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河勇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下金村,浙江 义乌 322008)
民众口中所谓的蜜蜂“扰民”问题,是蜜蜂出于自卫偶尔追蜇人、畜和蜜蜂粪便沾污晾晒之衣物而已。
偶尔被蜜蜂蜇几下,对人畜无大害,可谓小事一桩,很多挨蜇者大都会忽略不计。但也会碰上极个别“受害”者,找上门来讨要说法,若处理不妥,则会诱发麻烦、纠纷。同仁们应高度重视,以和为贵。为了尽量规避“蜜蜂扰民”,应注意下列情况。
蜜蜂处于生物链的下端,天敌众多,由于蜜蜂的特殊生理结构,蜇刺乃其唯一的自卫方式,蜜蜂也只能在巢外飞行才能排泄。上述之蜜蜂生理行为,是养蜂人无法改变的。但在日常管理上,养蜂者如能不断总结经验,充分了解蜜蜂的习性,以及完善饲养模式,那么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蜜蜂“扰民”。
纠纷较多的要数庭院养蜂者。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蜂行业中老龄蜂友日益增多,由于年龄、身体原因,已无法远征追花夺蜜,而庭院养蜂,正是他们唯一的、也是最适合自身条件的选择。
凡是庭院养蜂,都是利用自家或邻里之房前屋后的边角旮旯,“因地制宜”无规则地高低错落摆放蜂群,也就是说,蜂群之间很散落而又无序。不像转地养殖的大蜂场那样,整体排列十分醒目。由于散放于边角不显眼,闲人或牲畜就极易误入“禁地”,而遭受蜜蜂自卫性的追蜇。
为此,可用醒目的颜料,设立几块“小心蜜蜂”的警示牌,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由蜂蜇引发了纠纷,也会因设有警示标识,蜂场主的赔偿责任也会更小些,甚至有可能免责。
蜂群在不同的气候和时间段内,温顺程度的差异是很大的。为此应该避免在阴雨偏寒、闷热难当的时间段去管理。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应尽量于晴朗无风的午后,去开箱查看。尽量不在大宗蜜源的尾期去割蜜,这样蜂性就会更温顺些,很少会追蜇人畜。
平时应充分考虑周边的居民活动规律、牲口数量情况,还应为他们解释一些蜜蜂的基本习性常识,以消除民众对蜜蜂的厌恶感或过分的恐惧心理,以避免去驱逐绕人飞行的蜜蜂,或扑击停落于身上的蜜蜂,以及万一挨蜇后的自行简便处理。
阴雨天气,蜜蜂是极少出巢排泄的。尤其是春繁期间,由于气温低,只有在晴暖的午后,大量的蜜蜂才会出巢爽飞排泄,特别是久雨初晴时,大批蜜蜂集中出巢排泄现象尤为明显。为此应预先告知邻里,避开蜜蜂爽飞排泄高峰时间段,暂缓晾衣物,稍推迟个把小时后,见蜂巢前工蜂出入较少时,说明蜜蜂已基本上爽飞排泄归巢,再晾衣就基本上可避免沾上蜜蜂粪便了。
凡有须用蜂蜜作药引子者,用量都不会大,应慷慨解囊以蜜相送。如邻里间有咽喉炎、皮肤皲裂、便秘者等,应主动送点蜂蜜给患者。这是雪中送炭,既帮邻里们的大忙,又普及了蜂蜜的药用功效,一举多得。
每年可利用废弃旧巢脾,熬制部分蜂蜡,以供周边居民使用。现在农村妇女虽不再穿针引线纳鞋缝补(改革开放以前,农妇都用蜂蜡擦拭缝补用的苎麻线,以期润滑和防腐),但现今的老农仍乐于用蜂蜡涂刷农村竹木器具等家什,有很高的防腐避湿、防污耐久、抗虫蛀的特殊效果。况且旧巢脾若不及时化蜡,还会滋生大量巢虫,为害蜂群。而旧巢脾化蜡后,却能变废为宝,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