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共同体的高校思政工作实践价值、协同困境与发展进路

2022-03-24 16:10:33李雪苗
江苏高教 2022年7期
关键词:共同体协同主体

李雪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620)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性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培养与时代、社会接轨的全方面发展人才需要打破思政的小格局,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形成“共治”的育人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这就要求从整体性视角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推进高校德育要素的有机协同,构建德育共同体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共同体”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最初是强调基于血缘、感情和伦理的自然生长的,具有相同目标与利益的共同体形式[1]。滕尼斯将其定义为“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其目的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2]。教育学家则将共同体概念中最核心的特质——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引申到教育领域,先后形成学术共同体、科研共同体、德育共同体等相关概念。整合学科研究可见,作为“共同体”首先需要群体的共处与联合,同时具有诸如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文化习俗、共同的目标愿景,而德育聚焦的是人的德性培养和对真善美的追求。综合两个概念可以看出,构建德育共同体在本质上要求社会各级组织与成员共同培养具有更高德性的人,具体而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以命运共同体为基础,树立共通的价值目标,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同向同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构建我国高校德育共同体,需要将其视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需求和思想意志上具有同一性,在交往和情感关系上是可以协调的一个社会有机体[3]。

德育共同体作为立体化育人的有机组织体系,是高校现存思政教育要素的扩充、教育环节的延伸、教育资源的整合。积极构建高校德育共同体,厘清德育组织的构建脉络、实践价值以及协同机理,探索和优化师生共同体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力提升的路径,破除德育共同体的协同壁垒,可以有效化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多重难题,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德育共同体的实践价值:立德树人整体性要求与思政工作规律性的统一

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德育共同体。立德树人是对人的整体素养的培育过程,其整体性要求加强党的领导,构建全方位、高效率的育人体系和协调多角度、多渠道、质量优良的教育资源。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德育共同体,着力促进思政工作的协同性和整体效能,立足整体性让师生一体形成同心圆。构建德育共同体要意识到多元主体之间的交往互动和交互理性,构筑全员育人体系[4]。从教育过程来看,构建德育共同体,需要在师生间建立起积极的对话模式及不间断反馈的交往模式,以共同体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高校思政工作,明确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对话和交往视作关键主体间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手段,在日常的对话交往机制中传达主流思想,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推进价值共识的达成。主体间的积极对话和不间断相互反馈模式,不仅能增强主体性,也可以打破传统德育施教者的单一主体性的桎梏,形成拥有良性交往互动的德育共同体。

2.高校思政工作内在规律性要求多元协同。恩格斯曾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社会历史领域,也完全像自然领域一样……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5]。探寻德育共同体在高校思政工作中作用发展的规律需要凝练强有力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德育共同体具有多元主体性特征,其内在互动协作是高校思政工作所蕴含的规律性之一。“协同”意味着打破原有德育链接模式,使得各要素能协调一致。德育共同体主张主体协同、过程协同、制度协同:师生共同体皆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过程中的主体,主体协同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形成较强的身份与目标的认同感,对实现目标的过程给予同等关注;过程协同则更多关注共同体中校内外德育资源整合以及教学、管理、服务等多个部门在思政工作中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制度协同则体现在德育共同体在价值目标上将教育信息与资源实行共享与整合,完善的制度应规范引导各部门的行为,不仅能满足各部门的个性化要求,也能提炼出共性问题,最终使完善的制度贯穿高校思政教育,实现制度协同。

德育共同体从理论建构的维度到实践发展的向度都深深作用于高校思政工作[6],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整体要求,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实现共同善的伦理诉求。它的有力运转催生各主体间的内生动力,梳理并凝聚各方育人力量,实现思政工作多元协同,建设性开展思政工作,促使德育形态发生创造性改变。由此可见,探寻德育共同体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对于教育部而言有助于其更好地从顶层设计的层面谋划未来工作安排,各地方教育部门可以在遵循统一思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政策,各高校在发挥学科优势、专业特长中取长补短地践行整体要求,从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融会贯通到课程思政,再到日常思政,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德育共同体思政工作思路。德育共同体与高校思政工作的融合不仅在顶层设计层面有助于整体构思,更在各主体间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协同动力,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还可以确保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德育共同体的协同困境:主动性配合式微与制度性保障失位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多元主体通过合作、保障、同步等协同过程来实现立德育人。现有的科层组织架构显然在德育共同体的新要求下合作与配合存在主动性不够,各育人主体存在固有思维,需要系统性制度的保障,推进德育共同体实践的深入,提高德育建构的主动性、参与度、认同感和创造力[7]。

1.整体性布局和制度性保障不够完善。协同是共同体运行的题中之义,协同不仅要依靠子系统与各要素的相互配合与共同努力,更需要制度的供给与完善。所谓完善便需要对涉及的各子系统、各要素相对应的职责与义务、奖惩措施等用规范的条例或是行动准则加以规范和修正。这就要求立足顶层,把握全局,自上而下规范制度。“十大育人”体系是当前高校德育共同体协同的重要任务,“‘十大’育人体系涵盖了高校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管理与服务、线上与线下等涉及学生成长与生活的方方面面”[8]。然而,高校德育实践中面临新时代思政工作要求,尚未形成整体性思考与德育布局,以至于职能部门和参与主体难以发挥其育人最大功能。整体性构思不足,也导致协同推进中制度性保障跟进难,主要体现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来保障资源的共享与信息的互通,多元主体间协同、评价、监督机制尚未完善,甚至缺少必要的协商机制,相互推诿、避重就轻等现象偶有发生,难以形成协同环境。因此,高校在德育共同体的整体性构思上有必要强化配套制度的保障功能,通过目标管理制度、沟通协商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的不断健全,为德育共同体开展具体工作保驾护航,保证德育工作得以在基层落实。

2.协同机制存在要素孤立和角色错位。一个有机的协同机制应是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将彼此最具有优势的部分有机整合并弥补整体的短板以实现全面发展。各高校内部不同育人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自主—依赖”关系,其中以师生这两个关键主体最为明显[9]。德育共同体中不仅涵盖师生这两个关键主体,宣传部门、学工部门、教务部门、后勤部门等也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这些要素使得德育共同体在高校的大环境中更好地运作。而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内部集合了政治领导权、行政管理权、学术治学权和民主监督权四种基本权利[10]。这使得学校需要调动起各主体积极性,从而提升高校整体治理能力。但现实是在德育共同体中不仅师生主体存在脱节,相应的党委部门、学工部门、教学部门等组织属平行关系而非隶属关系,各部门各司其职容易导致各要素孤立脱节,在协同过程中目标和利益产生偏差。在实践中,也会存在重叠的角色与功能,各主体分工不明确,未能有效地进行德育物质、信息和资源的互换,更未形成明显的优势互补,从而做到有机统一、有机育人。譬如有关德育工作的上级精神与任务的研讨会、交流通气会等常能如期召开,但往往存在形式主义现象,由于各部门的考核指标和压力来源不同,这类合作会议无法真正直击德育工作关键,难以形成部门分工明确和共同推进德育的任务清单、绩效标准。德育共同体在优势互补与协同功效上尚未实现德育生态环境上的良性循环。

3.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与德育获得感不强。德育获得感是衡量德育共同体实践的标准之一。由于思政教育的渠道和途径的多样化,学生的选择权也较以往而言有更大的自主性。这就对德育共同体的多元主体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主体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以及有效地协同运行,才能使育人合力达到最大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方面,思政教师常因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而难以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与大学生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究其原因在于现有的高校考评机制使得思政教师德育共同体的实践动力难以提振。在日常思政教育方面,思政工作者完成工作时受守成性和求同思想主导,存在从众心理与经验主义,对于新的工作领域展开新的合作仍存在畏首畏尾现象,缺乏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必要的学理支撑。然而思政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学生群体处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尤其是如今的网络发展飞速,各类舆论侵袭着学生导致其思想发生变化,所以盲目依赖过往经验会导致思政工作与时代脱节。落实德育共同体的育人理念,高校各主体不仅守土需有则,守土要担责,守土更需尽责。德育分工虽有不同,德育主体施教的方式和素材存在差异,但仅仅守住自我的“一亩三分地”不仅难以发挥德育共同体的整合功能,偏离共同体的协同要求,更难以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上形成德育获得感。如何激发参与主体在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形成“有你也有我”的同频共振动力,是当前德育共同体在主体内生动力上亟待提升的方面。

四、德育共同体的发展进路:破除协同壁垒与达成价值共识

推进高校德育共同体发展,需要明确各德育主体的共同体意识和主体责任。虽然不同主体在性质与功能上是相对独立并拥有一定自主性的,但在德育关系上却有着互补性与共生性关系。高校需从共同目标愿景出发,探索价值关联,把准价值导向,优化价值链接,更迭价值载体,最终形成德育共同体参与思政教育的正向作用机制。

1.探索价值关联,凝聚多方力量与打破协同育人现实壁垒。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小我”与“大我”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个人和集体互为目的和手段,马克思将集体划分为“真正的共同体”和“虚假的共同体”[11]。延伸到德育共同体中,探索共同体中各要素的价值关联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共享同心圆的“部分”通过政策导向、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以及各方资源作用于思政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管理层面,应立足共同体价值,形成对教师主体的德育建设与思政素养考核的具体标准,为德育共同体提供现实指导和政策引导,考核标准不仅要突出教师的爱国爱党、爱校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道德层面的指标,还应紧扣师德师风负面舆论等负面清单来综合评估考核。同时,对于德育工作创新成效明显等方面予以政策激励,充分调动高校主体参与思政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地方主管部门应在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根据高校与区域特色探索德育共同体评判标准,整合区域内不同高校资源,形成特色鲜明、协同作战、优势互补的德育氛围。如以文科见长的特色高校可以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宣讲,而以理工科为主的特色院校则可以发挥量化评估优势建立高校思政智库。对于各高校而言,应探索出更有效的合作方式或管理模式,如建立信息系统,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互通有无,建立起动态沟通机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讨,总结部门或学校管理经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具有高校共同体组织优势且德育特色鲜明的思政工作方法,为高校管理和育人方式提供更多经验借鉴。

2.把准价值导向,实现动态的过程平衡与制定共同规则。高校德育共同体的建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价值导向,在实践中系统性设计,整体性推进,融合性发展。高校应从实际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统筹各部门信息资源,整体布局和统筹活动与设计环节,为教育实践提供直接指导。德育共同体要想实现更好发展,还需要重视校外教育基地等德育资源的共同发力。对于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如育人项目、传统文化、红色资源等也需要深度挖掘,与学校的培育计划进行紧密配合。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不断规范协同育人制度体系,可以自上而下建立德育共同体发展工作委员会,团队成员应覆盖相关领域,广泛听取民意,了解德育共同体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兼顾多主体协同发展。各育人主体应积极形成德育自觉,认真履行共同体中的德育职能,教师作为育人主体也应自觉自发地对受教育主体展开隐性价值引导,定期展开合作交流,与高校德育架构形成“价值观念输送链条”,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在交流中传递马克思主义思想真谛,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将大学生培育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正信奉者和追随者。

3.优化价值链接,推进同域释能与完善沟通机制。通过解构德育共同体的结构及元素,明确共同体内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彼此间的关系边界应更灵活,才能让多元主体间多向、多层次实现互动。教育的实施者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者,而是作为一名引导者、推进者真正参与德育全过程,多元主体在同一功能场域发挥各自优势,破除部门、人员之间的壁垒,厘清关系,提升主体间联结度。高校思政工作的系统应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共同体的建设中,既要形成德育任务和压力的传导,也要构建共同体内组织与成员之间的横向沟通。一方面,高校需要积极发挥科层组织的层级管理优势,在纵深推进中落实管理部门德育要求与功能,发挥职能部门德育任务的主导作用和育人功效。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创新跨组织或跨群体的沟通机制,破除当前阻碍德育共同体发展的沟通方式,建立并优化协同育人长效沟通机制。与此相应,德育主体应清晰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主动参与,而非浮于思想教育表面,让主流价值真正入脑入心。组织协同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磨合的过程,需要德育协同主体持续的、自觉的、深层次的合作,形成强烈的协同合作意愿,在有形场域形成多维度的德育活动共享机制,在无形场域围绕根本目标任务主动进行对话协商,形成普遍认同的共同体文化,进而在实践中印证和丰富德育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最终达成育人价值共识。

4.更迭价值载体,整合实践抓手与协调各方资源。多元主体间相互尊重及达成共识的基础是其平等的交互关系。高校应激发各主体的主动协同,将自身融入德育活动,多元主体各取所需,做到供需平衡,努力实现物质与精神双激励有机结合。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充分了解各主体的实际需求,建立思政教育需求数据库,不仅可以匹配各方资源,还可以在需求层面找准方向,实现工作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物质层面的激励或精神鼓励方式予以宣传,树立共同体内外的教育典型、育人典型、学生典型,讲好德育故事。在宣传载体上,高校需建立协同育人资源整合平台,借助网络平台为高校育人放大价值传播“音量”。当前高校育人网络平台诸多,官方与非官方间的资源竞争、综合与专门平台间的同质竞争、国内与国外的思想碰撞,此消彼长,层出不穷,要形成德育共同体,就要在源头上保证声音的一致性。因此,高校应强化平台的整合和内容的同步,发挥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和高校特色,扩大主流思想影响力。在载体创新上,在信息过度剩余,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现状下,高校应紧跟社会热点和科技步伐,用青年群体乐于接受的视觉传导方式,吸引青年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黏性。注意协调多方资源,更迭工作载体,用情感驱动范式推进价值转化,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德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大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猜你喜欢
共同体协同主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