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湘莲产业协会
1.地域范围湘潭湘莲地域保护范围为湘潭县易俗河镇、分水乡等17个乡镇的321个行政村,地域保护面积2万公顷,年总产量1.8万吨。
2.人文历史湘潭县种莲历史悠久,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由于湘莲品质优良,常用于进贡,俗称“贡莲”。新中国成立后,湘潭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湘莲产业。1979年,湘潭县被商务部定为湘莲出口基地;1995年,在“首届百家中国特色之乡”命名大会上,湘潭县被命名为“中国湘莲之乡”; 2020年,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湘潭湘莲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3.品质特色湘潭湘莲以寸三莲为主栽品种,花蕾呈卵形,粉红至红色;花朵开放时花冠呈碗状,花瓣13~18枚,粉红至红色,后随开花时长逐渐变淡;花托呈碗形,嫩果期顶面四围有一圈颜色较其他部分深的环形带,籽粒膨大期(蜡熟期)蓬面向外突出似半球形。鲜果呈短椭圆形,为黄绿色,果脐突起;去壳后颗粒轻度皱缩,莲皮呈棕红色,莲肉乳白色;肉质细腻,煮熟后口感软糯,莲香味浓;蛋白质含量≥17%、粗纤维含量≤3%、干物质含量≥95%、淀粉含量≥50%。
4.栽培管理产地选择。选择疏松肥沃、田底平整、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沙壤田栽培并消毒。品种选择。选择寸三莲、芙蓉莲等品种。 整地。3月中下旬、4月上中旬翻耕整地2次,使其泥烂如浆。整地时需施足有机肥。移栽。一般在4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移栽,按4米×5米规格穴栽,每穴用种藕3~5支,每667平方米用种藕120~150支。移栽时藕头朝下,按15~20度斜植入泥10~15厘米,尾梢朝上,保持藕种不浮出,栽植后灌水5~10厘米保温。田间管理。水位管理:立叶前,水位5~10厘米;立叶至满田期15~20厘米;盛花期水位保持30 厘米左右;越冬期覆浅水。追肥:在控制追肥总量的前提下,遵循“少量多次,精准施肥,前期少中期足后期补”的施肥原则。种藕移栽后15~20天第1次施肥;间隔15~20天,追施第2次肥,并加硼锌镁肥;荷叶满田时,再追施第3次肥;采收期根据湘莲生长情况及后期产量适当追肥。中耕除草:用小型机械或人工方法清除杂草和无效浮叶。
湘潭湘莲主要病虫害为湘莲腐败病、莲叶脐黑腐病、斜纹夜蛾和蚜虫。防治方法:选用健康种藕,实施种藕和土壤消毒;人工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进行合理轮作等农艺措施控制病虫害;利用性诱、食诱、色诱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斜纹夜蛾等害虫;农药使用需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规则。
湘潭湘莲一般于7月上旬至9月下旬采收,采摘时尽量不损伤地下茎。初期3~4天采摘1次,旺盛期可隔天采1次。鲜莲在莲子充实而壳未老硬、莲子为绿色时进行分期采收;加工通心莲的鲜莲,在莲子为绿色时进行分期采收;干莲在莲子充实、莲蓬和莲子为黑色时进行分期采收。
5.产业发展目前,湘潭湘莲种植面积约6667公顷,湘莲产业从业人员超2万人,从事湘莲产业的企业有50多家,湘莲产业综合产值达100亿元,占湘潭县GDP的20.5%。湘潭县已成为全国湘莲加工、销售、技术传播的最大市场。湘潭湘莲从种植到加工,已形成了一条龙服务,主要产品有鲜食莲子、手工白莲、圆粒湘莲、钻心红莲、开边红莲、磨皮白莲等,产品辐射到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湘潭县还开发出多种湘莲美食,包括冰糖湘莲、湘莲酒、湘莲双耳、莲蓉月饼、荷叶茶等,在传承湘莲美食文化的同时,打开了餐饮市场。2018年,湘潭县还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国湘莲美食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