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鹤云,黄欣怡,任子涵,叶宇芯,徐 聪(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是一种代际承传发展的活态精神财富[2]。相比有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没有载体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岁月的流逝,更容易受到破坏或消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对于人类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3]。
“非遗”保护则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4]。面对复杂而立体的传承语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际上出现了三条主要路径,即原生地原生传承、原生地次生传承与离散地衍生传承。而只有当我们全面认清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语境、非遗传承路径以及他们之间的互生、互动关系,才能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与传承规律,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化整体保护与共享[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以下简称非遗活化)的定义研究有许多。总体来说,非遗活化是在非遗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活态开发实践,符合现代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非遗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在现代化冲击下面临发展困境,而在大众旅游时代实践证明传统技艺适合旅游转型,并且亟须旅游生产和旅游消费[6]。目前非遗手工艺活化的主要方向是围绕非遗资源向产品转化、非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非遗多元化赋活途径来展开。
1.非遗资源向产品转化
国内多数非遗活化研究是基于“生产性保护”理论,即“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7][8]。涂伟等人在对非遗长乐故事会的开发中,主力塑造文创品牌,建立产品价值链[9];章莉莉提到手工艺的跨界合作,设计一系列高级定制产品[10]。推动非遗产业化,传承非遗精髓,发掘非遗故事,促进大众共鸣,注入创新元素,打造非遗品牌。
2.非遗与旅游产业融合
国内近几年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路径。张玥结合宁波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开辟精品非遗旅游线路[11];嘉兴市不断推进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等非遗融入重点景区,注重文旅产业链的协调和扩容[12]。积极探索“非遗+旅游”“非遗+小镇”等文旅融合路径,发展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文旅新业态和非遗旅游产品,如传统节庆类非遗旅游、非遗景区、非遗主题场馆或空间与旅游融合等多种类型。
3.非遗多元化赋活途径
随着非遗活化实践不断深入,新的非遗展现方式多样发展。伍海琳等人提出通过VR技术,构建虚拟场景来体验“梯玛歌”[13];北京故宫通过非遗主题IP衍生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14]。在探寻非遗创新转化道路上,已经初步形成了“非遗+新零售”“非遗+影视”“非遗+创意”“非遗IP+授权”等多元化赋活新形式和新手段。
东阳竹编是产自浙江东阳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东阳竹编是较精细的作品,编织上以立体编织为主,结合平面编织技艺,精编细织,手工剖篾细如发丝,可在一寸见方面积内,用120根细篾丝编制.它设计巧妙,风格各异,体现了江南文化柔和精致的审美风尚,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东阳竹编在殷商时代开始发展,至宋代以花灯著名。明清时期,竹编技艺发展迅速,竹编工艺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进一步紧密结合,更是被列为皇家贡品,也多为民间认可与流行。从民国开始,东阳竹编成为传统出口工艺品,在1915年于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东阳每年举办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推动竹编技艺提升和艺术创新。现代发展中传承人巧妙地与园林建筑、室内装饰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选择将竹编跨界合作,与服饰相结合,提升竹编的应用与艺术价值。
1.传承人保护情况
非遗传承人作为技艺的传承者,他们本身也是文化延续的一部分。东阳竹编发源地东阳市拥有多位国家级非遗竹编传承人,全市从业人员6000余人,中国竹工艺大师2名,省工艺美术大师2名,高级工艺美术师4名,中级工艺美术师98名。
面对竹编传承断层的困境,东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保护竹编工艺的政策举措,如加大财政投入,投入千万元资金建设东阳工艺精品馆;对东阳竹编及竹工艺大师进行宣传推荐;制定更为有效的扶持办法和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非遗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认可度;将竹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设立研学课程,培养出更多“传统技能+现代创意”的综合型人才。
当前在竹编传承人和从业者的带领下,尝试和探索非遗产品新的文化属性和展现形式,如以何福礼先生为代表的部分从业者致力于通过提升传统立体竹编的观赏性和文化属性,以卢光华先生和蔡红光女士为代表的竹编工匠则是在积极探索竹编工艺品的其他可能展现形式[15]。这些积极的探索方式,都有利于提高竹编的审美和经济价值,增强竹编的社会认同,拓宽竹编市场,进而激发更多人投身竹编传承。
2.市场销售情况
现东阳登记在册的竹编、竹工艺品加工企业、作坊有740家,北周后村已形成竹编块经济,东阳竹产品年产值达到3.2亿元。据统计,2017-2019年竹织物出口量均超过28,000吨。除了高端竹织产品,东阳利用竹编工艺优势制作传统的用品,如竹凉席、提篮等日常实用产品也占据了一定市场,畅销全国各地,年产值上亿元。总的来说,竹织产业的发展有充足的提升空间[16]。
随着科技进入大众生活,线上非遗市场开始蓬勃发展,截至2019年4月,竹编从业者通过直播、微博等形式日均关注量达30万人次,平均日成交量达3.6万。大量短视频平台为非遗手工传承人提供媒介,在线竹编市场发展迅猛。比如抖音成立的“非遗合伙人”活动,许多传承者借此将手工艺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也为竹编市场发展提供巨大助力。
本研究基于王芳提出的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模型,模型由内部循环系统与外部驱动系统共同作用构成,可以延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管理概念模型[17]。
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模型中,内部循环系统又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循环即将传统技艺的主观意义和文化产品的客观资本融合,以传统技艺生产、传统技艺景观、传统技艺消费和传统技艺活态文化作为循环节点,以“旅游传续-旅游表征-旅游体验-文化认同-规则”作为依次传递的循环路径;文化产品客观的资本以此进行循环,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外部驱动系统由旅游场域、文化资本、旅游惯习和符号暴力形成驱动力,旅游场域形成传统技艺文化旅游的社会空间,文化资本驱动传统技艺文化资源的旅游转化,旅游惯习促进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循环过程,符号暴力实现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社会再生产。外部驱动系统推动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内部循环系统有效持续运转,从而实现传统技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1.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竹编活化路径的内圈,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个部分。内循环将竹编文化的活化生产路径分为了文化传递、文化呈现、文化消费和文化认同四重内隐结构。外循环则是以竹编技艺的传承者和消费者为依托外显出来。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共同构成路径活化理论支持力量,推动着文化需要和市场需求持续发展。
(1)内循环
在竹编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竹编产品作为竹编文化的实物承载者,它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文化的演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通过旅游过程被转化拟态成旅游景观或者实物旅游产品。以瓷胎竹编和道明竹编为主题的竹编非遗小镇已经建成,这类旅游景区的建设可以将竹编文化变得可视、可感,加强游客的体验性。对东阳竹编来说,东阳竹编的元宵花灯,龙灯,走马灯之类的工艺在宋朝已闻名四方,不同朝代的多种工艺制品带领我们追溯历史,见证竹编的变化。相关的竹编制品可作为其发展竹编非遗小镇的历史主题。它们是时代的浓缩,也是平常生活的剪影。
文化呈现是竹编符号的传续,在此循环系统中它成为更广泛的象征系统的一部分,表征意义是符号传达的关键。这种呈现形态主要可以应用在影视、文学等艺术性场景营造中。将东阳的传说与竹编制品相结合,提高竹制品在舞台剧中的出现频率,让更多人从多角度了解到东阳竹编。音乐剧《白蛇惊变》中就使用了大量东阳竹编道具,以营造灵幻禅妙的东方意境[18]。此类旅游表征也可与符号暴力相结合,形成本源IP流。
我们通常认为消费过程是体验的实体化,也是循环过程中的生命力所在。文化消费不仅连接的是文化生产者和旅游消费者,同时也在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促进竹编文化的广泛传播。针对竹编消费过程我们提供了旅游购物、主题酒店的消费模式,这类消费模式下游客反馈率高,生产关系调节性强,易于建立高体验感和高认同感。
文化认同作为循环系统的最后一个进程,是文化传续、文化呈现、文化消费的共同指向,呈现出螺旋式的文化前进趋势。文化认同本身是在传递、表征、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的。
(2)外循环
传承者和旅游消费者构成的是竹编活化路径的外循环系统。作为活化系统的外显功能,“生产到消费”可以视为市场流动的主体部分。竹编遗产作为借力文化传承、注入新风尚的传统技艺,面临当前的市场困境,更是要注重创新过程中生产者、消费者的促进增长点,以生产驱动消费、消费驱动再生产,促进竹编可持续性发展。
东阳竹编传承已久,但现代发展中受到其他工艺冲击,日渐式微,且面临严重传承断层的问题。竹编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技艺传承是发展的基础。但由于工作环境较差、学习耗时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较为单一、利润微薄,使得许多年轻人难以选择竹编行业。在东阳竹编未来发展中,要积极将传承人纳入获利共享,规范东阳竹编制度体系;增加传承人的收入来源,积极鼓励竹编工作室的发展,可考虑设立创业投资扶助项目;举办业内交流宣传活动、比赛活动,开展展览会、学习活动等,促进东阳竹编业内交流;推动传承人积极参与学校教学,进而扩展技艺传承范围;深入挖掘东阳竹编的文化内涵,增强自我认同。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使传承者有利可图,增强积极性,才能保护竹编传承,进而不断创新。
另一方面,消费者作为产品循环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直接决定产品价值的实现与否,可以说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围绕消费者展开和服务的,所以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动机、满意度都是研究重点。要提升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感,让竹编不再是博物馆的陈列品,而是在体验中升华情感、唤醒记忆、品味精神;在动态体验中,结合亲身经历、游乐活动、实景演艺等方式让游客有更好的感受。同时要提升公共基础设施、人员服务品质,积极发展多种旅游线路和活动,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多样需求。
2.支持系统
(1)旅游场域
东阳市政府积极推动东阳竹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结合本土民俗、工艺文化等特色资源,与园林建筑有机结合,开发创新竹编传统手工艺新形式,在西湖阮公墩、杭州花港公园等处都留下了不朽佳作。同时,政府支持建设大师艺术馆(何福礼竹编艺术馆、何大根竹编艺术馆等),扶持市东风竹编厂等民营竹工艺企业成长,不断扩大东阳竹编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发展。
然而近些年,由于技艺革新能力不足、传承人群流失等因素,东阳竹编出现了后继乏人等困境。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新时代科技与东阳竹编的可行性发展,及时制定人才吸引和培养政策,为东阳竹编旅游活化场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创新动力。
(2)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相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非物质资本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从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文化也是一种资本,将文化因素融入经济发展模型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市场拥有生产者竹编企业和消费者游客的经济资本,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链等,将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打造东阳竹编特色品牌。现在的市场缺少的不再是价格、质量、规模,而是更强的文化、鲜活的企业文化力。这对东阳竹编来说是一个好的切入点,东阳竹编从业者拥有丰富的个人文化资本,他们积极投身竹编行业,将个人文化资本转化为整个东阳竹编行业的文化资本,推动竹编旅游发展与繁荣;大众传媒以其自身强大的传播功能而拥有社会资本,通过网络、报刊等对东阳竹编进行宣传营销,将社会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将经济的文化含量与文化的经济价值有机渗透,交叉融合,从而增加东阳竹编的大众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3)符号暴力
东阳竹编旅游发展过程中,“符号暴力”也在与竹编传统技艺旅游活化不断地相互作用。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规划引导东阳竹编市场良性发展和打造东阳竹编知名品牌;竹编市场依据需求促进竹编形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竹编从业者积极投身竹编行业,创造行业价值;大众媒体多渠道宣传,提高东阳竹编的知名度。多方面共同助力竹编传统技艺旅游再生产。反过来,竹编传统技艺旅游为政府营造“百工之乡”“竹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氛围,为市场提出合理竹编产业发展的文化定位,为从业者提供竹编技艺的教育培训,为大众媒体提供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讯等。
(4)文化认同
对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要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高社会对传承者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环境的关注,促使传承者主动提升传统技艺传承的自觉性,增强各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如非遗传承地的地方政府、文化与旅游市场、非遗相关产业的从业者与大众传媒等主体,发挥其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中的作用,构建专门利益相关体、制定行业规则。
针对东阳竹编而言,传承者要对所认同的竹编技艺积淀的文化内涵和本土特色有文化自信,为竹编手工艺品的发展注入含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或文化表现。同时传承者应该自觉主动保护和传承竹编技艺的精神内核,更要以活态的竹编技艺的文化底蕴作为原材料,经过外部不断地文化滋养与养分输送,进一步丰富精神文化,生长竹编手工艺的精神内核。
在政府方面,要制定相关鼓励政策,给予竹编稳定的政策支持和可靠的发展环境,促进竹编产业的发展;市场要与时俱进,注重竹编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给予竹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大众传媒要宣传提高东阳竹编的品牌知名度,大力宣扬工匠、大师精神。通过实物与精神的奖励,引导从业者提升对东阳竹编旅游景观的文化认同,激发从业者的创新动力,积极助力东阳竹编的活化发展。
对于当前竹编所面临困境,本文秉持保护与发展的理念,结合现状与新需求,研究竹编传统技艺创新性发展,为竹编传统技艺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本研究以东阳竹编为示例,以文化循环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基础,集中研究在社会政策与旅游活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场域关系、旅游惯习、文化资本、文化认同和符号暴力等,寻找为竹编活化助力的方式方法,推动竹编传统手工艺面向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同时,通过构建非遗手工艺活化模型,建立以内循环和外循环相互支撑、支持系统作为保障的主题路径,从东阳竹编活化路径推广,探究整个竹编传统技艺遗产活化路径。从推动内外圈的良性循环互动,为整个活化系统注入动力,来促进市场需要与发展,以期为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与保护发掘新的生产方式,注入新的活力。从模型到现实投入运用中,要考虑的问题将更多,且伴随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活化路径也将更加多样化。本文内容尚有不周全之处,但本文所构建模型或可以为当前竹编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