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内分泌肿瘤的MRI诊断分析

2022-03-25 11:44邓文飞
婚育与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诊断分析

邓文飞

【摘 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采取MRI进行诊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了近几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诊断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15例,之后分析这些患者实施MRI检查的价值。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查后可知,这15例患者中,一共有16个病灶(其中一个患者有2个病灶),大多数肿瘤呈长T1T2的信号,而经过FMPSPGR平扫和FST1WI扫描大多都是低信号,而且所显示出来的肿瘤比常规的SET1WI更为清楚。同时,动态增强扫描既能够提高肿瘤的检出率,还能够掌握患者血管受累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和肝脏的转移。结论: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进行MRI检查,具有十分显著的准确度,非常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治,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并推广应用,同时对于后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MRI;诊断;分析

MRI Diagnosis and Analysis of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

DENG Wenfei

Central Hospital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Taiyuan, Shanxi 03005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is project mainly analyzes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 by MRI. Methods:Selected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 who have been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or so as the samples for this study. The sample size is 15 cases, and then the value of MRI examinations for these patients is analyzed. Results: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data obtained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study, it can be known that after inspection, these 15 patients have a total of 16 lesions (one patient has 2 lesions), and most of the tumors have long T1T2 signals, and After FMPSPGR plain scan and FST1WI scan, most of them are low signal, and the tumor displayed is more clear than the conventional SET1WI. At the same time, dynamic enhanced scanning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tumors, but also grasp the extent of the patient’s vascular involvement, and whether there is lymph node and liver metastasis. Conclusion:MRI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 has a very significant accuracy, which is very beneficial to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diseases.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it also has a certain guiding role for follow-up research.

【Key?Words】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 MRI; Diagnosis; Analysis

在臨床上,胰腺内分泌肿瘤并不常见,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可知,其发病概率约为1/10万,在胰腺肿瘤中的发病率仅占1%~2%。胰腺内分泌肿瘤可以被分为高分化分泌癌、高分化分泌瘤以及低分化内分泌癌三种。对其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术前对于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周围脏器组织的是目前临床医生重点关心的问题之一。胰腺内分泌肿瘤主要来自胰腺多功能神经内分泌肝细胞的肿瘤病症[1]。其临床表征和病理机制均较为复杂,患者可由良性肿瘤逐渐转为恶性肿瘤。因该病症与内分泌原发病症有很高的相似度,再加上临床医生对于该病的认知程度较为不足,所以其临床误诊率与漏诊率都比较高,很容易引发不可逆性的损伤[2]。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15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其采取MRI进行诊断的价值。现做出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

课题研究的样本来源区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研究样本选取这段时间内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共15例,患者年龄25岁~70岁,平均年龄(40.35±12.39)岁,男9例,女6例。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对比数据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也无任何意义(P>0.05),能够纳入到本次研究的对比分析中。

本次课题所纳入的标准主要包括:(1)所有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均同意本次课题研究且签署知情的意向书;(2)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大于18周岁;(3)这些患者在入院时的生化指标和体格检查考虑为胰腺内分泌肿瘤。

本次课题所排除的主要标准包括:(1)正采取其他与本研究十分相似的研究者;(2)既往有放射检查风险事件的患者;(3)拒绝接受病理检查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MRI进行检查,并使用GE Signa 1.5 T 的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先行体线圈扫描。患者在接受检查诊断之前并不需要做特殊的准备即可实施诊断。先对患者实施常规的SE序列T1WI和FSE T2WI的扫描,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10例患者也要接受脂肪抑制的(FS)T1WI扫描,并通过反转恢复技术和频谱预谱;其中的13例患者接受动态增强扫描和快速多平面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进行平扫,其中所采用的对比剂是(15mL)马根维显,之后在10s之内为患者注射对比剂后,启动扫描,共反复扫描4期,扫描所覆盖的范围主要包括胰腺的上腹部,共25s左右,指导患者进行字由呼吸。另外的2例患者,在接受快速多平面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实施扫描,见表1。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肿瘤部位与大小分析

本次研究的这15例患者中,共16个病灶,其中有1例患者存在2个病灶。而这16个病灶部位主要位于胰颈(1个),胰头(5个),胰体尾(4个),胰尾(6个)。这些肿瘤病灶中,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的最小径是0.8cm×1.0 cm,最大径小于2.0 cm,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的最小径是1.5 cm×2.0 cm,最大径小于6.0 cm×3.5 cm。

2.2 肿瘤在MRI中各个序列中的信号表现情况

这15例患者,16个病灶中,有1例患者会因自身呼吸幅度不均匀,其T1WI和 T2WI的图像不佳,并没有诊断的意义,所以仅分析15个病灶,这些患者均完成了增强和FMPSPGR平扫,MRI平扫各扫描序列中的实际信号情况详情,见表2。

胰腺内分泌肿瘤可根据患者是否分泌激素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胰岛细胞瘤。前者可按照分泌激素的类型又被分成 1型胰岛素瘤和非1型胰岛素瘤,而非1型胰岛素瘤主要包括胰多肽瘤、胰岛血糖素瘤、胃泌素瘤以及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等,其中,最为常见的肿瘤就是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大多数患者会因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发低血糖等临床症状。非功能性的胰岛细胞瘤虽然没有功能性,但并不代表其不会分泌激素,仅仅是因为其分泌的激素含量比较少而已,而且其分泌的物质并没有功能缺陷,不会释放激素,只会合成激素[3]。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最佳方式,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对其肿瘤大小、部位、以及周围血管关系和脏器组织的分析,是临床医生最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之一。对于疑似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来说,目前,对其进行诊断的方式主要是采取激素水平检查和影像学技术检查。而以往所采用的影像学诊断方式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通过CT和超声,但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度欠佳。近几年来,随着MRI技术的逐渐发展,该技术已在临床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中被广泛应用[4]。MRI对胰岛细胞瘤的敏感性主要取决于扫描的序列。近年来,脂肪抑制T1WI在肿瘤检测中的价值关注度十分高[5]。而在脂肪抑制基础上,正常的胰腺腺泡组织会因为水溶性的蛋白含量过高而呈现出较高的信号,而胰岛细胞瘤的信号却为低信号,所以将正常的胰腺和肿瘤信号增加对比,就更有利于患者检出病灶。同时,对于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良恶诊断上,主要会根据肿瘤是否侵入血管、包膜以及脏器,只有当确定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者肝脏转移,才是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良恶诊断的主要依据[6]。所以,仅凭借MRI来鉴别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良恶性仍存在困难,除非是已经明确患者已有淋巴结转移或者脏器转移。

综上所述,通过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来说,对其实施MRI进行诊断,可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病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恩洪,刘敏丰,顾元龙,等.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定位诊断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0,32(3):188-192.

[2] 田序伟,马爱琳,艾克拜尔·吐鲁洪,等.不同病理分级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RI征象对比分析及“主胰管绕道征”的诊断价值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2):305-310.

[3] 張宇,孟兴凯,张俊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7,29(4):345-348.

[4] 刘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MRI诊断及双源CT灌注定量分析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6.

[5] 胡兴荣,李顺振,谭必勇,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5):65-67.

[6] 胡兴荣,陈军,崔显念,等.胰腺内分泌肿瘤的MSCT、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5):54-57, 117,129.

猜你喜欢
诊断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