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地方高校翻译专业的优化创新

2022-03-24 15:14苟丽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科专业课程

苟丽梅

(兰州文理学院外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新文科建设的实质内涵

当今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呈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之间的博弈与利益冲突尤为激烈,中国要想在日渐多极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变局中赢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就必须培养出一大批谙熟中国国情国策,能熟练运用外语,又具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2019年,在教育部和科技部的牵头带领下,13个部门联合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其中新文科是“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之一。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在山东发布,标志着新文科建设在全国推广实施。新文科建设的提出回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同时又肩负着深重的历史责任。吴岩指出:振兴文科教育发展是新时代的新使命,提升综合国力需要新文科;繁荣文化,坚定自信需要新文科;培养时代新人,树立国家形象需要新文科。[1]新文科并不是对传统文科的否定。新文科的立足点仍是文科,“新是创新的新,是整个发展思路、标准、路径、技术方法和评价等系列新变化。”[2]“新”重在凸显文科今后的建设方向,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思索文科的学科实质内涵。王铭玉、张涛对新文科界定如下:“新文科是相对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发展建设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3]

新文科建设督促广大高等教育从业者面向未来反思高等教育的功能和职责,以主动应变的心态,谋划布局学科建设,学科专业设置要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应对科技浪潮的挑战,改变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文科专业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赋予文科教学新内容,加大跨专业跨学科人才融合,探索优势学科的强强联手。

二、地方高校翻译专业困境

根据教育部2021年8月30日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30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4]我国以学术及研究闻名的985、211大学不足200所,从数量上看,地方高校是高等院校的绝大多数,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积极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为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更新,地方社会文化发展,都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使命,注重对接地方经济与地方社会诉求,培养出能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人才。

翻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较好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具备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翻译专业设立时间不长,2006年全国仅有三所高校率先尝试开办本科翻译专业,2012年翻译专业才进入本科专业目录,但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全球化发展的深入,对外语人才需求激增,翻译专业顺势迅速发展,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259所高校开设了翻译硕士专业(MTI),284所高校设立了翻译本科专业(BTI)。这其中,开设翻译专业的主体仍是地方院校。由于受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惯性及教育主管部门考核评估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常常不自觉地沿袭了研究型或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考核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趋同性,未能凸显地方高校应用型的办学特色。地方应用型高校翻译专业面临的困境具有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翻译专业设置和行业脱节

翻译专业在取得独立招生资格之前,一些高校就已在应用语言学或外国语言文学下开设了翻译方向,其课程设置和外国语言文学或应用语言学方向大致雷同,只是添加了几门翻译理论及口笔译类的课程。后来尽管翻译专业取得了独立招生资格,但课程设置并未能与时俱进,由于对翻译行业及语言服务类企业的需求及发展态势缺乏了解,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忽视了翻译的职业化、市场化及技术化的特点。王天予对我国31所本科翻译专业课程开设现状做了调研,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首先,汉语类课程设置少;其次,计算机辅助类翻译课程较少;最后,翻译职业类课程没有引起重视。”[5]

(二)双师型师资匮乏

翻译教学质量和翻译师资队伍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专业属于新建专业,很多高校都面临着翻译专业师资储备不足的问题,承担翻译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教师的专业背景,不是翻译专业,而是应用语言学或英语语言文学。翻译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较为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熟悉常用各类文体的翻译策略,能够把理论知识和翻译技能融会贯通,但目前绝大多数翻译专业教师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但缺乏翻译实践经验,也没有翻译行业及语言服务类企业的从业经验。2020年4月《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颁布,首次把“翻译技术”列为翻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以此应对机器翻译及人工智能在翻译行业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根据《2020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学校开设翻译技术必修课的比例为39.2%,开设翻译技术选修课的比例为23.4%;导致翻译技术课程开设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掌握翻译技术的师资匮乏。[6]

(三)学生技能单一,职场竞争力不足

翻译专业学生的优势在于英汉语言转换技能上要比非外语专业学生强,但由于翻译专业培养着重强调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普遍忽视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发展,导致学生知识结构面窄,技能单一。随着英语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全面普及,非外语类大学生的英文水平不断提升,这也间接削弱了翻译专业毕业生的职场优势和竞争力。

三、新文科建设中地方高校专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定位不明,特色不清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扩招,地方高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与国家部属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在教育资源、办学投入、科研经费等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教学与科研基础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在历史文化积淀及综合实力方面也和国家部属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以重点大学、部属院校为标杆,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忽略了高校所在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很多地方高校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甚了解,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参与度较低,缺乏服务地方的意识。由于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较少对接和服务本地,又和本地的各级机构、企业合作交流不多,导致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地方高校知之甚少,自然也得不到区域地方百姓的较高认可,错失了服务地方发展的机会,也影响了学校自身的发展壮大。因此,如何界定适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是地方高校首先需要认真思索和解决的问题。

当代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大学的功能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深化,但无论怎样演变,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没有改变: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地方高校的一大目标就是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地方高校对于其所在地负有特殊的责任。地方高校只有立足于当地,密切关注地方社会经济、产业结构、文化特色、科技创新等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才能实现其服务面向的“地方性”,才能借助地域优势,凝练出适合本校的办学理念,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办学定位,踏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家教育部等三部委曾联合发文,倡导地方高校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要求地方高校紧密围绕国家的发展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7]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求,有利于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而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专业建设能否实现高水平的发展。地方高校翻译专业要想实现高水平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因地利导走特色化发展之路。近几年,翻译专业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为我国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培养了大批精语言、通文化、善沟通的翻译人才,但我国翻译专业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方面高度雷同,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不同层次高校间边界模糊,盲目追求大而全,注重扩大专业点规模和数量,而忽视了专业特色和质量的培育。

(二)院系各自为政,行政管理条块化

工业革命及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政治安全问题、经济贫困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等。现实世界和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学科之间的局限,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能仅仅依靠某一学科,必须多学科多专业协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新文科倡导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主张打破传统文科如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之间的壁垒;以问题为导向,突破文、理、工、农、医间的学科界限,集合学科优势和特点,引发“化学反应”,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人类社会运行和变迁规律,提出全球难题的治理方案,真正解决现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但在中国高校的当前管理体系下,各学院各自为政,注重本学科专业的单一发展,院系间的沟通交流较少,不利于院系间的协作创新。中国高校管理呈“倒金字塔”结构,人权、财权、物权主要由学校掌控,权力集中在学校高层,学院的话语权相对较少。高校的管理方式基本上效仿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各二级学院自上而下执行学校行政职能部门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这种权力上收,责任下放的管理模式,限制了院系发展的空间,压制了院系发展的活力,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四、地方高校翻译专业的优化策略

(一)明晰定位,凝练特色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强,对高水平的翻译人才需求日益增多,翻译专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翻译本科专业从无到有,发展到2020年284所高校开设翻译本科,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翻译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高校间翻译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培养出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对翻译人才多元化、职业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各地方高校应依据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重新审视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规划,提炼出本校翻译专业的亮点和特色。

首先,各高校要因地利导,挖掘特色。地方高校的地理环境不同,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行业企业也不相同。地方高校有必要深入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摸清区域人才需求,积极参与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符合学校所在的区域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并突出地方特色,如甘肃地处内陆,对外贸易欠发达,但具有丰富的中药材和旅游资源,甘肃高校可利用地域优势,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用外语译介地方特色文化的能力,在对外交流中,能将中医文化和敦煌文化准确地介绍给全世界。

其次,翻译专业应了解本校的特色和优势,能清醒认识自己在学校的定位,并能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翻译专业可向本校优势及特色专业靠拢,利用校内优质资源,借力发展自己,从而实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二)推进管理创新,优化资源配置

良好高效的管理为大学有序卓越地开展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混乱低效的管理则会严重阻碍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转,致使大学发展停滞不前。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意义重大。要想真正激发院系办学活力,刺激教学科研人员创新热情,大学不能仅将权力集中在校级层面,而是要把一些权力下放到院系,高校要结合校情简政放权,推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赋予学院更大办学自主权,实现学校管理方式由“大学办学院”向“学院办大学”转变。[8]这就要求高校要调整优化学校与二级院系之间的纵向权力配置问题,按照“权责统一”原则,合理配置校院两级权力,从而充分调动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要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在于促进专业建设的长足发展。翻译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学院的支持,但翻译专业更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探索创新,用显著的成绩赢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往往需要多领域的学者专家合力应对。各高校应设立规章制度为跨学科团队发展提供政策指导,教务处可统筹规划,以问题为导向,打破院系壁垒,整合各种资源,成立多学科教学研究团队,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这有利于翻译专业师生跳出本专业从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在教学科研合作过程中强化师生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打破单学科思维壁垒,形成多视角、综合化、全局化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推动多学科综合发展。

(三)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程体系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翻译作为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翻译专业建设要有世界意识,家国情怀,倡导世界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翻译专业要顺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教育方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和院校的强势学科及优势资源规划翻译专业课程。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包括听、说、读、写类的语言技能课,口笔译翻译理论课。此类课程为学生日后从事翻译实践打下良好的双语基本功。其二,特色课程建设。特色课程是指依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学校的特色及优势专业所打造的校本特色课程,包括不同院系间合作共建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此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地域针对性,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适应地方发展所需要的素养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其三,实践课程建设。实践课程包括翻译实践课和企业实习。翻译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时要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尤其注意加强计算机辅助类翻译实践课和翻译职业类实践课的实训,帮助学生掌握翻译技术,了解真实的翻译过程,通过大量口笔译实践打磨学生的翻译实战能力。企业实习使学生亲历翻译项目的完整流程,包括语料准备、初译、审校、编辑、技术处理及项目管理等环节,有助于推动翻译教学和行业接轨,培养时代所需要的职业化翻译人才。

(四)内培外引相结合,优化师资队伍

翻译课程质量及翻译人才培养水平和翻译师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翻译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翻译专业培养高水平翻译人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基础性工作。[9]加强高素质翻译师资队伍建设为翻译学科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也为翻译行业和语言服务产业的兴盛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加强翻译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把好入口关。在选聘教师时,要从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全面考察,将符合条件的最优秀的人才引入教师队伍。其次,内陪外引相结合,提升翻译师资能力。对内,各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应根据本校发展定位,制定出科学的教师发展规划,通过学历教育,国内外访学进修、线上线下培训多种方式,提升在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科研能力。对外,各高校应注重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和产业行业的互动,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选派本校骨干教师到翻译公司挂职锻炼。总之,要多管齐下,切实提升翻译专业师资水平。

猜你喜欢
文科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豆文科作品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