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珍
摘要:在新课改与生物学科特点的要求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中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在生物教学中融合更多生活元素,采取更为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学生就能更加轻松且深刻的理解与吸收生物知识。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字: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方法措施
引言:生物生活化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要将教学内容更多的向学生的生活靠拢,做到与学生生活接轨。在新时期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理念与方式都迎来了革新与优化,而新的生物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将生活与生物紧密结合,让教育教学真正做到回归生活,实现生物教学原有的、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而这同时也进一步提升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寻找生活素材,增加探究活动
高中生物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与实验性,基于这样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在生物教学中增添更多的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同时让学生有更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让生物课堂更加生动。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开展此类实验探究活动时,要尽量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生物素材,以这些生活素材或现象来解释具体的生物知识,确保实验探究活动能够与生物紧密相连,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生物知识。例如在教学必修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课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光是植物生长所必备的能源吗?”、“阳光与人造光对植物来说相同吗?”、“你有没有观察过背阴处与阳光下的植物生长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一组对比实验,准备三颗黄豆,一颗种在室内光照条件不好的地方,一颗种在室内有人造光的地方,一颗种在室外能够被阳光照射的地方,三颗黄豆都按时浇等量的水,然后观察黄豆的发芽现象。这种实验现象结果极具说服力,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更好的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从教学经验来看,学生的学习是无法脱离于生活情境而独立存在的。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中设有很多“问题探究”版块,这些问题与素材的来源都十分接近日常实际生活,一些教师会利用这一板块当中的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现实中所蕴含的生物知识,而围绕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顺势创设出一些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更有代入感、课堂更具趣味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散思维,让生物课堂更加高效。例如在教学“蛋白质”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食品的包装袋,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并提问学生:“这些食物都蕴含‘蛋白质’,你知道‘蛋白质’有哪些作用吗?你还知道哪些富含蛋白质的事物吗?蛋白质只能从食物之中获取吗?”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零食与饮料,总结哪些食品蛋白质含量高,哪些食品蛋白质含量低,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很好的被放大,生物课堂就能变得更加生动活跃。
3.基于生活现象,设计导入问题
课前导入环节可谓是一堂精彩纷呈教学活动的点睛之笔。很多学生在上课铃打响、教师走上讲台之时还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思维还没有回归到课堂当中,而如何更快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则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前导入问题来让学生的思维快速“归位”。问题奏效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与生活密切联系。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往往直观生动,学生不仅能快速弄懂问题,还能根据问题所设计的生活元素与现象快速展开联想,从而达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同时,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更易接受,学生的探究兴趣较高,因此作为课堂导入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必修1《细胞的衰老与凋亡》时,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提问:“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开始衰老,并出现一些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現象,如脸上开始出现皱纹,头发开始变白等。为什么老年人身上会出现这些现象?”很多学生日常生活中都有关注到这个问题,随着教师问题的提出,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与自己的猜想,不仅快速融入了生物课堂之中,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后续的正式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挖掘生活资源,积累生活素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核心,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教材,很少为学生做知识延伸与拓展,这样不仅会导致生物课堂变得按部就班、缺乏活力,还会使学生的思维受限于教材,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度依赖生物教材,应敢于跳出教材,为学生开拓学习视野,加入更多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与案例,帮助学生从区别与教材角度的生活角度更好的理解与吸收知识。因此教师应努力开发更多的可用作教学素材与案例的生活素材,积累更多生活教学资源,从而能够在生物课堂上得心应手的、有针对性的对某一概念或知识做生活化的补充与说明。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充分利用课外实践,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素材与资源后,才能做到在课堂中灵活的运用与讲解,让学生不被教材所局限的同时更加熟练的掌握生物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不断落实的今天,生活化教学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也完成了教学理论与方式上的革新,使其教学质量能够不断取得突破。作为教育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周亚美.有效:追求有效的生物生活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7(32)
[2]朱明杰.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特征与实施策略[J].价值工程,2016(12)
[3]刘景标.探寻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