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进入高校艺术设计课堂的创新性教学研究

2022-03-25 07:21董秀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艺术

董秀锦

[摘           要]  我国历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聪慧勤劳的中华民族在时代更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聚集生活的环境不同,形成的人文风俗与文化形式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也正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组成了中华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不同民族人文理念的影响,发展至今更是丰富了中华艺术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为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同时也促进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主要针对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课堂的价值、地域文化与高校艺术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地域文化进入高校艺术设计课堂的创新性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相关论述。

[关    键   词]  地域文化;高校教学;艺术设计;创新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013-03

文化艺术指的是特定地区或者特定人群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意识,因此文化艺术能够代表特定人群的精神物质情况,引领人们不断向前。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各民族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又彼此交流,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地域艺术。地域文化艺术的形式非常多样,常见的包括民族音乐、舞蹈、美术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旨在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具备较高艺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应将地域文化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明确地域文化对于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意义,组织开展创新性艺术设计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实现我国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一、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价值

(一)促进专业特色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学校对社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加明确,通过教育改革的方式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应当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设计培养目标,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拓展艺术设计教学的范畴,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传播。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成型的教育体系,但缺乏多元化发展的意识,导致很多院校的知识教育体系趋同,缺乏文化特色,逐渐落后于社会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我国丰富的地域文化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以及学生的艺术设计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同时也为学校打造特色专业提供了方向。不同地域的高校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特色地域文化,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打造特色专业品牌,适应地区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培养具备综合文化素养的艺术人才。

(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最初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中,教师重视学生对艺术设计理念的理解与认知,但缺乏对学生设计实践的锻炼,过于强调纯粹的形式美,并未关注学生个体对艺术的情感感知,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的技巧性过强而原创性不足,难以培养出具备创新设计能力的艺术人才,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逐渐将地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扩大学生认知艺术的视角,为学生介绍优秀的地域文化,纠正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深化学生对艺术以及文化的理解,为学生的艺术设计提供灵感。地域文化本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包括传统民俗文化、工艺等,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非凡的艺术,同时还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高校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开展艺术设计教学能够将原先虚无的艺术理念落实到实际生活场景中,加强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并在艺术设计中注入真实的情感,有效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水平,满足当下社会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

(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高校艺术设计培养目标应当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联合起来,主动承担起综合人才培养的责任。地域文化的融合能够满足当地人的审美偏好,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吸引更多人了解特色地域文化。此外,地域文化同时也是艺术创新设计的源泉,能够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地域文化与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的融合能够培养出熟悉地域文化、具备文化创新精神与传承理念的艺术设计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够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区域文化品牌创设作出贡献。

(四)促进文化传承发展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更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随着地区之间文化交流频率的增加以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的文化产业失去了地域特色,出现了严重的趋同现象,导致地域文化出现边缘化现象,严重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各个区域不同的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其传承与发展都需要艺术人才的参与。高校作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应当承担起地域文化传承的重任,将地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增进当代大学生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使命感,促进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域文化和高校艺术设计课堂的互动关系

地域文化是促进高校艺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进一步开拓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设计创作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强化学生对地域文化符号的理解与认知,启发学生设计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特征的艺术作品,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当代大学生肩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任,地域文化的融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学会尊重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促进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从地域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融合地域文化时应体现出选择性、优化性的原则,将优秀的地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促进特色地域文化的持续发展与传播。最后,当代大学生代表新时代的艺术视角与艺术审美,经过对优秀地域文化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将传统地域文化与时代潮流文化结合起来,实现文化设计方面的创新发展。此外,新媒体以及信息技术更加能够扩大地域文化的影响,强化更多人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并主动加入地域文化保护、创新、传播的行列中去。

三、地域文化进入高校艺术设计课堂中的应用

(一)促进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改革

从传统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来看,大多数教师都是以教材为主设计教学,重视艺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缺乏实践教学的空间,这样就会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应利用地域文化促进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将地域文化、生活化内容融入课堂中,为学生的艺术设计提供不同的灵感,并主张将地域文化整合到艺术设计中,不断挖掘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从抽象的自然生活中脱离,将自己的艺术感官落实到地域文化领域中,通过基础课程训练强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符号的认知,最后将抽象的文化转变为设计的具体元素。

比如,教师在开展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时,就可以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设计中,利用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图腾或者神话故事开展教学,提炼出具有文化代表性的造型与元素,并将其纳入设计构成实践训练课程中,鼓励学生利用地域文化开展设计创新。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布置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寻找具备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比如民族图腾、民间故事、民间技艺等。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主题,开展实踐训练活动,将构成基础课程要点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各自收集到的地域文化要素进行谈论与提炼,形成解构与重构,并将提炼出来的元素与训练主题结合起来,分析其中具备地域文化的设计元素,强化设计作品的民族性,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在这样的课程训练中,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构成基础课程理论学习,而是能够在实践训练中感受构成基础课程的要点,锻炼自己的艺术思维与创新意识,融合地域文化,提升课程的趣味性与实践性。

(二)丰富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内容

除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之外,专业教师还应将地域文化与专业设计课程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时,为了显示地域文化与工艺品设计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旅游工艺品市场调查,让学生主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与市场,与消费者、企业进行沟通,了解消费者对当地旅游工艺品的认知与需求,对工艺品市场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样一来,学生在正式设计之前就能够做出产品的市场分析报告,之后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能够抓住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融合消费市场的需求开展工艺品的设计活动。在设计实践中,学生将地域文化元素进行解构再创造,最终形成具备民族文化特色的实用型工艺品,充分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发展[1]。

四、地域文化进入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一)注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与企业进行合作,将艺术设计的实际工作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贴合市场需求,融合地域文化,依托企业与就业,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形成特色文化优势,为社会培养具备较高综合文化素养与优秀专业技能的艺术设计人才,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首先,高校应当根据专业需求建立“量体裁衣式”的实训室,根据专业课程的不同主题融合地域文化要素,为学生打造设计实践的空间,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其次,加强校企合作。设计类的企业对于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度非常高,因此高校应与这样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针对地域文化设计项目开展实践合作,让学生直接参与地域文化项目的调研与设计实践,强化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解地域文化的商业视角。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正确认知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地域文化设计主题的相关竞赛,强化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在这样的竞赛中,学生为了贴合竞赛主题,需要进入社会调研地域文化相关内容,了解当前艺术市场对于地域文化的设计需求,给予学生丰富的创作灵感,扩大学生设计创新的空间[2]。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除了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之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还应该革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与创作学习空间,强化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比如,教师在布置“海报设计”作业时,就可以采取“团队合作式学习”模式,将地域文化融合设计任务布置给一组学生,由多名学生共同完成。在这样的作业模式中,不同的学生将承担小组作业的不同责任,有的学生负责文案的设计,有的学生负责色彩的设计,有的学生负责版式的设计,有的学生负责字体的设计,这样不仅能够开发不同学生个体的潜能,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在讨论与合作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对地域文化主题的认知[3]。

(三)落实分层艺术设计教学

不同学生个体拥有不同的艺术潜质,教师应落实分层艺术设计教育,主动挖掘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个性化的教学引导方法促进学生的进步。具体来说,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训练方案,实现因材施教,满足所有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4]。

综上所述,我国的地域文化艺术体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精神,无论是民族音乐、地域舞蹈还是民俗文化,不同形式的地域文化都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秉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心态,融合地域文化开展专业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学生的艺术设计提供灵感,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昱.地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文化产业,2021(31):163-165.

[2]刘杨.融入地域文化的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湖南益阳地域文化为例[J].大观,2021(9):136-137.

[3]陶莎.地域文化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文化产业,2021(20):145-146.

[4]张怡然.荆楚文化融入高职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探究[J].大观,2021(4):120-121.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艺术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纸的艺术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书封与现代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