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值得期待

2022-03-28 09:54李寿生
中国石油石化 2022年5期

文/李寿生

2022年,我国石化行业不仅有困难、有挑战,更加有机遇、可作为。

●2022年,“风景这边独好”将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指引下亮丽呈现。

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严重冲击,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韧性足。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社会消费能力和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总体判断是:202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多,工作的难度和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风景这边独好”的期待将会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指引下亮丽呈现。

新的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

随着奥密克戎等新毒株的相继出现,本已缓和的疫情进一步抬头蔓延,有的国家甚至预测可能出现“疫情风暴”和“奥密克戎海啸”,国内疫情也呈现多点散发的复杂形势,这些都预示着2022年全球经济仍将承受疫情蔓延带来的巨大冲击。

国际经济复苏乏力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制造业遭遇到创纪录的原材料交货时间延长、关键材料持续短缺、商品价格上涨和产品运输不畅等困难。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增长停滞。特别是国际油价走出了一条暴涨暴跌的曲线,全年布伦特原油价格涨幅超过60%,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国内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

居民消费受多点散发疫情扰动,企业综合成本明显上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PMI指数处于荣枯线下,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堵点卡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不到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2018年和2019年的增速,表明在疫情扰动下消费依旧疲软,投资仍未修复至潜在水平。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新订单指数降至43%以下低位区间,反映出行业市场需求偏弱。

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结构性制约

突出表现在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全行业贸易逆差高达2000多亿美元,其中超过400亿美元贸易逆差来自三大合成材料。行业碳排放量位居工业部门前列,“双碳”目标带来新挑战,在“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低碳绿色发展新兴技术等方面,全行业必须下大气力加快提升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急需的重大环保难题技术突破、可降解材料、二氧化碳开发利用、现代煤化工等领域,都迫切需要找到低碳绿色发展的全新道路。

重大机遇

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

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我国脱贫攻坚已全面完成,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网络信息、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投资持续增长,将有力拉动石化产品的消费需求。

外需市场持续增长

匈塞铁路、瓜达尔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重点建设项目均取得积极进展,东盟连续2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2年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建将迎来新的高潮。特别是覆盖人口超过20亿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能源化工产品的进口关税基准税率大幅降低(甚至是零关税),在投资、服务、货物贸易、人员流动和货物通关等方面为区域内交流合作提供了保障。2020年,我国对RCEP成员国贸易额达到1878.8亿美元,占全行业贸易总额的29.8%。随着RCEP的实施,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将获得新的市场红利。

下游新兴产业创造新的需求

据测算,2020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约2700万吨,但消费量高达3800万吨,供给和需求量相差1100万吨,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仅为71%。在树脂材料、特种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关键领域的短板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十四五”时期,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快增长,将有力拉动石化化工产业发展。

数字化深入推进

据世界经济论坛估计,到2025年,数字化可为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创造约1.6万亿美元的价值。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覆盖所有城市、乡镇及98%以上的行政村,4G基站规模占全球一半以上,5G商用全球领先。利用强大的网络和数据基础设施大力建设行业数据平台、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竞争力,是应当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新机遇。

开创新局面

2022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党的二十大将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2022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科技创新作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主要驱动力,把绿色低碳作为倒逼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把学党史强作风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着力点,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全面发力,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力推进行业技术创新的新突破

高水平建设行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做好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生物化工、现代煤化工、安全环保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具有世界水平、具有颠覆性意义、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成果。重点抓好高校与企业对接、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扎实推进技术成果转移。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引领作用,开展国家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杰出工程师以及奖励优秀创新团队、青年突出贡献人才等活动,培育一批处在“创新金字塔”塔尖位置的行业战略科技力量。

突破一批“补短板”、“卡脖子”技术。加强新型催化、过程强化、膜材料、特种工程塑料以及高端精细化学品特别是电子化学品技术的协调攻关,重点突破电子气体、光刻胶等电子化学品以及海上油气开发、油气输送管道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和装备。在集成电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涉及核心产业和民生的关键领域建立上下游合作机制,持续提升自主保障能力和产品品质,力争有若干优势产品在国际供应链中形成一定的话语权。加快开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和可降解塑料等一批“前瞻性”技术的攻关,做好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加氢制芳烃、电解制合成气、加氢制清洁汽油的技术攻关,做好生物降解塑料制备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示范,抢占一批制高点。

全力开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局面

扎实做好“双碳”和绿色制造基础工作。构建碳核算、碳足迹、碳评价的标准体系,参与国际碳减排方法学和标准开发与制定,加强碳排放计量体系建设,开展碳排放科学核算研究。制定完成行业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发布应对碳达峰和实现碳中和路线图,支撑国家碳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构建涵盖节能节水、绿色低碳、安全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标准体系,打造一批领军型的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深入推进能效提升、强化能源管理,着力研究氢能等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

打好安全环保攻坚战。针对废盐、废酸、废塑料、磷石膏、汞触媒等环保难题以及危险废物、化学品、VOC等污染物问题,分类制定治理方案。以责任关怀为抓手,找准行业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特别是针对小型园区和中小企业,通过制定标准、加强监测、规范管理、强化培训等,促进全行业安全管理提升。制定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指南和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和红线意识,推动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发挥质量和标准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实施重点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和强基工程,推动优秀质量成果交流与推广,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等领头羊企业,树立行业质量标杆。围绕化工新材料、绿色低碳、安全环保、“一带一路”等关键领域加快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努力做到行业有影响、政府能采信,打造石化联合会团体标准的品牌。不断深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参与度,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推动标准互认,助力标准走出去。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标准制修订等领域推进军民融合。

全力加快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进展

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及制修订工作。重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加强调查研究,突出反映油气保供、新能源发展、推进“双碳”、塑料循环、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新趋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反映行业诉求的政策建议。继续组织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的修订评定工作。

做好固链补链强链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石油化工企业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油气保供能力,促进现代煤化工健康发展,做好“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文章。加快发展化肥、纯碱、橡胶等传统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大力培育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现代煤化工、生物化工等新的增长点,推进产业链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园入区,提升规模效益和竞争力。建设专业化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智慧供应链体系,提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水平。

全力提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水平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水平。推进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石化产业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石化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加快培育一批数字化信息化融合先进企业。

建设数字化综合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先进理念,建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运营新模式,转变运营模式、管控方式、服务模式,推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过程、物流仓储产供销产业链一体化,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石化商业新业态,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全力构建行业“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推动落实RCEP协定。与协定各方的行业组织对接,开展产业政策、贸易信息、标准法规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外企业做好服务。继续同商务部、广西自治区合作,开好钦州石油化工大会,扎实推进面向东南亚市场的广西钦州、北部湾等化工园区和化工基地建设。加强与ICCA、AEPW等国际组织的联系,进一步做好在华外企服务工作。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优化外企服务,支持外资加大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生物化工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投资。优化境外投资结构和布局,重点在油气、石化、化肥、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石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建设一批优质石化项目,促进石化产业在国际间有序转移。

组织跨国公司开展“海南自贸区化工发展深度考察行”活动。充分利用海南天然气、港口等资源优势和自贸区政策优势,推动一批跨国公司在海南的发展。

全力提升行业运行服务的新能力

提升数据统计分析水平。加强与重点企业、地方行业组织的沟通联系,了解实际运行情况,加强对新趋势、新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升行业运行监测分析报告水平。完善行业景气指数,做好解读发布工作。做好贸易摩擦贸易救济工作,维护产业利益。

扎实推进新的增长点建设。开展“春季农资保供稳价行动”,引导企业增加供给,保障农业所需农资供应。对巴斯夫、埃克森美孚、浙石化、广西钦州、“煤炭金三角”等正在或将开工建设的大型新项目,加强跟踪协调、投产服务等工作,使这批新的增长点尽快投产发挥作用。

加强风险预警和防范。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原则,加强对国际油价暴涨暴跌、能源双控模式变化、中美贸易摩擦、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断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稳定市场预期,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引导行业平稳发展。

全力开创自身及党建工作的新境界

抓好政治建设。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和行业的指示批示及重要论述,把政治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组织“第一议题”,提高政治站位,同步抓好落实。继续抓好巡视整改回头看工作。

●我国石化行业将继续贯彻“双碳”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 供图/视觉中国

学深学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决议》精神。精心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上来,聚焦学习主题,精心组织安排,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扎实开展全方位、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和解读全会精神,务求取得实效。结合党史教育学习,学习我们行业的发展史,继承革命精神和行业优良作风,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联合会管理体系。适应脱钩改革后的新形势,以建立“政府靠得住、行业离不开、企业信得过、国际有影响”的新型社会组织为目标,建立适合自身的人员管理体系。规范分支机构管理,理顺对专业协会的代管关系,强化会员服务。特别是加大年轻干部人才的培养,给年轻人充分的空间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