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PICC置管患者在常规护理小组下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PICC置管患者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下给予专业护理。结果:两组PICC置管患者在不同护理护理小组下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小组,PICC置管患者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下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临床指标显著改善、并发症情况显著减少,因此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PICC置管患者中更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时间;PICC护理质量;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前言: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患者静脉穿刺疼痛感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相比其他静脉穿刺置管方式更具优点。本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中,随机选取128例作为样本,观察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PICC置管患者男女分别占44例和20例,平均年龄(45.71±5.64)岁;观察组PICC置管患者男女分别占42例和22例,平均年龄(45.71±5.64)岁。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要求的化疗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存在传染性疾病、血液疾病、护理依从性差或者拒绝参与本实验的化疗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PICC置管患者在常规护理小组下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PICC置管患者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下给予专业护理。
(1)基础护理。常规护理小组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通过管道维护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并加强皮肤护理、病房护理减少感染情况。
(2)专业护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开展护理之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提高自身静脉穿刺护理知识和并发症预防护理手法掌握水平。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由多个具有责任心且专业水平强的护理人员负责,各个护理人员必须定期进行置管质量考核,然后小组管理人员结合患者病历资料对护理人员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关指导意见。最后明确置管维护相关流程标准,并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评价,进一步提高并发症预防质量[1]。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PICC置管患者在不同护理护理小组下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直接根据医院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满意度调查问卷得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指标的最终调查结果[2];临床指标包括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PICC护理质量评分,其中PICC护理质量评分采用医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PICC置管患者静脉穿刺质量越高;并发症包括静脉炎、感染、渗液、堵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临床指标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并发症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PICC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93.75%、185.74±15.70(min)、97.22%、89.72±3.42(分)、3.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可见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下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小组,该护理方式更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静,仲丹丹,李立平,等.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1,34(24):190-192.
[2]周会芳,顾颖,赵亚群,等.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1):174-175.
作者简介:张舒(1989.12.3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南省荥阳市,职称: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肿瘤、静疗、P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