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莼
2019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年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全球瞩目中胜利召开。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成功举办民心相通分论坛,在“一带一路”“工笔画”的绘制过程中留下了经典一笔,我作为翻译和外方联络员有幸参与这场盛会,加深了对党的对外工作职责和使命的认识。
在2019年4月一个清晨,我随领导从复兴路4号出发去首都机场迎接英国客人沙逊勋爵,他是中国经济联络中心(以下简称经联中心)邀请访华的“一带一路”工商界代表团团长。为了配合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民心相通分论坛,经联中心积极邀请各国政商界代表访华参会。这次邀请的工商界代表团汇聚了多位重量级外宾,包括沙逊勋爵和前德国社民党主席、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等外国政商界风云人物。
在机场等候沙逊的过程中,我不禁回想起此前同他的交往经历。沙逊有着多重身份,不仅是赫赫有名的英国怡和集团执行董事、英中贸易协会主席,也是英国上议院议员,曾担任英国财政部商业大臣,是一个坚定的保守党人士。在此前参加英中贸易协会组织的活动时,他总给人一种彬彬有礼却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英伦绅士感觉。同他对话时,他的目光总是看向远处,不喜欢和别人有眼神交流,好像有一种皇室贵族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恍惚间,这位客人便从机场通道里走了出来。
在去往下榻酒店的路上,陪同领导和沙逊寒暄了起来,我担任翻译。那天是个雾霾天,陪同领导谈到中国正大力改善空气质量但仍任重道远时,沙逊的回应却让我眼前一亮,“在我小的时候,英国也深受空气污染的影响。记得有次家里来客人,父亲在门口迎接,当时雾霾非常严重,客人都走到了父亲面前我们才看到。其实,我有很多在中国定居的英国朋友,他们普遍对中国政府改善环境的成绩非常认可,中国朋友对自己的要求好像有些苛刻了。”沙逊就中国发表的评论是如此的客观甚至积极,让我对他顿时多了几分亲近感。那天不巧遇到堵车,从机场到下榻酒店的车程超过了一个小时,我的笔记翻了一页又一页。
“一带一路”工商界代表团成员相互寒暄。(中联部图片)
那次外国工商界代表团是多国团组,虽然只有5位外宾,却来自5个国家,每个人的日程还不尽相同,协调起来有一定难度。根据分工安排,我主要作为沙逊的联络员,保证其在华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沙逊抵京的当晚,我陪同他参加中联部部领导的集体宴请。我们乘坐的中巴车在路上遇到了交通管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纹丝未动。我坐在沙逊边上,看到他穿的衣服很少,并察觉到他打电话时鼻音很重,在他结束通话后赶忙问道:“您这次来京没有带厚一点的外套吗?如果有需要的话,一会儿活动结束可以带您去附近的商场买一件。”“没关系,我走得匆忙,就带了西装。还好这几天都是室内活动。”尽管沙逊推辞了,我还是把这个情况向工作组作了汇报,准备了一件外套备用,为其后面几天的外事活动提供了保障,这也是我们用心做好外事工作、结交朋友的应有之举。
怡和集团的主体业务和市场都在中国,沙逊加入怡和集团后,一直强调自己的商人身份。作为坚定的保守派人士,在英国政界驰骋多年的他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这为我们留下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的空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报道里,为什么涉华问题的评论基调大都是负面的?”在活动间隙时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沙逊。没想到沙逊对此也嗤之以鼻,“如果不把新闻这么写,那些媒体和记者的收入恐怕会减半。”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时正值中美经贸摩擦愈演愈烈之际,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一再蓄意打压、手段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沙逊依然能够发出客观理性的声音实属不易。后来,在我方积极协调下,沙逊还接受了央视财经频道的采访。在沙逊回国后,我收到了他的微信好友申请,此前我们一直是短信联系。那个曾经印象中“高冷”的英国勋爵竟也成了微信里的一个“好友”,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前德国社民党主席、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会间接受记者采访。(中联部图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些西方国家鼓噪转移供应链和对华经贸“脱钩”,唱衰中国经济前景的声音甚嚣尘上。基于对中英关系和经贸合作的深入理解,沙逊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题为《英国承受不起背弃中国的代价》的署名文章,强调英国已经与中国建立起重要的经济联系,不应让两国关系陷入危机。他在文章中表示,中国的崛起不仅为英国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为英国公司提供更广阔的新市场,还为传播英国文化带来了机遇。“危言耸听者称中国偷走英国的专业技术,但其实,更多时候是来自中国的投资创造或保护了英国的就业岗位。疫情危机过后,中国对世界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沙逊对中国经济及中英关系的客观理性分析有力回击了西方国家的“对华脱钩论”,他强调中英在广泛领域加强互利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作为中英经贸合作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两国工商界共同见证了中英经贸关系的飞速发展。如今,中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英国也在着力打造“全球英国”,努力拓展全球合作伙伴,中英工商界之间的发展良机仍在。我希望英国工商界有更多像沙逊这样理性、注重务实合作的人士,助力打造更具韧性和潜力的中英经贸关系。
作者系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