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师学院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的研究

2022-03-27 10:37赵金柱
职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技师学院就业创业

赵金柱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就业矛盾”“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技师学院应结合实际情况,推动就业创业工作以及创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討。

关键词:技师学院 就业创业 职业技能培训

以往的技师学院职业技能培训多采取灌输式教育模式,学生学到的技能较为零散,不利于未来的就业创业。为了发散学生创新思维,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有必要改进职业技能培训方法,依托互联网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双创的发展趋势,寻找适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技师学院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释放社会活力,灵活调整就业结构

2020年全国有超过834万的高校毕业生和500万的中职毕业生,此外还有部分辍学高中生等,这使2020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提升到1 500万。目前存在实际岗位需求与就业者专业技能不匹配的情况,导致企业招工困难,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因此,有必要深化技工教育改革,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这类人才包含实体创业与岗位创业人才,通过对就业结构的灵活性调整,实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因此,技师学院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同时,还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缓解就业压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一个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源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师学院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学生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做好个人职业规划,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三)引导学生终身职业发展

现阶段,技术转化周期不断缩短,各类新型应用技术应运而生,人们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需要选好职业方向,为就业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这对就业者的自身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技师学院需要将就业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融合,基于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引导学生积极创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二、以往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弊端

以往的技师学院职业技能培训多采取灌输式教育模式,即照本宣科地传授技能知识,缺乏对学生自我探索的引导,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较为分散,无法满足当前产业多元化的需求。

分析以往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往职业技能培训资料管理多是纸质资料的管理,在数据查询方面存在效率低的情况,技师学院教务人员在培训资料管理工作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难以及时更新培训内容。

二是以往职业技能培训多是教师集中授课,完成培训考核、学员考试以及判卷分析等流程后为学生颁发相应证书,整个过程周期长、成本高,效果并不理想。

三是以往教师多为单独备课和授课,教师之间的教学资源无法共享,职业技能培训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专业设置无法匹配,人才培养目标分级不够明确,考核结果达不到量化标准,并且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四是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和听课人数无法成正比,教师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无法针对性地指出问题,也不能有效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影响培训效果。

三、技师学院就业创业创新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举办多样化的就业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为了强化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技师学院不能将目光放在每周固定的理论实践课上,还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是利用技师学院宣传阵地,在校园网站、宣传栏等设置专栏,宣传最新的就业创业创新政策、创业方法、学生创业成果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

二是创立技师学院就业创业社团,带领学生接触创业实践的相关技能知识。比如创办电子商务创业社团,以比赛为发展契机,在社团内成立项目部,学生自主完成项目调研与策划,通过创业策划在网络上销售产品,从而获得经济收益,提高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开展多样化创业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前往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间接性地参加创业培训。在校内开展企业家论坛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借助学生社团和学术讲座活动,打造学生喜爱的创业文化品牌。建立学生创业创新展览馆,将学生优秀的创业成果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为接下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参考。

2.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创业创新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风险与机遇并存,参加就业创业的学生不仅要有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其就业创业成功的前提。

为了在技师学院顺利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并且将心理咨询室和就业创业咨询室联合起来,向学生提供就业创业项目咨询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引导其强化风险意识,时刻做好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指导学生科学制定项目应急预案,以平常心面对一切,时刻做好创业的准备,引导学生明确职业规划。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逐渐重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要注重方法,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岗位胜任能力,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工作。

(二)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1.完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师学院的就业创业教育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要,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整合专业,做好评估工作。对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技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做好战略规划,将其引入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等新专业,启动专业规划论证工作,努力实现技能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的相融合。职业技能培训与创业创新教育需要结合专业设置与授课调整情况,鼓励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

2.创新教育模式

基于新的时代背景,传统理论教学的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經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技师学院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重视实践教学。

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感染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就业创业实践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引导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比如在校内开展“技能活动月”的活动,学生自主创作作品,学校评选后给予学生奖励,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接下来的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企业家或精英团队人员为学校客座教授或指导教师,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依靠互联网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也为学校职业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互联网+”使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需要懂得互联网的基础操作。为此,技师学院应建立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将学生专业与创业项目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创业办公场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供资金支持,在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技师学院还可以为学生配置账号,与身份信息绑定后形成职业技能培训档案,学生在职业培训系统中针对不同项目报名,经过学习得到学分,学分累积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

教师应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合理制定课程目标,改进课程教学方法,确立集考、学、评于一体的模式,实现教和学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为创业项目的实施提供帮助。

学生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结合自身需要选择课程内容、培养个人兴趣、强化课堂学习效果,潜移默化地提高思维能力。

四、小结

总而言之,技师学院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成为满足当今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技师学院应基于互联网改进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创新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平台,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在技师学院人才培养中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国兴.以技师学院教学资源优势为基础的社会培训工作研究[J].职业,2020(26).

[2]闫文华,左进哲,柳世宇.技师学院开展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淄博市技师学院为例[J].职业,2020(23).

[3]李焕娣.基于“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16).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培训技师学院就业创业
加强失业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档案管理的研究与分析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试论强化技师学院英语差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基于公共管理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探讨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