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炬
摘 要:本文梳理了我校近期常见的一些诈骗类型,同时给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网络诈骗;防范;应对措施
一、什么是网络诈骗
诈骗分为接触性诈骗和非接触性诈骗。非接触性诈骗,也就是俗称的网络诈骗或者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通常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有:呈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化,行为人与受害人无需见面,一般只通过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联系,就能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犯罪;网络诈骗犯罪人员呈低龄化、低文化、区域化;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产业化;诈骗行为手法多样化,作案技术科技化,更新换代速度快;诈骗高危人群犯罪手法多元化、交叉化趋势明显。
网络诈骗涉及的范围广、诈骗数大,使受害学生蒙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首先侵害学生的财产权利,给个人带来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往往无法弥补。其次,因诈骗的泛滥导致社会诚信的缺失,人与人之前想到不信任,给社会带来诚信危机,阻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再次,因诈骗造成的经济流动和资金转移给市场经济金融秩序带来很大的挑战。最后,诈骗犯罪往往给学生的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间接影响。
二、我校近期出现的网络诈骗高发类型
在我校近一年来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件中,冒充别人类诈骗占40%,网络交易类诈骗占30%,虚假兼职类诈骗占20%,网络交友类诈骗占10%。
(一)冒充别人类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冒充熟人利用QQ和微信以“患危病,出车祸,需借钱”等紧要事情为名实施诈骗;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等理由进行诈骗。
案例:某学院2019级学生李某,骗子通过非法方式获得其本人的通讯录信息,盗取了他朋友的微信,并冒充其朋友,以不够钱代买车票等理由,要求李某转账汇款。李某转账1800元后发现被骗。
(二)网络交易类诈骗。犯罪分子常采用的手法是开设虚假账号或购物网站,以低于市场销售价来吸引玩家,通过收取押金、佣金、先付款等方式进行诈骗。
案例:某学院2020级学生朱某,在网上出售游戏账号,对方提出私聊,后被诱导到特定的链接里,称需收取押金2000元才能交易,游戏账号价值4000元,共被骗6000元。
(三)虚假兼职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网络兼职信息,利用一些学生想轻松赚钱的心理,以缴纳各种费用等理由,或以刷单返利返本为幌子吸引学生,开始会兑现小额返利使学生放松警惕,在逐步使学生支付更大金额后,不再返本返利。
案例:学生林某想减轻家里经济负担,通过微信加入一个所谓的兼职刷单群,平台称刷单需存入一定数量的佣金才能返本返利,前后共被骗8800元。
(四)网络交友类诈骗。通过互联网交友为由,通过设立山寨网站骗取单身男女的信任,随后以男女朋友交往、需资金做生意、介绍投资理财等理由实施诈骗。
案例:某学院学生黄某,在一个交友网站上认识一女子,该女子声称是网上投资理财平台经理,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其在平台上投资,共被骗10980元。
三、学生怎样防范网络诈骗
(一)学生容易被骗的原因。很多骗子的手段并不见得高明,受骗的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受害人本身。一般说,大学生有一些不良或幼稚的心理意识,是诈骗分子轻易得手的关键。
1.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学生社会经验少,思想单纯,分辨是非能力差,往往疏于防范,落入骗子圈套。
2.貪小便宜,急功近利。贪心是受骗者最大的心理特点。一些学生被诈骗分子所开的“好处”、“利益”吸引,不加深入分析,不作调查研究,自认为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结果被骗。
3.有求于人,轻率行事。当前学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态:想经商求学而缺乏经验;想成名爱慕虚荣而无意戒备;想谋到理想工作而到处“寻找门路”等。如不辨青红皂白,为达目的而轻交友,就容易被骗。
(二)对于网络诈骗,学生应该怎样做
1.保护个人隐私。切勿在陌生网站留下自已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
2.要了解网络诈骗特点。“凡是陌生人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要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的“三不一多”原则。
3.碰到网络诈骗时,马上拨打110或到就近的辖区派出所报警。准确、全面地提供包括时间、地点、账号、经过等信息给办案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尽力配合公安机关破案。
4.当好防骗宣传员,积极宣传防骗知识,主动要求亲朋好友下载和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第一时间接听全国反诈预警专线96110来电,第一时间查收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四、我校防范网络诈骗的应对措施
(一)成立了学校防范网络诈骗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负责安全的副校长任组长,部门负责人担任本部门防骗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防骗工作负总责,并采取责任追究制。
(二)加强防范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开展精准宣传。
1.各院/部在例会上加强防范网络诈骗安全宣传,组织全体师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终结诈骗”、“反诈骗先锋”等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各类“以案说诈”系列推文,让师生通过典型案例更加深刻了解网络诈骗的套路和实质,提高警惕性。
2.各学院组建一支由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成的防骗宣講团,持续开展预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课、宿舍长防骗工作培训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保卫处制作防范网络诈骗宣传单,组织各院/部组织学生在每间宿舍内张贴,做到全覆盖,不留盲区,并督促辅导员安排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定期学习防骗知识。
4.保卫处联合属地派出所共同加强校园现场防范网络诈骗宣传力度,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设置警务咨询点、组织义警宣讲团到校开设防骗大讲堂等方式,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的全民反诈环境。
5.学校团委安排校园广播工作人员每天中午12:00-12:30和下午18:00-18:30两个时间段循环播放防骗音频;不定期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防骗知识测试,确保每人100%过关。
(三)学校多措施确保师生个人信息不外泄,引导师生不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账号、手机卡和微信、支付宝等网络账户,防止被不良分子用于诈骗活动。
(四)将防范网络诈骗工作纳入部门和个人考核,按学校年度总目标和各部门师生员工数占比设置部门发案率,低于部门发案率为合格,高于部门发案率为不合格。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和个人,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视情节追究主要责任人和受骗人连带责任。
五、对社会有关部门的建议
首先,国家要加强网络监管。监管部门要加强网站管理,对未经核实的信息不予登载,并删除网络诈骗虚假信息;其次,电信运营商要严格审查网络电话服务,对有诈骗嫌疑的号码暂停使用部分功能或实行紧急停机,待查清事实再恢复使用,不给诈骗分子有隙可乘;再次,银行机构要严格审核银行卡业务,研究建立转账保障制度,当转账人发现上当受骗,立刻向银行机构反映后,能有效追回被骗款项;最后,电信运营商、银行机构、公安机关等部门要加强联动,通力合作。当公安机关调查案件时,电信运营商能立刻追踪定位可疑号码,银行机构能马上冻结诈骗分子账号,给公安机关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广三,杨厚瑞.计算机网络与犯罪[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50-54.
[2]朱金花.探究当代大学生防范网络购物诈骗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7,0(8):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