时这种具有鲜明主题的视觉阐释,也能丰富观者对于画的理解与感受。

历来文人画家把笔墨修炼与诗文风雅视为一体,陆俨少便是如此。他在《自叙》中说到:“于古文好读《史记》,下及韩、柳、欧阳修、苏东坡以至归有光,皆所耽习。于诗好李杜集,以及李长吉、李商隐诸选本。一篇上咏,咀嚼涵泳,觉历代宏篇名著,撷其精英,移之于画,无非佳制。”显然,文化的通识和对传统的把握,对陆俨少的绘画风格产生了直接的作用,也是划定其绘画品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注重文学修养外,陆俨少山水画中的诗画内蕴相融的艺术风格和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八年抗战,避难蜀地、异乡羁旅,对随身携带的《钱注杜诗》有着特别的情感,在“东归无日,心抱烦忧,和当年杜公旅蜀情怀无二”的境遇下,杜诗成为他最喜爱绘就的题材。20世纪50年代陆俨少画出《杜少陵诗意册》,此册依照杜詩内容,结合亲身体会绘出当年的所见所想,还将《蜀中秋兴》六首抄录在卷尾,作为他在四川八年生活的总结以及他诗、书、画三者进程的一个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成为画家们的创作题材之一,如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等山水画都是这个时代极其重要的文化产物。陆俨少同大部分画家一样,热衷挖掘毛泽东诗词中潜在的意境,寻找山水画创作的突破口。因为陆俨少懂诗,懂得表现毛泽东诗词境界的节奏跌宕、气势磅礴,充满浪漫主义精神,懂得其与杜诗画意风格气息的迥然有别,所以1953年陆俨少与吴琴木等人合作的《〈沁园春·雪〉词意图》(图1),生动地呈现出了“山舞银河,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恢宏意境。

陆俨少通过对诗词的体悟,将情感置于山水画创作中,使绘画作品仿佛也呈现出与词相同的意志与意趣。诗情启画之思,画境彰显诗情,他还在作品《南雁荡》中题跋“赋诗恨不尽,兼欲施诸绘”。以上所述,体现了陆俨少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其山水画作的内涵与意趣。或者说,诗与绘画的结合,不仅能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有助于深化艺术的风格意趣。其实,这也正是中国画表现审美意蕴最为突出的地方。

二、书写意味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中首次提出“书画同体而未分”的理论:“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又周宫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曰象形,则画之意也。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由此可知,他以“象形”准则揭示了书与画之间的内在联系。随后在卷二《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中,又提出了“书画用笔同法”,将书和画的关系拓展到艺术技法范畴中,后世诸多画家基于这一观点进行讨论。比如,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画诀》中写:“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转其腕用笔之不滞也。”他认为转腕技巧在书法与绘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是相通的,也从此角度阐释了书画兼具、以书入画的原因。而后,元代赵孟■进一步归纳和阐述书画艺术的“同法”与“同源”,明确提出了“书画本来同”的观点。

陆俨少也提出了自己对“书画同源”的感悟,他说“书画同源俱以运笔,因之书之抽象亦即画之抽象也”,他认为书画艺术的旨归是相同的。注重用笔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共同特点,笔法视为书法之筋骨,而中国画的许多表现技法与笔法有直接关系。陆俨少在《山水画刍议》“用笔功夫”一节中指出:“学画宜兼学书,练习写字。字写好了,不仅题款可以增加画面的美观,而且在画时,对于点线用笔,帮助实多。”其原因是训练用笔可以让指腕、筋骨、肌肉在特定的弹性伸缩范围内得到训练,不断训练能够做到熟知笔性,灵活用笔,将力用到笔尖,便可因势利用。因此,他所提出的“十分功夫”的理论,写字占三成也都是为作画服务。

陆俨少的山水画书写意味十足,与他的书法练功有很大关系。他最初书学杨凝式,旁参苏、米,后拜师冯超然,书法取法赵孟■、董其昌。《仿荆浩笔意图》(图2)是陆俨少早期的摹古作品,整体画面透溢着盎然古意,可以看出他在画树干时用笔少提按,速度平缓,如篆书线条圆转舒缓、挺健端秀,笔法婉转流畅。正如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20世纪50年代后是陆俨少书画创作的高峰期,从其历经险游峡江后于50年代创作的《杜少陵诗意册》中发现,陆俨少的运笔技巧更加娴熟,脱去了早期的书法面目,行笔稳中求变,气势顺笔而来,此时是“陆氏山水”风格形成期。如从《杜少陵诗意册(之六)》(图3)中可以看出:树木线条扎实,松淡隽秀,如小楷一般;山石笔法介于披麻皴与牛毛皴之间,有提按感觉,写意意味较浓。《杜少陵诗意册(之七)》(图4)中:树法线条气息古朴,松树的松针墨色厚重且笔笔中锋;长线条勾勒出溪水的流动感,用笔中锋淡墨,无明显起笔收笔变化;短曲线表现水流,将墨块、墨点用作石块截流,呈现出水花四溅的动势效果。在陆俨少晚年创作的作品中,更加体现了山水画的写意个性。他提出“笔无虚设,各尽其用”,熟练的运笔功力使其山水画笔法清晰、线条起伏、云水流畅。总的来看,陆俨少独创的勾云、画水、墨块、留白这些符号化的笔墨语言,也确立了他具有鲜明特色的山水画艺术风格。而艺术修养使他将诗、书、画融为一体,尤显得美丽、恰切,这正是李可染所称陆俨少的山水画已到达“自由王国”的境界。

陆俨少对山水画的参悟与理解达到了书画意味高度统一的境界,但也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理解的“书画相同”或“引书入画”。书法与绘画在某种程度上有不尽相同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追求,在实践中才能加深体悟和把握,从而应用。从与陆俨少同时期的黄宾虹、李可染等人的画作中也可看出这一点,他们的思想秉性、艺术经历、时代要求等造就了各自独特的笔墨语言,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三、现实意义

20世纪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并且试图融合的时期,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步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山水画的文脉传承也面临着精神危机。而面对这样的境遇,陆俨少仍成功走出一条立足传统又具现代性的艺术之路。目前,对于陆俨少山水画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叙述:创新精神、艺术思想以及后世影响。

文化是累积而成的,就像科学技术那样,需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创造发明。中国山水画不会排斥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因而陆俨少能够从传统向现代跨越,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他在《山水画刍议》中说:“自古作者,能自名家,代表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者,都有所创新,创新越突出,家数也越大,也越能和时代精神共脉搏、同呼吸。”总的来看,凡是能被后人崇拜和偏爱的艺术作品,无不带有它们所处时代的精神烙印,无不反映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当今,发展中国画需紧紧跟随时代脚步,创作时代艺术,艺术家们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艺术家的时代使命,才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成为不辜负时代、不辜负人民的艺术家。

随着我国绘画艺术创作的进一步变化和发展,绘画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画家们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总结,成为具有普遍价值以及指导意义的艺术主张。在陆俨少众多绘画思想理论中多次提到“理气”和“灵变”二词,反复强调,并将其作为精神内核贯穿于作画始终。他在《江山秋色》小卷中题:“夫畫贵有理气,此外笔墨灵变,最为要义。”他把“理气”与“灵变”放在画中“最为要义”的地位,可见其重要程度。《韩非子·解老》提出:“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理,为事物的条理或准则,作画的观念、主张,“气”为画面气韵、气势,是章法结构的铺陈。“理气”是“灵变”的基础,为统领实践的指导思想,“灵变”为“理气”支撑、服务,画作中有“理气”作品才能灵动鲜活、笔笔生发。因此,陆俨少山水画的成功也在于对“理气”和“灵变”思想的正确把握和应用。

山水画家的学画基础便是学习传统,习得山石树木、云水屋舍、点缀之景的画法,然后冲破前人笔墨技法的约束,继而将传承与创新并重、我法与时代相融。陆俨少将传统进行运用,加入自己的体悟与思想进行创新,开拓的山水画“复古为新”发展道路对于现代绘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并且,陆俨少山水画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对山水画的发展也极具价值,给后辈学者对于山水画的研究学习带来许多启示。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民族文化自信,相信当代画家也一定可以从陆俨少的作品中获得启发。

四、结语

陆俨少一生潜心作画,不受世俗影响,保持着独到的艺术眼光与立场,创立新绘画语言、新技法、新境界,形成表征时代又个人风格独诣的山水画艺术,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范式。陆俨少山水画突出的气韵势态和变幻的结构章法,也是其山水画诗、书、画三者融合的内在意蕴和外在表征。综上所述,陆俨少山水画由传统向现代的成功嬗变,是21世纪中国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借鉴,需对其进行重点研究。

参考文献:

[1]舒士俊.中国名画家全集:陆俨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陈祥云,李静萍.中国古代画论专题译评[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2.

[3]孟繁玮.书画同源:陆俨少[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4.

[4]陆俨少.陆俨少山水画刍议:新版[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5]郎绍君.岚翠千层:陆俨少的诗性追求[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6]陆俨少.画余杂缀:陆俨少诗文题跋集[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7]姜雁.以书入画:浅析陆俨少山水画的用笔[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8]舒士俊.陆俨少画论阐析之十二:诗与画内蕴相通[J].国画家,2012(6):62.

作者简介:

肖新平,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理论及创作。

张充吕,学士,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理论及创作。

猜你喜欢
审美意蕴山水画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英国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传承
论明代文人茶画中的审美意蕴
《大鱼》的意象叙事及审美意蕴
试论朝鲜朝文人李廷龟的中国山水游记创作
程灿山水画作品
化妆品外包装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审美意蕴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