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稻米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2022-03-27 22:21曹灵丹
新农民 2022年6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特点

曹灵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日常食用的各种食物的追求也愈发精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米是最常见的一种主食,食用富硒稻米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补硒的方法,并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还能收获比较直接的效果,因此,栽培富硒稻米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硒的功效,并研究了富硒稻米的特点。最后对富硒稻米的栽培要点和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富硒稻米;特点;栽培技术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一项微量元素,而食用富硒稻米能够为人体补充足量的硒,所以,栽培富硒稻米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为了使富硒稻米的营养价值得到更好的提升,并增加产量,探究富硒稻米的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栽培基地的选择到稻米品种的选择,再到后期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生产栽培环节都应当科学合理,以期获得更好的栽培效果,从而满足人们对稻米质量的要求。

1 硒的功效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始终存在着缺乏微量元素的健康问题,尽管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较差等原因的存在,我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方面依旧存在着一些欠缺。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國营养学会就在人们每日膳食必需营养的范畴中纳入了硒这种微量元素。大量的调查研究都指出,许多种疾病的产生都与缺乏硒元素息息相关,例如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胰脏疾病、冠心病、肝病、溶血性贫血甚至是各种癌症等,由此可见,硒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硒还可以将人体中积累的重金属进行有效地清除,从而实现人体免疫力的提升,并且,硒元素还拥有修复细胞、降低色素沉积、延缓衰老、抗肿瘤等功效[1]。

一般来说,土壤中并不会含有过多的硒,并且不同的地区土壤中的硒含量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就我国土壤的情况来看,表层土壤中的硒含量平均下来大概为0.2mg/kg,以0.127mg/kg作为标准来看,土壤中硒含量低于这个数值的视为低硒土壤,则我国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土壤都属于低硒土壤。并且,从西南一直延伸到东北一带,大约涉及到十多个省份都可以算作是低硒地区。这些地区生产出的稻米硒含量普遍不足,大约只能维持在0.013mg/kg,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体每天应当摄入50~400μg的硒,长时间使用缺乏硒元素的大米就很可能导致硒营养不足,从而降低自身的免疫力,抵御疾病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2 富硒稻米的特点

在富硒土壤中生长出的稻米就是纯天然的富硒稻米,土壤中存在的可溶性并且是有机状态的硒元素可以被水稻的根部有效吸收,从而进入到水稻中的内循环系统,参与到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土壤中含有的硒就能够在稻米中以硒蛋白的形式存留下来,这就是纯天然的富硒稻米。但是,一些低硒地区无法生产出这种纯天然的富硒稻米,此时,就需要借助科学的栽培技术实现有效提升稻米中的硒元素含量的目的。具体来说,向水稻中施加水稻富硒营养液或者是施硒肥的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这能够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硒营养供给状况进行有效的优化,水稻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原本无机状态的硒元素转变为有机状态的硒元素,这样一来,稻米中的硒含量就能够有效地提升,这种方法栽培出的稻米就是富硒稻米。这种富硒稻米中含有的硒元素是通过天然手段完成有机化的,因此,具备较高的生理活性,人体吸收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是一种安全性和经济性较高的保健型农产品,并且补硒的效果也相对较好。一般来说,富硒稻米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2]。

第一,富含硒。一般来说,富硒稻米中的硒含量都能够达到国家强化营养食品规定中关于稻米硒含量的临界标准值,可以满足人体补充硒元素的需要。

第二,安全。首先,栽培富硒稻米的基地大多环境优美,污染程度低,并且有着良好的水源条件,其生长环境十分优良。其次,富硒稻米在栽培的过程中,其水、肥、药管理的水平较高,使用到的栽培技术比较优质,稻米中不会有农药的残留。

第三,优质。通常情况下,富硒稻米选择的品种非常优质,收获之后使用到的加工技术以及加工设备也相对现代化,生产出的稻米的质量较好,不会出现杂质、黄粒米甚至是黑米,且食用起来的口感上佳,米饭清香,营养丰富。

第四,保健。当前,通过食用富硒稻米来补充体内的硒营养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公认的一种经济、安全、直接、有效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华医学会已经将硒定为21世纪继碘、锌之后所必须要补充的第三大微量营养保健元素,它可以帮助人体延缓衰老,同时,对肝脏和造血系统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不仅如此,在修复细胞、防止细胞老化、预防癌变、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个方面,硒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3]。

3 富硒稻米的栽培技术

3.1 栽培基地选择

在选择富硒稻米的栽培基地时,应当从水源条件、土壤条件和空气条件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建立起真正适合富硒稻米生长的栽培基地。具体来说,栽培基地的环境应当达到以下标准:第一,栽培土壤中的砷含量和重金属含量不能超过有关的标准,要与GB15618-1995 二级标准相符合;第二,用于灌溉栽培富硒稻米的水源质量应该达到地面水二级标准,要与国家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中关于水作部分的要求相契合;第三,栽培基地所处的空气环境也应当与二级标准相符合,空气中所包含的每一种污染物质的指标都应当符合GB3095-1996的标准。

3.2 水稻品种选择

一般来说,在选择栽培的富硒稻米的品种时,应当以水稻对栽培基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富硒能力作为选择的依据,应当选择一些产量高、品质优良并且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以江西地区为例,可以以星优712、昌盛优1880、晶泰优818等品种作为参考品种,这些品种都可以在江西省全省稻瘟病轻发区进行种植,并且长势繁茂,有着较强的分蘖力,产量颇丰。在栽培富硒稻米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应用无公害管理的方法,当水稻已经生长到了中后期时,就可以在其叶片表面喷洒硒肥,从而有效提升稻米中的硒含量[4]。

3.3 沼液浸种

通过沼液浸种的方式来培育秧苗能够有效提升稻谷的发芽率,并且在将稻谷播种到土壤中之后,水稻也更容易扎根到土壤中,秧苗出露土壤的时间也相对较短,且长势旺盛。不仅如此,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的难度不高,安全性较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水稻植株苗期的抗寒能力。具体来说,沼液浸种的操作方法如下:第一,在将水稻种子放置到沼液中浸泡之前,应当将其中发霉变质和籽粒发育不饱满的劣质种子筛选出去,并将余下的良种晾晒一到两天,在晾晒过后,种子的吸水能力就会得到有效地增强,同时,还可以将一些病菌进行消灭。第二,在晾晒结束之后,要准备一些透气性能良好的编织袋,将种子装入其中,每个编织袋中的种子不应当过多,保持在15~20kg是比较适宜的,这样可以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第三,用绳子等物体将袋口扎紧,就可以将装有种子的袋子放置到沼气池的水压间内,水压间要保持在正常产气使用的状态,并且其中含有的杂质和浮渣要在浸种之间就清理干净。第四,通常情况下,水稻种子需要浸泡大约12个小时,再将其取出,取出之后还要使用清水将其洗净,之后就可以按照常规的手段对种子进行催芽与播种。

3.4 稀播稀植

在确定富硒稻米的播种密度和播种量时,要以具体的种植方法作为依据,除此之外,水稻的播种移栽期也需要作为确定播种密度和播种量的依据。通常来说,如果选择的水稻品种是直播单季晚稻,那么其播种量应当为37.5kg/hm2,秧龄应当控制在25d左右,在对水稻进行移栽之后,水稻的行株距应当为23.1cm×13.2cm左右,应当插秧30万丛/hm2左右,每一丛中需要插秧2~3株秧苗,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基本秧苗可以达到75~90万株/hm2。对于水稻播种移栽期较晚的单季晚稻来说,可以适当增加栽插秧苗的密度。

3.5 培育壮秧

培育壮秧也是栽培富硒稻米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流程也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第一,除了上述内容中提到的沼液浸种的方法,浸泡稻谷种子还可以采用三环唑浸泡8个小时的方法,这种浸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稻生长过程中感染瘟病的概率。第二,对于晚稻而言,通常情况下,每667m2的土壤中需要播种2kg的种子,为了达到更好的培育壮秧效果,需要在稻谷种子破胸之后,在10kg水中兑入20g的多效唑,将稻谷种子放在其中浸泡十分钟后取出沥干,之后就可以将沥干后的种子进行播种。第三,在种子完成浸泡之后,就可以将其播种在已经做好秧床的塑盘之上,每100个塑盘中应当使用1kg的壮秧剂,在施加完壮秧剂之后,就可以将秧盘压实。不同种类的稻苗使用的塑盘也不相同,具体而言,旱稻在播种时应当选用561孔塑盘60片/667m2,大田则应当选择434大孔塑盘65片/667m2,同时,还应当注重播种时的温度,这是影响成秧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午时的温度相对偏高,不适宜播种,应当在下午四时到五时之间进行播种,这段时间的温度比较恰当。在播种的过程中,还应当使用到遮阴网,这可以有效调节气温。在播种之后,还要对秧盘进行有效地保护,防止其受到太阳暴晒和大雨的影响[5]。

3.6 测土配方施肥

在确定富硒稻米生长过程中的具体施肥量之前,应当先对所在地区的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同时还要制定一个目标产量,以目标产量和土壤分析测试的结果作为依据,完成具体施肥量的确定,并制定出相应的施肥方法以及平衡施肥方案。通过科学的施肥方法,能够改变稻米种植农户长时间主要以施用氮肥为主的施肥方案,有效改变了施肥比例和施肥规模不合理的局面,将肥料的价值有效地发挥了出来。除此之外,通过对施肥量的有效控制,降低了肥料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善了栽培富硒稻米地区周边区域的环境。

3.7 田间管理

在栽培富硒稻米的过程中,有力的田间管理是能够保证其生长质量以及最终产量的关键环节,该阶段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

第一,管水。在秧苗分蘖这一阶段,应当着重关注浅水分蘖以及寸水返青等问题,当达到计划苗数的80%时,就可以进行晒田。在秧苗生长到拔节孕穗的阶段时,应当继续维持在露田的状态。当秧苗发育到倒2叶露尖时,就可以向农田中重新放水,并保证秧苗在水位较浅的情况下完成孕穗打苞。此外,断水的时间要适当,避免出现太早断水的情况,要保证处在抽穗成熟期的秧苗能够实现浅水抽穗。

第二,施肥。在富硒稻米的秧苗处在分蘖的阶段时,要为其施用足量的蘖肥,在栽种之后的第6~7d还应该施用尿素和钾肥,具体的尿素施用量应当为施用2.5kg/667m2,钾肥的施用量应当为5kg/667m2。

第三,喷施硒叶面肥。一般来说,硒叶面肥的施用量应当为,在45kg的水中兑入0.1kg的叶面肥,将二者进行充分的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在水稻齐穗之后将已经调配好的叶面肥均匀地喷施到水稻中。喷施的天气能够对硒叶面肥的功效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当选择天气晴朗有一点微风的天气,在喷施时,还要注意不能与其他的药剂或肥料共同施用,以免影响其施用效果。

3.8 病虫害统防统治

在栽培富硒稻米的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稻曲病和穗瘟病等,常见的虫害主要有螟虫、飞虱、纵卷叶螟以及稻虱等。在防治病虫害时,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第一,为了使富硒稻米能够更好地抵御病虫害,在选择品种时就应当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并使用科学的栽培方法。第二,在栽培富硒稻米的过程中,还应当依赖所在地的农业技术部门,强化测报病虫害的力度,并在稻田中安装杀虫设备。第三,在农药的选择上,应当选用防治效果好且污染程度和残留程度较低的农药品类,并严格把握农药的用量以及喷洒的次数。同时,防治病虫害应当着重关注稻田耕沤、秧苗播种、秧苗移栽以及秧苗破口这四个关键时期。具体来说,在防治纹枯病时,应当使用井冈霉素水剂或者是井冈蜡芽菌,这两种药剂同样可以用于稻曲病的防治。在防治稻瘟病时,可以使用春雷霉素悬浮剂。在防治叶瘟病和穗瘟病时,应当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药剂的喷洒。第四,为了在栽培富硒稻米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各种病害和虫害对水稻植株带来的危害,从而有效提升富硒稻米的质量和产量,还可以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引入生物防治的手段。具体来说,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在稻田中养鸭的形式来减少病虫害出现的概率,利用鸭子来制约虫子和杂草的蔓延,并有效控制稻田中的飞虱、稻虱、螟虫以及稻叶蝉等害虫,保证水稻植株的茁壮成长。

4 结语

综上所述,富硒稻米能够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硒元素,并且相對直接高效,在未来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也意味着富硒稻米不仅能够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以为生产富硒稻米的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对富硒稻米进行栽培需要涉及到多个环节,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做到科学的把控,从而保证富硒稻米栽培的质量以及收获的产量,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琼,田永和.富硒水稻品种的筛选[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8):15-17.

[2] 梁建红.基于涟源市天然富硒资源的紫米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6):26-27.

[3] 蒋云伟,蒋雄英,黄丽秀,等.氨基酸螯合硒营养液肥对常规稻‘百香139’产量及硒含量的影响[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9,6(4):21-25.

[4] 魏初时,李华丽.浅谈大田县绿色富硒稻米产业发展及对策建议[J].农村实用技术,2021(8):7-9.

[5] 秦凤香.灵川县优质富硒米生产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20,38(8):29-30.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特点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