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墨子》圣王形象

2022-03-28 05:39潘蕾
牡丹 2022年4期
关键词:尚贤武王圣王

《文心雕龙·诸子》称《墨子》一书为“意显而语质”,清代学者孙诒让评价它“质而不华,务申其意,而不驰骋其辞”,历代学者也都认为“墨家尚质”,忽视了《墨子》文学性的研究,因此墨学研究热点都集中于它的哲学思想、科学方面。随着对《墨子》研究的深入,学界开始重视并肯定《墨子》的文学价值,遗憾的是,《墨子》中有关人物形象的内容较为简略,忽视了对《墨子》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墨子》中塑造了一系列圣王形象,大多以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作为一个圣王群体形象出现,但他塑造的六位圣王却各有特点。本文将《墨子》中的圣王简单分为尚贤节用的尧与舜、兼爱万民的夏禹与文王、革除旧朝的成汤与武王三类,将这些圣王形象作为考察的对象,以先秦传统叙事为理论支撑,浅析《墨子》中圣王形象的特定意义。

一、《墨子》中圣王形象的主要特点

纵观《墨子》全书,墨子塑造的圣王都具备了至高的道德品行,拥有非凡的智谋和高明的治国才能。虽然塑造的圣王形象大多以圣王群体出现在书中,但是在一些篇目中,墨子极力突出他们的个性,把握他们各自特点,笔者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崇尚贤才,节用节葬

《墨子》笔下的尧、舜是他心中理想的圣王。在描写尧、舜时,墨子完全是按照墨家推崇的“尚贤、兼爱、节葬”等思想塑造的。墨子提倡“尚贤”,将尚贤看作治国理政之根本,他多次借助尧、舜的事迹来宣扬“尚贤”思想。舜原在历山等地劳作,当尧得知他是一位贤才,于是将他“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于是舜成为一代圣王。当舜退位时,他也各地遍寻贤才,将帝位传递给贤者大禹。

《墨子》塑造的尧舜形象是尚贤的典范。退位让贤是他们尚贤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他们用人的标准是任人唯贤。在《墨子·尚贤下》中,墨子借助圣王的事迹,提出自己“尚贤”的主张。由“官无长贵,民无终贱”可以明显看出,墨子已经打破了封建传统的等级制度,对于宗法制与世襲制是极其排斥的,而尧、舜这两位圣王的事迹完美诠释了他的“尚贤”主张。

墨子反对儒家繁缛的丧礼,《墨子·节葬》记载,尧、舜去世以后都只是“衣衾三领,榖木之棺,葛以缄之,既窆而后哭,满埳无封”这样简单结束丧事。又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可知,墨子为了表现帝尧与帝舜非常注重薄葬,并且为更好地传达节葬的思想,甚至虚构了舜的葬崩之地。《墨子》书中塑造的尧、舜形象不仅具有崇高的道德,崇尚贤才,具有大爱精神,还提倡节用,反对厚葬,他们是墨子心中理想的道德圣王。

(二)爱护百姓,兼爱万民

《墨子》推崇兼爱思想,对圣王施行兼爱政策进行了或繁或简的叙述,其中记载较为详细的是禹。禹爱护百姓,勤于政务,在《墨子》中,大禹形象的塑造不同于其他几位之处体现在大禹治水之上,详细地记载了大禹治水的过程。他讲述大禹亲身治水,疏通河道、修筑堤坝的伟大事迹,给百姓提供了安居的场所,塑造出一位兼爱万民的圣王形象。

三苗部落的暴君当政,大禹毅然决然接受舜的授命,征讨三苗。在人面鸟身的天神的帮助下,大禹抓住了三苗族的首领,解救了百姓,从此“神民不违,天下乃静”,一片祥和。大禹治水与征讨三苗氏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百姓“除天下之害”,让他们可以安居乐业。墨子巧妙运用大禹的事迹传扬墨家兼爱思想,他把大禹作为墨家学说的主要承载者。

除了大禹,墨子笔下的文王也是兼爱百姓的圣王。在墨子看来,周文王是最完美的施行兼爱政策的君王。《墨子·兼爱中》中,他列举了文王治理西土的事例,坚持大国不能攻打小国,人多不能欺负人少,不以权势威吓百姓,这样一个以兼爱政策治理的国家自然会得到上天的庇佑,年老无子的、孤独无依的或失去父母的孤儿都有人来照顾,而这一切都因为圣王兼爱政策的施行。

(三)革除旧朝,功绩卓越

成汤、武王都是革除旧朝、开创新时代的圣王。虽然“非攻”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之一,墨家反对战争,但是却支持“汤武革命”,主要因为这两场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在《墨子·非攻下》中,墨子就详细解释了“诛”与“攻”的不同之处,把“汤武革命”归属于“诛”这一类的战争,赋予其正义性。成汤与武王是诛杀暴君的正义君主,驱逐这些暴君、保卫自己的国土与百姓是正义的。《墨子·非命》中,墨子也再次强调成汤与武王都是顺应天下道义去讨伐暴君:“古者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在战争的过程中,作为正义方的武王与成汤都或多或少受到天神的帮助,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虽然墨家主张的是“非攻”,但是站在一个普通民众的立场上是可以理解这两场战争的,成汤与武王这两位敢于革除旧朝的圣王出现,解救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

成汤与武王都是新朝代奠基的圣王,他们革除旧朝,使得动荡不安的社会重新回归稳定。他们成为君主后并没有贪图享乐,而是治理国家劳心劳力。武王祭祀泰山时就意识到贤才的重要性,他深知伐纣虽已获得成功,但是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有仁人的帮助,在仁者的帮助下才能拯救夏商和百姓。武王在治理国家时不敢懈怠,处理政事事必躬亲,取得卓越的功绩,为后人奠基铺路。

二、圣王形象的塑造手法

《墨子》中生动鲜明的圣王形象塑造离不开高超的塑造手法。墨子合理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渲染、反衬、铺排等手法,赋予形象生命力,使得这些圣王形象跃然纸上。

(一)贤暴相互对比,反衬圣王贤明

贤与暴的对比辩证一直是《墨子》中的重要内容,这一辩题贯穿《墨子》全书,主要集中于叙事过程中贤君与暴王之间的对比,以此来加深圣王形象的表现力,突出内容主旨。

为了生动刻画出圣王具有的某种特质,墨子会叙述以“桀纣幽厉”为代表的暴王故事,以此来衬托圣王的特征。在《墨子·辞过》中,通篇涉及贤君与暴王的对比辩证。在修建宫室时,贤君只追求“便于生”,暴王却征收百姓钱财,修建宫殿;在缝制衣物时,贤君“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而暴王一年四季衣物各不相同,“冬则轻暖,夏则轻凊”;在生活饮食方面,圣王觉得食物只要能“增气充虚、强体适腹”就可以了,而暴王追求食物的美味,“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在制作舟船方面,贤君“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而暴王不仅要“全固轻利皆已具”,还要敛收百姓钱财装饰船只;在蓄养姬妾方面,贤君虽然也蓄养姬妾,但是他们不损德行,百姓也没有怨言,而暴王大量蓄养姬妾,导致天下大多男子没有妻室,孤独无依,从而国家人口骤减。墨子从这五个不同的方面将圣王与暴王进行对比,衬托圣王的贤明。

通过这样贤与暴的对比衬托,圣王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这样的正反对比、互相衬托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墨子·非攻》记载了大禹、成汤、武王三位圣王讨伐暴君的故事,寥寥几笔,圣王贤明爱民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与其对比的暴王昏庸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二)铺排圣王事迹,宣传墨家主张

圣王形象是墨家思想的代言人,墨子在论述自己的主张时会铺陈大量圣王贤明事迹,以此达到宣传墨家主张的目的,圣王是历代君主的榜样,也是广大人民立身处世的标准。墨子尚贤,他认为只有国家拥有“贤良之士众”,这个国家才有坚实的统治基础。贤才是治理好国家的基础,他认为君主与官吏都不应该采取继承制,应该由人民举贤,他大量铺陈了尧、舜、禹退位让贤的故事,从而达到宣传“尚贤”主张的目的。

“兼爱”是墨家重要主张之一,铺陈圣王事迹达到宣传墨家思想,在《墨子·兼爱》中尤为明显。墨子通过简帛、钟鼎石碑、盘盂等上的文字记载,由古代六位圣王的事迹得到“兼相爱、交相利”的结论,并且详细铺陈禹治天下、文王治西土、武王事泰山这些圣王事迹,以此來说明古代圣王施行的兼爱是不同于儒家推崇的兼爱,墨家不以血缘远近划分三六九等,一视同仁。

(三)绝对正面形象,论证墨家思想

墨子塑造的圣王形象是极其完美的,塑造圣王形象时只有正面形象的叙述,从没有涉及圣王形象的反面描写。因为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类圣王是他理想中的君主,塑造时就忽略了他们身上的一些缺点,无限放大他们的闪光点。

塑造圣王形象的过程中,墨子带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对他们的描写只有正面形象的描写,没有一点反面形象的描写,就连圣王容貌上的小瑕疵,墨子都不曾提及。例如,《荀子·非相》中载“周公之状,身如断菑”“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这些都可以看出圣王在容貌上有一定缺陷,但是在《墨子》中对于圣王容貌缺陷没有提及丝毫。

又如《竹书纪年》一书中对舜的记载完全不同于墨子塑造的舜的形象。《竹书纪年》中记载了舜认为尧年老体弱于是囚禁了尧,取代了帝位之后,又将尧流放到平阳,《竹书纪年》塑造的舜是一个高度追求政治权力的君王,这与墨子想塑造的圣明君主及墨家思想是完全背离的,所以《墨子》中完全没有提到这些事件。在描写舜时,依然是将他塑造成具有崇高德行又拥有卓越才能的圣王形象。

三、结语

《墨子》中的圣王是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读者眼前的,但是每一个圣王都有独特的个性。塑造圣王形象并非简单地为叙述故事服务,圣王形象的设置具有两种特定的意义。一是墨子巧借圣王形象来论证自己的思想。这些圣王都具有完美的人格,他们主张尚贤、尚同、兼爱、天志、尊天事鬼的理念,在行动上要求自己做到修身、节用、节葬、非攻,圣王的理念与墨家思想不谋而合,由此凸显墨家思想的正确性。二是墨子借助圣王事迹宣扬墨家主张。墨子把圣王作为为政者与百姓的典范,人们所崇拜的三代圣王的行事准则就是墨家的主张,以此宣扬墨家思想。

墨子提出构建“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社会理念具一定的超前性,并且他主张为政者要禁欲,节约钱财,提倡非攻,这些理念是基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提出的,但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及匮乏的物质使社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面对这样的局面,墨子试图利用圣王的伟大事迹来向贵族阶级提出禁欲、尚贤、兼爱等超前的主张,企图力挽狂澜,但是墨子美好的愿望只不过是立足于小生产劳动者的立场,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就算是以圣王为依托宣传的墨家思想,也逃不过破灭的结局。

(江苏海洋大学)

作者简介:潘蕾(1996—),女,江苏镇江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尚贤武王圣王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文教思想及其实践
荀子“圣王”观与儒家道统论的内外维度
问鼎
问鼎
“武王攻击纣尸”的原由探析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
为什么民主尚贤制适合中国
电风扇不能玩儿
楚简《武王践阼》三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