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2-03-29 02:51:00王继霞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
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成果特色资源

王继霞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

孙海霞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附属实验小学

研究背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立足于深综改视野,学校课程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第一,目前学校课程建设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多种观点、冲突及认识混沌的态势;二是变革的时代要求学校加强课程一体化建构,通过课程改革促学校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第二,面对深综改一系列新挑战,学校课程建设应尽快从散点开发向体系化建构,由量的取胜向质的发展转变。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价值认识不足,落实不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要素不健全,特别是目标与评价一致性、内容系统设计与实施有效对接都不足,课程随机性大,效果不佳,育人价值不理想;教师课程意识淡薄,课程开发与执行能力不足,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惯性教学思维,不能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设计与实施要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全面,不充分,难以落实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和社会参与的实施要求;课程评价单一以纸笔考试评价为主,过重书面课业负担,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第三,“双减”政策对校内减负增质提出了新要求。特色综实活动课程开发与实践是解决学校课程繁杂不系统的一个有效突破口。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力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探讨适合学校及区域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图谱及资源开发实践路径;在研究中打造一批特色课程,培养一支课程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区域层面系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落实的管理机制。

具体实践措施

构建“1126”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图谱 第一个“1”是一个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需要有相应的课程设置。第二个“1”是一条主线,学校特色综实课程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体系、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一脉相承,互相依存,互促互进。“2”是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课程开发的六大构件;第二层是课程构件的细化要素。“6”大构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与保障机制。此外,强调学校特色的凸显和《纲要》四个目标的达成。

探索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基本框架及“五维三类”课程资源构成量表 一是构建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基本框架(如表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同时还需凸显区域特色以及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此研究之初设计了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基本框架,为学校有效推进研究提供基本遵循。二是研发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维三类”资源构成量表。课程资源本着“挖好用足”的开发原则,围绕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五个维度,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类型形成资源构建量表,构建资源库。课程资源开发不仅要关注其丰富性,更好考虑资源优化性。

表1

形成“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我们以课程顶层设计与学校特色化发展的研究为议题,在读懂新《课程计划》方案要求,依托《纲要》标准,结合实验校课题成员的实践探究,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两个方面获得诸多认识成果。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校本化诠释。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课程形态的统一表述,但在实践中,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实践研究给予它以新的诠释。

第二,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探索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一是课程开发基本路径(如图1)。此课程开发的路径,基本与泰勒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相吻合,只是在课程内容架构后添加一个课程资源的丰富与选择,穿插的理由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校内外大量的课程资源做支撑,因为课程的实施更多是实践与体验,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做支撑。二是课程推广基本路径(如图2)课程的推广本着由点到面;由近及远,由小范围到大空间的小步走的原则进行校内、校际间,区内、跨区,市级乃至更高级别的推广。

图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基本路径

图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与推广基本路径

第三,在充分实践前提下,找到开发与推广策略。一是项目引领,设计分析策略。区课程研究室与北师大、中国教师网、市课程中心都有合作项目,通过理论讲座、课程工作坊、名校观摩、深度跟岗、书籍阅读等活动,帮助学校开发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是任务驱动,形成合力策略。课题驱动、参与评审、展示活动等,在课题研究推进的过程中,学校撰写科学规范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及相应的课程纲要,编制课程读本或讲义范本等。三是搭建平台,展示效果策略。课程成果的效果和认可度,需要搭建平台来显现。后沙峪中小民族传统节日课程作为国培课程在中国教师网上播放;李桥小学TOP AIR 翼向天开课程在全国、市区级各种课程论坛中做典型发言,在中国教师网上上课。

第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着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区专家定时引领,学校团队集体开发,学校管理积极跟进,课程成果及时梳理的工作思路,每个实验校开发了自己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五,提炼出“三段五课型”的实施范式和各种课型的典型案例。首先,实施路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选择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采取学生自我研究为主,同伴、师生互动交流为辅的方式推进课程实施,研究出了“三段五课型”课程实施路径(如图3)。

图3 学校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段五课型实施路径

其次,五种课型。一是线上线下混合课,体现互动性。组建团队,布置任务—上传资源,师生共享—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成果上传,互评互鉴—总结提升,完善成果。二是整体认知通识课,体现基础性。整体认知,引入新境—全面了解,设计选题—交流研讨,制定方案—互评互鉴,研究开启。三是技术专业指导课,体现核心性(技术课)。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授课人员—开展专业讲解—进行实践体验—形成自我认知。四是实践体验研究课,体现重要性。动手操作,亲自实验,实地体验等。此课型的样态灵活多样,没有太多固定的范式,但要遵循实践体验的原则。五是成果经验汇报课,体现提升性。依据方案,确定内容—梳理成果,备战展示—组织实施,成果汇报—总结提升,固化成果。以上五种课型,从教学方式的变革(课型1),课程主体的实施(课型2、3、4),课程成果的呈现(课型5),是一个连续的、封闭实施的环,这五种课型分别从教学方式的变革、课程主体的实施、课程成果的呈现三个角度,基本能保障所开发课程的落地,在不断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

第六,编制部分特色综实课程教师用书和学生读本。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形成教师用书6 本,学生读本3 个;教与学手册范式一个;教师专著一本。一是读本构成体现综合性。如《花文化》《珠文化》学生读本,不仅体现技术性,还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同时考虑其人文性和地域文化性及实践、文化、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思路构建教材体系,打破了以往技能性课程只关注技能的弊端。二是教师用书体现系统性。依托《全景课程》六大在地课程的研发,形成了《顺义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与学活动手册》模板,主要由六部分构成:课程解析、课程目录、课程框架、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方案。三是教师专著特色鲜明。如《TOP AIR 翼向天开全景课程的创新与探索》,从课程名称的原创解读,到首都机场这一教育资源充分挖掘与利用,到基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个领域的大量案例,其前瞻性、规范性、实用性特色鲜明。

实践应用效果

课程成果区域推广,实践经验得到广泛认可“112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图谱实践经验在区域内广泛推广;3 项课程得到教育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录用;多所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得到广泛推介;制定了《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评价标准(试用稿)》;开发了《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与学手册》《综合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修课程》;召开市级课程研讨会10 余次,多次在市级研讨会上介绍研究经验,区域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规范性普遍得到提升。

优质资源区域共享,学校从传统教学管理走向现代课程领导 先期实验校建构了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编制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读本和教师参考用书;区域内多所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色学校、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经验得到推广,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课程特色逐步形成,促进学校课程一体化建构与实施 先期实验校逐步形成了课程特色,多次做市区级课程展示活动:研修中心附小成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与学校课程一体化建构;后沙峪中小民族传统节日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养正教育理念的落地实施;北务小学在地课程群的建构与实施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3 所学校被北京市教育学会认定为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色学校;4 所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成果报告均刊登在《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选辑》上;10 项特色课程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二等奖,课程研究深度开展,全国规划办重点课题1 项,市区级课题立项5 项。课程实践经验辐射到了全区多所学校,促进了区域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专业素养全面提升,区域内形成有引领作用的课程研发团队 课程核心团队研发的《教与学》手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路径、策略,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等成果被多所学校借鉴运用。教师课程意识,课程开发与执行能力普遍得到提升,核心研发团队不断壮大,影响力初步显现:1 名教师出版研究专著,成果在国家、市区级推广20 余次;4 名教师在“京教杯”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百余名教师获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及跨学科优秀课堂教学设计、首都原创课程资源一二等奖;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三段五课型”有效落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形成 “三段五课型”实施方式在各校实践,转变了传统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经历确定主题、兴趣激发、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设计制作、成果分享全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发散性、深度思维得到了发展;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始关注并有自我认知,实现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个性发展。

猜你喜欢
成果特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中医的特色
工大成果
资源回收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完美的特色党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