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丰,孙振明,王思成,杨煊,杨枢卿,吕星池
长春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色那铜金矿床位于西藏北部阿里地区改则县境内,是多龙矿集区内重要组成矿床之一。虽然该矿床成矿规模在多龙矿集区内较小,然而因其成矿地质特征在区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前人对其成岩成矿时代、成矿构造背景及岩石成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5],得出其成岩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然而对于色那矿床的成因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以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岩矿鉴定工作为基础,对色那铜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矿化蚀变分带及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等方面开展研究,分析色那铜金矿床的成因。
色那铜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北侧(图1a)。古生代以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经历了演化开始至碰撞闭合等一系列构造事件[6-11],频繁而强烈的构造和岩浆活动造就了区内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前人针对多龙矿集区成矿相关岩体开展了大量的年代学研究[1,12-24],结果表明矿集区内成矿斑岩体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得出多龙矿集区的形成原因应该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图1 色那铜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图(a)及矿床地质图(b)(a图据文献[25],修改;b图据文献[24]修改)
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简单,除第四系(Q)外,由老到新主要为下侏罗统曲色组(J1q)长石石英砂岩,分布于矿区北东部;中侏罗统色哇组(J2s)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等,矿区范围内广泛分布,为色那矿床矿体的赋矿围岩。
矿区内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和早白垩世闪长岩,以岩株形式侵入于中侏罗统色哇组中,其中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是色那铜金矿床的成矿母岩。
矿区范围内的构造类型简单,主要发育有NE向断裂和NW向断裂,根据穿切关系可知,NE向断裂发育较早,NW向断裂为后期断裂。
色那铜金矿床已知矿体呈近东西向展布于00勘探线和24勘探线之间,为隐伏矿体,目前控制矿体东西长约200 m,南北宽约100 m,深度约380 m,矿体赋存于构造角砾岩或裂隙中(图2)。矿体具有上金下铜的特征,0~60 m的Au品位较高,为1.87~3.4 g/t,Cu品位为0.26%;下部Cu品位为0.20%~0.28%,伴生金品位0.1~0.24 g/t,自地表向下Cu品位有逐渐变差的趋势,铜矿体出现分支现象[3]。
图2 色那铜金矿24号勘探线剖面图[24]
按照矿石矿物的组构特征,色那铜金矿的矿石主要分为脉状构造矿石、细脉浸染状构造矿石、浸染状构造矿石和胶状构造矿石。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铜蓝、闪锌矿、孔雀石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等。
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他形晶粒状结构(图3a)、他形晶粒状结构(图3b、c)、浸蚀结构(图3d、e)、交代结构(图3f)、交代环边结构(图3g)、花岗压碎结构(图3h)和胶状结构等。
图3 色那铜金矿矿石特征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岩矿鉴定结果,将色那铜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气水—热液期和风化期2个成矿期及3个成矿阶段。其中,气水—热液期划分为2个成矿阶段,分别为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黄铁矿阶段。风化期为表生成矿阶段。各期次的矿物组合及生成顺序见图4。
图4 色那铜金矿矿物生成顺序图
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主要特征为含矿石英脉发育,造岩矿物普遍发育强烈蚀变,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铜蓝、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以绿泥石和绿帘石为主。碳酸盐-黄铁矿阶段:为成矿晚期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为方解石脉发育,矿物组合主要为方解石和黄铁矿。表生成矿阶段,主要特征为矿石矿物发生表生氧化作用,形成孔雀石、蓝铜矿、褐铁矿等金属矿物组合。
根据钻孔编录资料,矿体自下向上可划分出4个带,分别为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硅化带和角岩化带(图5),缺失钾化带[3]。
图5 色那铜金矿床00号勘探线蚀变分带图[3]
据色那铜金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等研究结果,色那铜金矿床的成矿母岩为石英闪长玢岩,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闪长玢岩与色哇组长石石英砂岩内,围岩蚀变分带缺失钾化带,不发育典型斑岩型矿床的自岩体向围岩的中心式面型蚀变。通过与多龙矿集区内其他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与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特征进行对比,可知色那矿床与荣那矿床特征较相似,与区内其他典型斑岩型矿床特征相差较大。综合以上研究,推测色那铜金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
表1 色那铜金矿与多龙矿集区内典型斑岩型、斑岩-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特征对比表
通过上述研究,可将拿若铜金矿的找矿标志总结如下:
(1)地层岩性标志:矿区内的中侏罗统色哇组长石石英砂岩地层是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地层岩性。
(2)岩浆岩标志: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为成矿母岩,同期中酸性岩体的出现与矿体形成关系密切。
(3)围岩蚀变标志:与矿化有关的蚀变现象主要为绢云母化、硅化和青磐岩化等。此类围岩蚀变组合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1)色那铜金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2个成矿期3个成矿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碳酸盐-黄铁矿阶段为成矿晚期阶段,表生成矿阶段主要生成氧化矿石。
(2)依据色那矿床的地质特征及与区内典型铜矿床对比,推测其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
(3)具有绢云母化、硅化和青磐岩化的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与色哇组长石石英砂岩内外接触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