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2022-03-24 21:10
经济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立德基础思政

●宋 薇

在高校中各个学科都应当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做好学生教育指导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本文从立德树人视角出发,讨论如何在做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思政概述

(一)课程思政

在高校,课程思政属于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环节。高校应主动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到学科教育中去,使其发挥出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二)课程思政特点

1.多方协同。由于教育涉及到了多方参与,有着较强的系统性,不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属于教育的重要主体。因此,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就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教学集成,加强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协同;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时,还需要同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自然融合。自然融合主要是针对教育客体、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之间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隐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教学效果方面,要保证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合格的建设者;教师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掌握学生具体情况,做好人才德性与技能教育的融合。

3.润物无声。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应当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出发,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发挥出暗示、指导等教育优势,实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标,保证思政教育顺利开展。

二、课程思政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首先,在教育中,要从挖掘思政教育精髓出发,在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内容选择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在整合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做好指导工作;从立德树人角度出发,明确高校教育根本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础上正确面对世界发展,保持理性思维,在主动思考、分析问题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纳入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在强化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找准教育立场,明确教育观念,确保学生能够有坚定理想与信念,主动将个人目标与民族发展融合在一起,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其次,在发展中,应当坚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出发,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当及时向学生讲述最新科技革命成果,在引入先进思想、观念等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思政教育效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及时与自身修养融合在一起,在不断成长与发展中创新发展目标,为促进民族复兴发展提供支持。

(二)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力度

在德性素养教育中应当坚持从家国情怀教育出发,利用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人民观及文化观等,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产生思想共鸣,并使之逐渐转移为情感认同,实现家国情怀培养目标,在提升学生爱国意识的基础上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加大基本道德教育——作为当前社会对人才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就要运用课程思政,提升学生基本素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在理解依法治国意义的基础上提升职业操守,主动遵纪守法,保持良好的职业习惯,将理想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因此,在教育中应当加大教育力度,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结合学生专业就业形势,帮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让学生在了解行业的基础上,能主动进行生涯规划,提升道德修养,养成正确的职业观,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积极开展能力教育

1.积极开展科学思维教育。学生应当对科学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确保科学思维方法的客观性与抽象性。对于世界的本质来讲,借助科学思维能够加深对世界的认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从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创新入手,向学生传授科学思维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唯物主义世界观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健康发展目标。

2.加大学术素养教育力度。在自然科学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思维与方法,而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思维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育中应从做好专业教育出发,做好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工作,将学生带入到科学知识探索中去,在主动分享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思维过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3.积极开展学风教育工作。良好的学风对学生学习与成长有着直接影响。学校应当从营造适宜氛围出发,关注学生成长情况,做好教育指导工作,整合教育平台,开展学风教育工作,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影响学生,发挥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

4.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教师应当主动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在创新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做好教育完善工作,充实教育内容。只有找准教育重点与难点,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才能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保持学习能力,因此在教育中应当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主动进行教育创新,做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明确课程思政教育原则

(一)工具与思政价值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应当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出发,确保教育的高效开展。从政治层面来讲,利用专业课程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与素养。因此,高校需要从挖掘课程潜力出发,做好思政改革与探索工作,创新思政教育体系,做好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知识结合,落实因地制宜教育理念,在延伸思政教育空间的基础上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从价值层面来讲,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实现对教育的创新,做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形成完整的教育链,在展现思政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专业建设与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建设最为基础的就是课程,专业教师不仅要做好专业课程建设,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优质化的课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1.教师应当做好专业课程研究。高效的课程建设能够辅助课程思政的开展,因此在教育中需要从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等方面出发,延伸专业教育视野,找准课程思政建设要点。

2.做好传统思政教育创新。由于思政理论属于开展思政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教育中需要从提升思政教育能力展现教育实效性出发,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做好学生指导的基础上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3.着重开展思政教育。没有思政教育的参与就难以实现育人目标,最终造成人才培养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应当承担起育人工作,做好课程思政建设,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在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实现优化建设目标,展现育人功能作用。

(三)全面推进与因校制宜

课程思政建设应按照实事求是原则,针对学科专业、课程实际等进行深入分析,做好分类指导工作,进行全面推进。因学校类型不同,学生学习基础有所不同,所以在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做好区分工作。但是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时,应当做好试点研究工作,确保课程思政教育的全面开展。

(四)全面发展与德才兼备

在新时期,应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在教育中需要从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入手,找准教育重点,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合理利用课程思政模式,才能找准教育方向,才能实现因材施教教育目标,提升思政教育影响力。因此,在教育中要从完善道德规范入手,做好思想启迪工作,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在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创新,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通过以显性专业知识为传授载体,在做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创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课程思政开展措施

(一)做好统领与统筹

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加强各方参与入手,在保证有效配合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理念,发挥教书育人作用,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基础上实现共建共享发展目标。因此,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应发挥统一领导作用,做好教务统筹协调工作,鼓励全员积极参与,发挥全程化人育人目标。在工作中应当主动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把好教育观,完善领导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实现协调协作发展目标。相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机制,确保课程思政的全面落实。在学校中应加强思政与专业之间的结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内容,发挥出思政教育作用。

(二)更新教育理念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当从完善思想观念出发,保证理念创新的顺利开展,在做好学生思想引领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创新,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站位,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在做好教育整合的基础上加强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三)鼓励学生提升自我

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对课程思政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学校中应当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主,做好思政内容选择,找准教育切入点,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对于教师自身来讲,应当主动学习党的教育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为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只有主动在专业教育中引入思政教育理论与技巧,才能找出教育发展规律,才能在掌握先进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提升内容融合能力,挖掘适合的教育元素,主动将思政教育内容纳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及时传播先进思想与文化,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四)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

思政教育有着较强的复杂性与系统性,所以在教育中需要从广泛协作与密切配合出发,在完善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整合相关部门,构建适合的教育格局。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时应当主动参与集体备课,在延伸教育思路的基础上做好知识补充,建立出有效的知识共享制度;相关部门也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掌握学生思想情况,及时更新思政教育素材,加强素材之间的有效运用。

(五)保证评估的科学性

进行准确评估已经成为检验课程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做好教学反馈的基础所在。由于课程思政中涉及到了较多的部门与教育主体,因此在教育中需要从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出发,在落实科学性、可行性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创新、建立动态评估制度能够形成完善的评估体系,同时也可以保证教育方向的准确性。因此在教育中需要从结果评估、过程评估等方面出发,落实顶层设计原则,整合教育内容,加强多方联动,为课程思政教育开展奠定基础。

(六)发挥网络平台优势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就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思想入手,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发挥网络课程思政作用,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效果。只有不断延伸课程思政教育空间,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发挥引领学生思想作用,提升学生对思想的甄别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其正确的思想观念。

五、结语

立德树人视角的课程思政教育开展应当坚持从学校自身办学优势入手,在融合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出专属的教育模式。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研究中去,及时宣传实践成果,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猜你喜欢
立德基础思政
“不等式”基础巩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整式”基础巩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