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乳房按摩;手法催乳;产后乳汁分泌;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母乳是新生儿的天然食物,母乳中具有免疫球蛋白,生长因子,能够有效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母乳能够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为新生儿的健康起到保障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疾病发生风险。同时母乳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很多产妇在分娩后会由于乳房肿胀与乳腺导管不通而放弃母乳喂养,使乳汁分泌量不断的减少,从而导致新生儿母乳喂养率降低。有关专家认为,配合乳房穴位按摩,能够有效减轻乳房肿胀,提高泌乳量。配合手法催乳,能够达到良好的泌乳效果[1-2]。本次选取我院产妇进行研究,分析产妇采用乳房按摩、手法催乳的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20例母婴分离产妇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产妇年龄23岁-38岁之间,年龄均值(30.00±2.48)岁,剖宫产38例,顺产22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45例。实验组年龄21岁-39岁之间(30.63±2.73)岁,剖宫产40例,顺产20例。初产妇17例,经产妇43例。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手法催乳,分娩后对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卧床休息,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加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保证产妇乳房清洁[3-4]。告知产妇哺乳的重要性。产妇在产后12小时进行首发催乳,剖宫产产妇在产后24小时进行手法催乳。指导产妇采用半卧位,用双手按揉产妇乳房在双侧膻中学和双侧乳根穴进行按揉。用右手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自乳房根部开始按摩乳晕为止。用左手将产妇乳房托起,将四指分开,有乳房根部牵拉至乳头处。产后进行手法催乳,每天进行两次。
1.2.2实验组采用手法催乳和乳房按摩,手法催乳与对照组相同,乳房按摩:分娩后6h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护理人员用双手按摩产妇的乳房,并对乳中穴和乳根穴进行按压。用拇指垂直按压乳根穴,在按摩之前,要保持室内环境温度,湿度适宜,让产妇放松心情,将胸部裸露。用热毛巾湿敷双侧乳房。对产妇乳房进行按摩。护理人员一只手将乳房托起,另一只手进行按摩,四指并拢,用指尖在乳房进行轻拍。
1.3观察指标
1.3.1记录产妇泌乳始动率以及产后1d、2d、3d的泌乳量。通过以上概念评估两组纯母乳喂养情况。
1.3.2判断乳房肿胀硬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法检验。用例(%)表示,用X2检验。P<0.05有差异存在。
2结果
2.1泌乳率比较
实验组产妇泌乳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产妇分娩后,由于孕激素水平和雌激素水平不断降低,因此会增加泌乳素的分泌对于乳汁的释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乳汁的基础为垂体催乳素,哺乳是通过吸引和刺激,能够决定乳汁的分泌量。产妇由于分娩后营养缺乏,会导致乳房功能不足,同时加上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等,会直接影响乳汁的分泌。新生儿吸吮刺激不足,也会减少乳房的反射,对泌乳量有一定的影响[5]。中医认为,产后泌乳过少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提高乳汁分泌量。手法催乳和乳房按摩,能够在产后帮助产妇促进乳汁分泌。通过进行手法催乳,能够促进乳房血液循环,通过对垂体分泌乳素进行不断刺激,从而实现乳汁分泌。手法催乳,操作比较简单,同时能够帮助产妇减轻心理负担,通过进行乳房按摩,通过穴位来帮助产妇达到良好的催乳效果。通过产后乳房按摩,能够调和气血,活血祛瘀,平衡阴阳。能够不断疏通乳腺管,增加泌乳量。
综上所述,乳房按摩和手法催乳能够提高产妇泌乳的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杏洪,张锦笑.乳房按摩联合手法催乳在改善产后乳汁分泌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09):1138-1140+1142.
[2]陈雪芳.产妇产后实施耳穴压豆+乳房按摩护理干预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8):50-51.
[3]席晓文.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伴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3):194-195.
[4]何杏洪,張锦笑.饮食指导配合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护理对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0):168-170.
[5]武建梅,刘小林,贺红玫.手法催乳配合催乳汤对剖宫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8,33(19):2915-2917.
作者简介:池映雪,女,汉族,贵州遵义人,副主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