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2022-03-24 16:05陈应霞陈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育人

陈应霞,陈艳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软件工程专业是当今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也是社会上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之一。随着前些年软件学院的设立和软件工程学科的建设,各大高校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上各有特色。有的高校侧重嵌入式软件开发,有的侧重网络通信软件开发,有的侧重PC 端WEB 软件开发,有的侧重移动端软件开发。长江大学作为最早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在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多次的发展方向调整和整合。创立之初,软件工程专业与石油行业紧密结合,长期为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公司和油气田研究院所开发应用软件和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之后,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又做了一次方向上的调整,将软件工程专业分为两个方向,一个为WEB 开发方向,另一个为大数据应用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该专业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人才培养,旧的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如何培养出具有软件工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多元化人才,已成为当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国内各大高校纷纷改革,提出新的发展思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如林健等人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陈志刚等人提出的“一点两翼”教学发展体系[2-3];张丽娟等[4]构建了校办工厂等模式的多种校企合作方式;黄文炎[5]提出了高校要与企业共建相关工程学院的思想。这些改革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带动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但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仅仅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目前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不够深入。目前,国内大多数普通高校都有实习实训课程,该课程通常与相关软件企业或者培训公司合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课时较少,经费有限,导致协同育人机制不够深入。

(2)与国际先进软件产业脱轨。我国目前培养的软件人才普遍还是停留在应用软件开发,比如管理信息系统、APP、商城等应用开发,与国外大型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工具等先进软件产业脱钩比较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

(3)产教协同育人环节薄弱。很多高校的产教协同育人仅停留在简单的合作层面,并没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教学方法上做深度融合。

(4)评价方式传统,评价标准不规范。产教协同育人的好坏,最终需要一个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但目前各大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导致评价方式单一或者评价体系落后。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在认真总结长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1)产教融合方式;(2)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协同育人路径;(3)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监督机制;(4)产教融合的育人监管方法和绩效评价机制;(5)多方联合及多途径的产教融合策略和方法。

1 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本文从当前面临的产教融合育人问题出发,通过收集分析资料,了解国内外产教融合育人发展现状,梳理产教融合发展脉络。为增强研究的针对性,选取长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育人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的实践及成效,并聚焦当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产教对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1)人才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改革的根本,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所有的专业建设、学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的[6]。

(2)构建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多方联合建设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长江大学为例,软件工程专业已与北京侏罗纪公司、荆州荆鹏软件公司等公司联合建立了多个实验室和学生实践基地。在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邀请企业项目经理或资深工程师全程参与,有效地提高了课程设计、项目实践的应用性和导向性。此外,软件工程专业还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多个大型油气田公司紧密合作,成立大数据方向实验班,以满足油气田公司大型数据解决方案需求。通过多方联合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和特色班级,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2 产教互动——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研究

(1)充分利用线上及线下教育资源,促进项目式及案例教学。

近来,由于疫情的原因,不少高校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以长江大学为例,长江大学地处湖北荆州,在2020年上半年时,学校没能正常开学,所有的教学和实践工作均在线上开展。在理论课教学上,借助了雨课堂、腾讯会议等方式,在实践课程上,借助了EDUCODE 等平台,有效地将以往的线下课堂搬到线上。自此之后,长江大学便延续了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慕课建设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了项目式及案例教学方法,将一些已经转化为成果的项目或者模型引入课堂中。

(2)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校企共建课程,带动专业建设。

目前,国内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仍然围绕着传统的WEB 开发、移动端开发,或者围绕着某些课程开展,这在很大程度脱离企业需求。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可以邀请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开发人员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更贴近社会所需。在课程体系中,可以与企业一起来设计相关课程,尤其在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等课程上。将企业的实际开发、项目管理、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1.3 产教互补——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监督机制研究

(1)以项目为导向,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实用、有用的原则。以项目为导向,结合项目的生命周期、软件的质量保证体系等,有针对性地形成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体系中,课程与课程之间遵循知识逻辑相连、层层递进的关系,以便形成完整的阶梯方案。另外,还需提高学校在校教师的工程能力、应用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校企联动,融入真实项目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一些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环节,应引入真实项目,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融入真实案例,让学生更能领悟编程思想、工程思维,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去学、怎样去练、怎样去规划职业方向。以长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每年暑假都会参加2 个月的企业实习实训,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全程由企业负责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现实中正在运行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这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在新工科和工程质量认证双重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始终将工程实践教学摆在重要位置,将校内外资源充分整合,打破简易的合作模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从而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充分利用各种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将一些大型开发项目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支撑。

1.4 产教互通——产教融合的育人监管方法和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1)完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提升融合效益与效率。

评价产教融合体系,应建立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在早期的模式中,对产教融合效果的评价,通常是采用学生问卷调查、校方评价的方式,这种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是缺乏参与性的,导致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效的评价体系应包含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考核的机制,学校考核企业,企业考核学生,学生考核学校和企业。

(2)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

产教融合的目的是培养更具有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不断地将所学知识进行产品化,有利于让学生明白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共同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平台等机构,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

1.5 产教互融——多方联合及多途径的产教融合策略和方法研究

产教融合,是一个复杂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合作,如学校、企业、政府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产教融合机制和方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政府作为上级管理部门,可以参与监督、管理和评价,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结语

本文以长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和协同育人路径、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监督机制、产教融合的育人监管方法和绩效评价机制、多方联合及多途径的产教融合策略和方法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旨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