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
摘 要:某发电厂3号机组在C修复役试验期间进行励磁通道切换试验时,由于灭磁开关(FCB)异常分闸导致3号机事故停机,励磁专业人员在3号机转停机并做好隔离措施后,对3号机励磁系统进行检查,发现3号机脉冲分配板(ZUP)故障,导致励磁调节器通道切换不成功,灭磁开关跳闸,励磁程序走停机流程,并联跳发电电动机出口断路器(GCB)。将故障的脉冲分配板更换后,励磁相关报警信号复归,进行多次励磁调节器通道切换试验,情况均正常。本文为励磁通道切换失败的故障排查、处理,提供了一种思路,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励磁通道、切换、灭磁开关、继电器
0 引言
该发电厂位于浙江绍兴县内,总装机容量达到88.5万千瓦,主要承担供热、发电作用。机组励磁系统采用南瑞继保生产的RCS-9410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主要由励磁变压器、可控硅整流装置、励磁调节器等组成。正常运行期间,励磁调节器有两套独立的调节通道,互为备用。本文就3号机组在C修复役试验期间进行励磁通道切换试验时,由于灭磁开关(FCB)异常分闸导致3号机事故停机故障原因及处理过程进行分析。
1 现象描述
某发电厂3号机组在C修复役试验期间,励磁通道2在主用,切换励磁通道时(即励磁通道由通道2主用切换至通道1主用),灭磁开关异常分闸,上位机信号如下:
00:22:34 3号机运行转停机
00:32:41 3号机灭磁开关分闸
00:32:41 3号机GCB分闸
00:32:43 3号机事故停机
00:32:43 3号机紧急机械事故停机
00:36:52 3号机停机工况
值守人员在判断3号机转停机流程后,立即向调度汇报3号机C修复役试验期间由于灭磁开关分闸导致3号机事故停机,通知运行、励磁维护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
2 原因分析及处理
2.1 原因分析
励磁专业人员现场检查3号机励磁调节器,发现通道切换后,两个通道都显示为主用,即通道切换不成功。将励磁调节器掉电重启,进行通道切换,依然存在两个通道都为主用的情况。
初步判断故障原因为:励磁调节器通道切换不成功,造成1号灭磁开关跳闸,励磁程序走停机流程,联跳发电电动机机端断路器。
因事故现象为灭磁开关(FCB)异常跳闸导致机组停机,则重点查找通道切换回路中与FCB跳闸相关的图纸。根据励磁通道切换控制回路,K0032为通道1主用继电器,K0034为通道2主用继电器。
当励磁通道由通道2切换至通道1时,通道1主用继电器K0032应得电动作,通道2主用继电器K0034应失电返回。其中KOO32的正电源经脉冲分配板(ZUP)的K1-K7继电器常开接点串联获得,如图1所示。
若脉冲分配板中K1-K7任一继电器损坏,其接点不能正常动作,则通道1主用继电器(K0032)的电源回路无法导通,且送励磁程序中的主用通道开入信号(E60)丢失。
因K0032电源回路不通,继电器不能得电动作;而通道切换的命令下达后,K0034继电器也已失电返回,根据励磁图纸,当K0032、K034均失电时,灭磁开关分闸继电器K0072得电。
灭磁开关分闸继电器K0072得电后,其常开接点闭合,沟通灭磁开关跳闸回路,灭磁开关跳闸。
2.2 处理过程
1、根据以上分析,现场检查3号机励磁调节器程序,正常;通道切换时,通道切换的命令发出也正常,即软件部分检查正常。
2、对硬件部分按照回路法逐个排查:检查3号机励磁继电器K0031(通道1运行)、K0032(通道1主用继电器)、K0033(通道2运行继电器)、K0034(通道2主用继电器),继电器外观及动作特性均正常;
3、当选择通道1为主用通道时,K0032继电器无法正常动作;检查K0032继电器的控制回路,发现当切至通道1时,正电源无法正常送至K0032继电器的线圈。
用万用表测量K0032继电器回路中各节点电压,发现KOO32继电器的正电源在经过脉冲分配板(ZUP)后丢失,基本确定故障点在脉冲分配板(ZUP)。
4、更换3号机励磁脉冲分配板(ZUP);更换脉冲分配板后,在停机稳态进行多次励磁调节器通道切换试验,正常;开机至发电空载稳态,进行多次励磁调节器通道切换试验,正常。
5、将更换下来的脉冲分配板(ZUP)交由厂家诊断,发现脉冲分配板的K6继电器常开接点无法闭合,造成回路断线,正电源无法正常送至K0032的线圈,导致在通道切换过程中K0032、K0034继电器均失电返回,沟通灭磁开关跳闸回路,導致机组灭磁开关跳闸后,联跳发电电动机出口断路器。
3 结束语
励磁系统主要根据发电机负荷的变化相应的调节励磁电流,以维持机端电压为给定值,能够调节电压、合理分配无功,提高发电机并列运行的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对电力系统及发电机本身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很大影响。本文针对某次励磁脉冲分配板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为励磁故障排查提供了一种思路,尤其是励磁软硬件的逐步排查,提高了分析、解决故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集成.现代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设计及应用(第3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
【2】郝雪平.自并励励磁系统的运行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04(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