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峰
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采用血府逐瘀片联合利培酮治疗方案的整体疗效以及促进症状评分改善的疗效以及对体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开始后的2年间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选患者均为女性,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所选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5例单纯应用利培酮治疗的患者设为单药组,另外26例采用血府逐瘀片联合利培酮治疗的患者设为联合组,在两组疗程治疗完成之后统计其疗效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联合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且联合组与单药物在机体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精神分裂症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评分均持续下降(P<0.05),而联合组下降幅度明显比单药组更大(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采用血府逐瘀片联合利培酮治疗方案,可获得更满意的整体疗效,并能够更好的促进症状评分改善,且不会对体征指标产生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比较可靠。
关键词:血府逐瘀片;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2
精神分裂癥在青年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患病后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社会功能及家庭,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1]。国内外研究机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病理研究后提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间下丘脑系统、脑一脑垂体的机能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出现明显的精神异常,但患者的智能、人格相对保持完整,而由于该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确诊后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案对于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2]。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血府逐瘀片与利培酮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常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3],为此,本文选取我院自2020年开始后的2年间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分组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20年开始后的2年间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选患者均为女性,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所选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5例单纯应用利培酮治疗的患者设为单药组,另外26例采用血府逐瘀片联合利培酮治疗的患者设为联合组,单药组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40.23±8.13)岁;联合组患者年龄最小24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40.58±8.24)岁,两组患者基线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药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本次所用的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10309)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为每天1 mg,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调整用量,2周内加至治疗剂量,平均剂量为(4.55±0.57)mg;联合组采用血府逐瘀片联合利培酮治疗,利培酮用药方法及生产厂家与单药组一致,血府逐瘀片每次剂量为6片,每日2次,患者持续口服两个月。
1.3观察指标以及评定标准
在两组疗程治疗完成之后统计其疗效并进行组间对比。通过评估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胆固醇、体重指数水平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以判定患者的治疗安全性[2]。其中,总体治疗效果采用PANSS 量表进行判定,主要对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以及一般病理方面进行评分,其中,PANSS总分降低水平超过75%则判定为显效,PANSS总分降低水平超过50%则判定为有效,PANSS总分降低水平低于50%则判定为无效[4]。患者在治疗两个月后采集5ml空腹静脉血糖,并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胆固醇、空腹血糖浓度、甘油三酯水平变化,胰岛素水平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估运用稳态模型 (HOMA)进行公式为 IR=INS×FBS/22.5,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为体质量(kg)/身高(m)2。血清催乳素检测方法为:在患者入院治疗之前1天及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9个月、治疗后12个月末晨7点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对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为ACCESS型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检测试剂盒为公司原产的仪器配套试剂盒,设置批间变异系数为8%,批内变异系数为5%,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开展测量,血清催乳素水平超过25 ng/mL则判定为高催乳素血症[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体效果对比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见表1。
2.2两组症状评分对比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评分均持续下降(P<0.05),而联合组下降幅度明显比单药组更大(P<0.05),见表2。
2.3 两组血糖、血脂代谢水平对比
联合组与单药物在机体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对比
联合组与单药物在血清催乳素水平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罹患率近年来有所增高,特点为起病呈亚急性、周期性反复发作,该病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群体,发作时症状主要为思维、行为、情感紊乱,每次发作精神症状相似[6]。
精神病理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的致病原因主要是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亢进,阴性症状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额前叶多巴胺功能活性降低,同时,该病与 5-HT1A受体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机体的活动行为、情感调节相关以及多巴胺功能调节中5-HT2A受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本研究所应用的治疗药物利培酮,主要是促进稳定多巴胺系统的稳定性,并对5-HT2A受体产生拮抗作用,同时促进一部分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激活[8]。药理学研究表明,利培酮能够对多巴胺功能亢进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患者阳性症状改善,并促使低兴奋多巴胺神经元提高,使患者的阴性症状得到改善[9]。
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病情本身的症状,患者往往会出现内分泌代谢异常状况,且治疗药物也会对内分泌代谢产生较强的影响[10]。绝大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均具有H1受体阻断的作用,而此作用容易造成患者体重上升,精神病分裂症患者的预后与血糖代谢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临床研究者一致表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过程中会引起胰岛素拮抗,如利培酮在使用过程中会对胰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引发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同时会因为与转运葡萄糖蛋白结合而导致患者出现血糖代谢紊乱,引发血糖水平上升,因此,在精神分裂症治疗期间对其安全性的关注也同样重要[11]。
血府逐瘀片是近年来我国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该药物最早出自于清朝的《医林改错》,其原文记载为血府逐瘀汤,主要是由牛膝、桃仁、甘草、红花、柴胡、丹参、生地黄、川芎、桔梗、当归、赤芍、枳殼等中药熬制而成,方药的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该方也是所有血府血瘀治疗方剂中的经典方剂,在妇科月经不调、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且联合组与单药物在机体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精神分裂症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评分均持续下降(P<0.05),而联合组下降幅度明显比单药组更大(P<0.05),由此表明本次研究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采用血府逐瘀片联合利培酮治疗方案可获得更满意的整体疗效,并能够更好的促进症状评分改善,且不会对体征指标产生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比较可靠。
参考文献:
[1]袁伟.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PANSS和TESS评分的影响与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02):65-68.
[2]林明栓,苏小慧,符俊骐,薛志敏.利培酮联合叶酸治疗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血清BDNF、NSE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1,23(11):1715-1717.
[3]李伟,赵永厚,张君.基于“痰瘀”交互病机理论与精神分裂症现代生物学机制——氧化自由基损伤之间的关系,论精神分裂症的中医“化痰消瘀”治则[J].黑龙江中医药,2014,43(06):5-6.
[4]钱秀莲,兰智勇,王国民,陈云郁.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糖脂代谢和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观察[J].中国药师,2021,24(09):1680-1683.
[5]朴权俊,崔佳佳,康艳宝.奥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补体、超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08):1176-1181.
[6]徐锡泉,郑育群,许庆文,蔡清君.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失眠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6):997-998.
[7]倪珂,李磊,贺峰,回佳印.利培酮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1):138-140.
[8]程丽霞,康才子.电针合并氟哌啶醇、利培酮联合给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状态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9):62-63.
[9]程园园,杨文明.血府逐瘀汤联合氟伏沙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9):1698-1702.
[10]王凯源,王海芳,冯淬灵.从《伤寒杂病论》祛瘀血方和血府逐瘀汤看瘀血与精神、感觉异常类疾病的关系[J].环球中医药,2019,12(12):1938-1939.
[11]张方,李文杰,董永书.血府逐瘀汤联合利培酮、丙戊酸钠对感染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伴攻击行为MOAS、PAN-SS评分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0):2550-2553.
[12]张莉,杨波,杨玉冰,谢静.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4):7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