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楠
我来德国的第一天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德国的确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喜欢德国的理由很多,具体到个人的话,我感觉到的是人情温暖、包容、爱说实话。德国的外来族裔很多,没有那么多的歧视,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
德国人的语言表达向来直接,你要是不问,他们不会主动评价你的国家,或者只是些泛泛的赞美之词,你要是多问一句,实话就出来了,常让你觉得犹如当头一棒,但是其中并不包含恶意,只是表明他们对某件事的看法和好恶,不论是跟中国有关还是无关的。
媒体则是另一番天地,鲁迅先生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便是德国媒体的写照。
比如在某个城市动物园里的乌龟池边上贴了图,是中国人杀乌龟、吃乌龟的图。这是天大的误会!中国人爱吃的是甲鱼,不是乌龟!
这两种动物,德国人表示傻傻分不清。
有一年,我和某位德国官员同回中国,受到热情的款待,请他吃甲鱼,他打死不吃,说是乌龟。跟他解释乌龟和甲鱼虽然都有壳,但是两个物种,人家还是把头摇得差点从脖子上掉下来。好吧,这位官员是搞经济的,不是动物方面的专家,不认识动物情有可原。
一般的德国成年人,要么思想成熟、见多识广,要么善于掩饰自己的观点,所以看不出那么明显的对他国的敌意。
德国媒体则像小孩子,毫不掩饰地歧视,甚至是污蔑。
比如吃狗这件事,我从家里两个小孩口中才得知,中国人吃狗肉这件事在德国媒体的渲染下,已然成了一个丑陋的标签。
這在成人世界是感受不到的,小孩子以他们一贯天真的恶意,把这件事当作一种武器,遇到可以欺负一下的中国小孩,就拿出来晃一晃。
很不幸我家妹妹被这个武器伤到了,有好几次她被德国小孩问:“你吃不吃狗?”,或者有德国小孩朝她喊“吃狗的中国人来了”。
妹妹虽然心里很受伤,但总是不动声色地回答“我不吃狗”。确实,我们家没有吃过狗。妹妹的好朋友(德国女孩)帮腔说:“非洲人还以为德国人都吃草呢!兔子也是宠物,德国人还吃兔子呢!”
我家哥哥的情况则截然相反,从小到大没有哪个德国孩子敢问他这样的问题。他小时候瘦弱,但是眼神犀利,也许在别的孩子看来,颇有杀气。而且,他有几个年龄和体型都大一些的朋友,所以腰杆硬,不怕。
要是遇到有人带着狗走过,哥哥会指着狗对朋友说:“看,我的午餐来了!”还做出一副很馋的样子。
哥哥得意地声称:“我们全镇的狗都怕我,看到我就吓得发抖。”俨然一个“狗见愁”。这当然是玩笑,我们家的两兄妹对小动物是很有爱心的。
听说了妹妹的遭遇,哥哥马上问:“是谁问的?你们学校的人我基本上都认识,我找人去教训他,有几个算几个!”
妹妹并不领情,觉得让哥哥出面很羞耻,她能自己解决。
关于吃狗的问题,重点不在这件事的道德评判,而在于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道理就像你们家吃不吃兔子一样。如果是善意的不带偏见的探讨,是完全可以的,有些传统习俗,随着社会发展,确实变得不合时宜。但要是有人借此对中国说三道四,你要有信心回答:“关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