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云 狄建忠* 罗 莉 程 婕 徐桔密 干燕丹
城市医疗集团是区域医联体在城市中的一种实现形式,其由若干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管理投资机构,通过重组、兼并、托管等方式组成。集团成员间以资产投资、管理观念、技术支持、人才交流、品牌影响等要素为纽带,通过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技术人才合作等方式,形成具备规模效益的医疗集合体,以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1]。随着各地医疗集团的组建,研究文献量也不断增长,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两个角度对城市医疗集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发展趋势。
表1 期刊或机构分布情况
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两个数据库检索文献。检索式分别为:(篇关摘:城市医疗集团)OR(篇关摘:医联体)OR(篇关摘:医疗共同体);KY=“城市医疗集团” OR KY=“医联体”OR KY=“医疗共同体”OR TI=“城市医疗集团”OR TI=“医联体”OR TI=“医疗共同体”。分别检索到1 233篇和1 049篇,去重后得到1 626篇,在经过人工去除不相关文献后,共纳入934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776篇,学位论文97篇,会议论文61篇。
采用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方法,从每年发文量、作者间和机构合作、发表刊物、高频词、共词知识图谱等方面进行分析。关键词共词知识图谱由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软件Netdraw绘制,节点大小表示频次高低,连线粗细表示其共线频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归纳城市医疗集团的相关研究发展状态、热点和趋势。
历年文献数量及高频词情况如图1所示。数量方面,城市医疗集团主题从1990年开始有相关文献研究,到2000年前有零星研究,2000年-2015年期间文献量缓慢上升,2015年后发展较快,2018年达到峰值。高频关键词(以下简称“高频词”)方面,从1998年开始,“医疗集团”就稳据高频词榜首,几乎所有文献研究都是以“医疗集团”为中心。1996年第一家医疗集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成立,此后每年都有相关研究文献。2013 年“两会”召开,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医改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建立医联体[2],医疗集团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献量进入快速上升期。
城市医疗集团文献主要集中发表在《中国医院院长》和《中国卫生》《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医院管理》等期刊中。期刊或机构分布情况见表1。
2.3.1 作者合著情况 934篇文献中,101篇无作者署名。833篇文献有作者信息:独著471篇,占56.54%;两人合著150篇,占18.01%;3人合著94篇,占11.28%;4人合著55篇,占6.6%;5人合著17篇,占2.04%;6人合著15篇,占1.8%;7人及以上合著31篇,占3.72%。合著率为43.46%,低于国内科技期刊论文指标合著率75.2%[3],说明目前城市医疗集团相关研究论文作者合作程度不高。833篇论文中,仅22篇(占2%)为跨单位合作。作者间、单位间合作不足的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医疗集团研究科研合作程度仍不高。
图1 历年文献数量及高频词
表2 高频词情况分布表(频次≥8)
的核心作者有86人,共发表论文335篇,未达到普莱斯定律50%的要求[4]。这说明城市医疗集团的研究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学术积累不够,核心作者研究团队还在成长过程中。
2.3.3 机构分布情况 从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来看,研究的主要集中机构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江苏省镇江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等。合著率仅为2%,且多为单机构作者间的合作,机构互相合作非常少。说明城市医疗集团研究的耦合度不够高。
2.4.1 高频词表 关键词或主题词是研究核心内容的高度提炼,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其所表现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研究热点[5]。本研究对同义关键词的相似表述做了归类处理,例如“管办分开”和“管办分离”合并为“管办分离”。高频词如表2所示。
2.4.2 关键词共词知识图谱 如图2所示,知识图谱中医疗集团节点一支独大,且各小结点都与中心节点有直接关联,属于单核集中节点型网络,说明该主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副中心节点。各小节点中,医联体、医共体、医疗改革等节点相对较大,正从单核集中型节点向多核发散型节点过渡,医疗集团中具体管理问题研究渐渐增多,研究内容由粗转细。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解读中,明确将医联体分为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医疗共同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络这4种主要组织模式[6]。城市医疗集团作为医联体的一种形式,随着城市时代的迅速发展,不同模式应运而生,模式探讨仍是研究热点,研究以理论探讨、实践经验、案例分析居多。
图2 关键词共词知识图谱
较为典型的理论探讨以方鹏骞和金其林两位作者的文章为代表。方鹏骞提出我国目前的医疗集团模式根据合作紧密程度,分为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型3种模式;按照医疗资源整合对象划分为横向型、纵向型和混合型3种模式[7]。金其林讨论了医疗集团的组建模式:松散协作型、联合兼并型、连锁经营型、资产重组型,认为医疗集团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才有生命力,组建医疗集团宜采取“政府制定规范,认真指导操作”的非市场方式[8]。
案例分析以丁宁等的研究为代表。丁宁等总结了武汉协和医院医联体建设经验,该案例按照合作纽带分为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并分析不同模式的优点和建设难点,并根据地理距离的远近,从模式选择、建设重点、发展支撑3方面提出部省属医院牵头建设医联体的建议。在所属辖区内建设紧密型医联体,以分院为主体,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在远城区和临近县市,以托管基层医疗机构为手段,提升其服务能力,建立半紧密型医联体;对于跨区域的合作,则以专科和专家为纽带,以信息化为支撑,组建专科联盟和远程协作网等松散型医联体,提升区县二级医院服务能力[9]。
由于我国城市医疗集团发展时间不长,区域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需求有较大差异,因此相应的讨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
城市医疗集团组建的宗旨是“提高基层能力,建立有序就医秩序,促进分级诊疗”。因此,医疗改革、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改革等方面的主题讨论也成为城市医疗集团的热门话题。方鹏骞提到以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的医疗联合体是改善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和促进分级诊疗的关键[10]。孔小庆认为医疗集团要以强基层为重点,从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和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两方面着手推进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11]。王璐瑶等指出双向转诊的有效实施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持续发展的关键[12]。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提升县域医疗卫生能力的重要举措[1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等热点词的出现,表明研究者就“如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等问题开展了长期且激烈的探讨。
文献中专科医疗集团以中医、儿科、康复等学科较多。中医方面,陈福春等探讨了通过组建中医医疗集团,发挥中医医学优势[14]。秦国政等提到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筹建的松散联合方式的医疗集团,探讨了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15]。儿科方面,周崇臣等提到郑州儿童医院医院探索以纵深化管理与扁平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组建中原儿童医疗集团[16]。康复方面,朱夫介绍了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探索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做法,详细介绍了该集团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落实公立医院改革重点任务的做法和成效,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策略[17]。可以看出,比较薄弱的学科、人才紧缺的学科、需要弘扬培养的学科,是组建专科医联体的主力,其对于提升能力或补短板的需求较大。
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医疗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对医疗资源优势进行整合,统一掌管人、财、物等资源。财务管理、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人事绩效管理都是讨论较为集中的领域。
3.4.1 财务管理 城市医疗集团面对医疗服务资源的重新布局,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期望以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益。
祝景彤提出采用企业集团的集中财务管理,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监控集团整体运行,是实现集团控制的关键所在[18]。苏端平分享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主要措施: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实行资金集中统筹,建立ERP管理系统,加强对信息的控制力度等[19]。许莹颖以某省级三甲医院为例,分析了医疗集团一体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合同管理、材料物资管理、会计核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与财务人员管理五个方面阐述财务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做法[20]。郑大喜提出医联体财务管理面临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机构和人员配备、内部控制、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价格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利益分配、利益冲突协调、财务清算和财务监督等各方面的问题,提出要针对不同产权的医联体制定不同的财务管理操作规范[21]。
3.4.2 信息系统服务 信息互联互通对维持医疗集团内部紧密型合作运行的重要性已有普遍共识。研究内容集中在“实现区域内医院资源共享、集中管控、统一规划建设”等方面。
夏慧新等针对马鞍山市立医疗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基于城域网技术和两级信息平台为支撑,以运营管理、临床管理、数据集成为重点的集团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模式。该模式包含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集团化数据集成平台三大工程[22]。左秀然等探索了分阶段建设医疗集团信息化的思路:第一阶段为松散型合作,实现系统独立现状下的诊疗及管理数据共享;第二阶段是以核心医院为主体的系统一体化;第三阶段是以自愿加盟形式为主的医疗集团云计算平台,既能实现信息共享,又能保护原有信息化投入,兼顾小医院,适用性及可扩展性强[23]。朱苏谨简述了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通过实施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医院设备档案、质量控制、维修、计量等的信息化管理[24]。
3.4.3 绩效管理 医疗集团的经营与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复杂治理环境,医疗集团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程芙蓉等以罗湖区医改为例,以价值医疗导向,构建了包含健康、运行、管理三大维度的城市医疗集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在实践中有助于正确评价医疗集团改革的政策效果,有助于实现从“疾病治疗组织”向“健康维护组织”的转变[25]。吴宝林对我国医疗集团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构建了绩效管理体系,并提出相应配套方案[26]。
3.4.4 人力资源管理 能够合理地配置和整合人力资源,才能实现医疗集团内人才的有效流动。王思齐以宁夏两个医疗集团为例,发现人力资源在医疗集团成员间“双逆向流动”的“虹吸现象”,拉大了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并提出了以增强国家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加大投入等手段来改善人才环境,解决人才困境[27]。李兆鹏以新疆兵团某垦区医疗集团为例,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8]。
城市医疗集团的研究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医疗集团研究文献量呈上升趋势,报道类占比逐年下降;研究者合作仍不足,但呈增加趋势;研究内容不断深入,从第一阶段的理论探索、规划研究,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具体案例分析、医疗集团相关具体管理研究等。从组建模式来看,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型模式研究相对较热,选择适合的模式,在实践中检验的话题也是热点之一。从学科角度来看,中医、康复、儿科等专科医疗集团的文献较多,可能因为专科医疗集团相对综合型医疗集团而言,学科少,医院运营体系相对简单,核心医院的管理模式复制难度小,更容易获得管理效果,故研究与实践转化为学术论文的数量较多。从管理角度来看,如何将人财物进行高效整合是医疗集团能够成功延续下去的关键所在。从未来发展来看,医疗集团正从“以治病为主”的医疗主体正逐渐转变为“以健康管理为主”的互联网+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