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芳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应当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以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校也应当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对创业心理的辅导。但由于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处于低层次,遇到这些问题时,缺乏应变能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容易遭受挫折。此时,高校心理幫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国内学者利用自我报告法、行为观察法和日志法归纳出引起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问题的因素以及外在表现。虽然这些研究揭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帮扶的总体特征,但是却忽视了个体经验的错综复杂性。基于此,本文试图结合具体案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特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
一、文献回顾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
学术界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创业意愿的讨论。Bird最早提出创业意愿一词,认为创业意愿表征着个体的一种潜在心理状态,具有创业意愿的人更可能实施创业行为。但是,创业意愿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创业成功,而有的人创业失败,其只能传达创业前的一种心理。对此,学者们开始讨论可能导致创业个体创业失败的心理状态。徐静认为,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创业情感可能导致低度的创业热情和创业行为的不连续性。这一研究指出了情感因素对创业的重要作用,但仍没有指出具体的情感特征和外在表现。包新春发现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创业心理障碍,进而从心理资本积累的视角出发,指出创业选择困难、创业心理准备不足和缺乏“忍耐不确定”三点是我国潜在大学生创业者的共性问题。欧阳润清对30余篇文献的归纳发现,创业心理障碍来自于创业者个人的认识障碍、动机障碍、情绪障碍、能力障碍、行为障碍、意志心理障碍等方面。周超指出,创业心理障碍是由多重原因导致的,包括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以及个人,而创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心理、情绪情感心理和意志心理三个维度。Cacciotti和Hayton则强调对创业失败的恐惧是造成创业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针对高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杨利静认为高职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创业冲动,但他们心理适应能力较弱,存在强创业动机和弱创业实践的共存矛盾。基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创业心理障碍是阻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二)创业心理帮扶路径
已有研究指出,创业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创业心理教育克服,而创业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培养加以提高。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创业帮扶机制是推动高校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对此,张晓旭建议,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等措施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周超提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做出帮扶:一是精心组织;二是精育人才;三是精细推进;四是精确落实。Kouriloff针对英国大学生,指出创新型企业教学能够识别并成功解决关键的创业心理障碍,同时,政府应该通过促进企业文化来进一步支持大学,使家长了解创业对经济的重要性,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机会。此外,政府的议程还应包括为负债累累离开大学的年轻人提供更多资金和发展,以减弱创业失败恐惧心理。上述研究虽然指出了部分帮扶路径,但仍然较为笼统和概括,实践指导意义有限。对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创业心理的具体剖析,提出更有实践意义的帮扶路径。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访谈法是因为:了解受访者真实的行为规则和情感感受;对研究中出现的现象用全方位、立体式的视野来观察;访谈之前可以评估问题的合理性与表达的准确性,访谈过程中可适当删减或添加问题;笔者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容易选取访谈对象。由于质性研究可能在解释等方面带有主观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团队讨论将主观性降到最低。
选取安徽财经大学作为调查点,选择标准包括:包含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包含不同学历类型。通过双向选择确定20名访谈对象。为便于后文分析和资料整理,本研究对数据进行编码:大一、大二、大三分别编号为A1、A2、A3;人文社会学科、经济类、管理类依次编号为B1、B2、B3;全日制本科和成人夜大依次编号为C1、C2(见表1)。如对于全日制大一管理类访谈对象编号为A1-B3-C1。
(二)研究过程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访谈次数为2-3次,每次30-40分钟。访谈提纲如下:您认为自己属于什么性格类型?对于创新创业,您有什么样的想法?在遭受挫折和压力时,您的表现有哪些?当创业决策与他人发生分歧时,您的态度如何?给自己的抗压能力打分,1分到10分,分数越高,抗压程度越强,您会打几分?
三、研究结果
(一)意志薄弱特征
研究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创业项目难以坚持、创业决策犹豫不决的特性,本文将其归纳为半途而废和优柔寡断两个次级主体,并将其纳入意志薄弱这一主类目下。具体编码层级及举例(见表2)。
坚强的意志直接影响着创业成功与否,大学生在创业的最初几年,总是面临着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特别是面对市场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易于遭受挫折,由于意志薄弱,遭受挫折以后更容易导致半途而废。其次,在面对各种机遇与抉择的时候,由于自身的优柔寡断,从而错失很多很好的机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遭受的困难更要求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来面对挑战和机遇,同时,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家庭教育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心理教育也是导致他们心理脆弱的重要原因,也直接影响了创业的成功。
(二)情绪不稳定特征
研究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消极的情绪特征,分别是焦虑、抑郁和逃避。笔者将这三种情绪特征视为次级主题,并将其纳入情绪不稳定这一主类目下。具体编码层级及举例(见表3)。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情绪不稳定主要表现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来的焦虑和抑郁,焦虑在心理学上的症状主要有:头晕、胸闷、心慌、紧张不安等,主要是由于创新创业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忧虑造成的。抑郁在心理学上的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不合群、食欲不振及睡眠障碍等,是由于创新创业过程中目标无法达成造成的,因此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这两种情绪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另一种不良情绪是逃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正确处理矛盾,单纯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以上影响心理稳定的不良情绪都成为影响最终结果的因素,打击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三)認识行为错位特征
研究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可能在认知上表现出偏差。据此,笔者提炼出从众效应、强迫性心态、冲动性心态三个次级主题,并将其归纳在认识行为错位这一主类目下。具体编码层级及举例(见表4)。
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很多大学生在积极投身于创业这支大军的同时,由于急功近利,导致他们在看到别的同学创业成功名利双收后,盲目投入到创业市场,由于没有充分的考虑,以及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市场论证,最终导致创业失败。一方面大学生的创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强迫性心态,即在对待困难和问题时,反复确认和咨询别人,以致错失了好的机会和机遇,浪费了时光。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有可能出现冲动型心态,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仅凭一时的热情,容易出现冲动性的决策和意气用事,影响最终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晓旭.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118-120.
[2]叶宗波.基于胜任特征有效开发的大学生党员就业创业帮扶机制建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1):145-148.
[3]Bird B .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 The Case for Inten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8, 13(3):442-453.
[4]徐静.创业心理要素模型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2):108-110.
[5]包新春.大学生潜在创业者的心理困境、原因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12-116.
[6]欧阳润清.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文献综述[J].教育纵横, 2016(13):286-287.
[7]周超.新时期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及其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147-148.
[8]Cacciotti G, Hayton J C.Fear and entrepreneurship: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5, 17(2): 165-190.
[9]杨利静.高职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24):85-86.
[10]Singh Sandhu M, Fahmi Sidique S, Riaz S.Entrepreneurship barriers and entrepreneurial inclination among Malaysian postgraduate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 2011, 17(4): 428-449.
[11]Kouriloff M.Exploring perceptions of a priori barriers to entrepreneurship: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0, 25(2): 5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