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分析

2022-03-24 06:43黄世海
低碳世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风貌村落规划

黄世海

(贵州省凯里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 凯里 556000)

0 引言

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知识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规划时,应关注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掌握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因子和文化生态空间系统,对传统建筑、地域文化和民族风俗进行保护和传承,秉持保护为主的原则进行规划布局,保留传统村落的特色。

1 传统村落保护分析

我国的农耕历史非常久远,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村落包含非常完善的文化生态系统,有着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但是,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中,传统村落中的年轻人大量流失,空心化的情况愈发严重,传统村落出现了很多现代风格的建筑和设施,严重破坏了村落的布局和风貌。很多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得不到良好的保护。我国各个地区的传统村落都面临这些问题。长久以来,各地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往往只是针对有形的物质文化,而忽视了无形文化的保护。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艺术表演活动、节日仪式不够了解,很多老一辈的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继离世,艺术和文化得不到有效传承,日渐消失。传统村落的保护要改变过去碎片化的保护模式,引入文化生态学的理念,从各个方面进行保护,对整个文化生态系统进行保护[1]。

2 文化传承视角下宰转村保护发展规划策略

2.1 宰转村文化生态环境现状

2.1.1 生态环境

(1)地理位置:宰转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翠里乡的东北部,西邻大田村,东接高文村,东北抵西山镇,南到乌牙村,宰转村的总面积大约是6.95 km2。

(2)交通条件:宰转村的交通非常便利,县城至翠里乡道及通村公路穿寨而过。

(3)地势地貌:该村落刚好处于广西丘陵山地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区域,整个村落为山陵地势,海拔高约530 m,房屋大都分布在半山腰上,地势略陡。

(4)气候条件:年均温度在16~18 ℃,年均降水量约为1100 mm,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5)空间格局:村落中的房屋根据山的走势分布,依山而建。传统建筑分布如图1 所示。宰转村的建筑体现出明显的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特色,这些木质建筑基本都采用了重檐顶,建筑主要为吊脚楼,包含上下两层空间。

图1 传统建筑分布

2.1.2 人文环境

(1)社会环境:宰转村包含3 个农村居民点,分别为宰转、新寨以及高告,共有9 个村民小组,属于侗族聚居村落。截至2018 年,宰转村共有204 户842 人。

(2)侗族历史渊源:侗族有较多的信仰和崇拜对象,每年会举办隆重的祭典。包括有戏班演出、斗牛活动、歌队出行、芦笙盛会等。侗寨迁入宰转村已经有300 多年的历史。

(3)建筑风貌:宰转村中的传统建筑质量较好,保存较为完整。村落中的木质建筑分布集中,大都建造于20 世纪50—70 年代,住宅建筑采用了坡屋顶盖青瓦的方式。除了正房,还建造了“偏厦”,即厨房。在平面布局中,主要以纵深轴线为导向,形成了前、中、后的空间序列关系。将安静区域、活动区域分隔开来,光线上由明到暗,将宽廊作为手工劳作的空间和休息的空间,火塘间和卧室是生活起居的空间。

2.2 宰转村保护发展规划策略

2.2.1 宰转村的调查评估

(1)建筑:根据建成年代划可以分成3 类建筑。①1950—1979 年的建筑,此类建筑数量最多;②1980—2010 年的建筑,保留了木质结构建筑的特征;③2010 年至今的建筑,以砖混结构建筑居多。从高度上看,主要包括一层建筑、二层建筑、三层建筑和三层以上建筑,新建筑的高度较高,主要为三层或三层以上,传统建筑主要为两层,一层建筑基本都是附属建筑,用来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从质量上看,可以分为3 类。①质量较好的建筑;②质量一般的建筑,结构相对完整,门窗有破损,部分墙体老化;③质量较差的建筑,这类建筑缺少维护,年久失修,结构损坏严重,缺少部分构件,墙体和屋顶受到破坏。其中,以后两类建筑居多,是保护的重点。从建筑风貌上看,可以分为4 类。①传统风貌保存完整的建筑,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基本没有进行过翻修,木质结构较为完整;②风貌一般的建筑,在样式和结构等方面具有地域特色,能够体现出民俗传统和历史文化;③现代风格的建筑,数量非常少,与本地建筑风貌不协调,需要对此类建筑的立面进行改造;④公共设施建筑,和传统建筑风貌有很大差异,有很多搭建的棚舍,需要对此类设施和建筑进行拆除和改造。

(2)人文历史:宰转村中含有大量的古树、古井,还有禾仓、踩歌堂、戏台、祭台、鼓楼堂等文物,这些都是需要保护的建筑。

2.2.2 保护发展规划的观念、原则和定位

(1)宰转村保护发展规划的总体观念为:对村落原始的环境和风貌进行重点保护,同时对宰转村的构成环境以及文化氛围进行保护。具体来说,要秉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观念[2]。

(2)宰转村保护发展规划遵循以下5 点原则:①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宰转村生态文化环境的现状情况进行规划;②规划先行和统筹推进的原则,保留宰转村建筑、文化、生态方面的特色,以统筹规划为基础推进各项工作;③保护为主和传承利用的原则,协调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宰转村的建筑和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是生活方式和民俗,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是村落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④突出重点和兼顾整体的原则,从保护发展的重要程度上进行划分,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次序进行实施;⑤政府主导和村民主体的原则,由政府牵头进行规划,整合所有的资源和力量,集中进行部署和实施,同时以村民为主体,鼓励村民参与到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建设中[3]。

(3)发展规划定位:以宰转村为载体,努力打造“侗乡风情、美丽乡村”,发展民俗文化和乡村风情,将生态观光与乡村体验融合到一起。图2 为宰转村的生态保护规划。

图2 生态保护规划

2.2.3 保护发展规划的具体措施

(1)村落规划布局,宰转村规划的总体原则为“一轴、两心、三片区”。一轴:以道路为村落发展轴,以此来划定核心保护范围;两心:包括宰转村对外交通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三片区:核心保护范围片区、中部居住片区、宰转村发展片区。在土地使用规划中,在村落南侧岔路口新增村民住宅用地,缓解村落中心区域的人口居住压力。

(2)传统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可以参考图3,在生态保护中,根据现有生态格局,对周边山体进行植树造林。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保护周边区域的自然山体,在现有建筑布局中的空隙区域加以绿化,对建筑拆除后的空地进行绿化。在村落格局保护中,要对农田、菜地进行保护,尽量避免侵占山体绿地,新建筑不可以大填大挖,要根据地形进行布局,体量适中,后排建筑要比前排建筑高。保护好村道,整治院落环境,对垮塌的护坡进行加固。宰转村的步道极具古韵,需要对村落中的水泥路进行整治。在景观环境的保护中,重点保护山体、植被、农田、水系,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推行退工还林工程,种植原生树种,减少外来树种,保护宰转村及周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要对村落中的古树和名木进行保护,设置护栏,加强监管和养护,禁止砍伐[4]。对寨中的4 口古井进行保护,修复井壁,在井边铺设青石块,进行绿化设计。在戏台、祭台、鼓楼堂、踩歌堂的保护中,对其进行加固。划定5 m 的保护范围线,周边新建的房屋不能超过2 层,内部禁止养殖牲畜。

图3 建筑分类保护规划

(3)对木建筑营造技艺和木工技艺进行保护,对手工艺人进行培养,鼓励工艺师进行创新,与市场接轨,增加收入。对宰转村的民俗节庆进行保护,为传统节日活动提供支持,对活动场地进行维护,鼓励年轻人参与活动。

(4)建筑风貌的保护发展规划,使宰转村建筑的体量、高度、色彩、材质相互协调,符合传统村落历史风貌的特征,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改善、保留、整修、改造、拆除,对墙体的材料和色彩进行控制,对门窗的比例和材料进行控制,屋顶尽量采用小青瓦坡屋顶。对建筑的入口处、底层、屋顶、檐口进行处理,注意细部的装饰,如山花、瓦当、栏杆等,保证建筑风貌的统一性。

(5)产业规划,产业的发展应以保护为主,在专门的旅游服务区提供旅游项目。将观光和体验相互融合,展现出原始的苗寨风情,适当开发民俗活动有关的项目,开展观光田园项目和农家乐项目,打造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对农业产业进行调整,发展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中草药、养殖品种,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3 结语

传统村落的发展应当以保护为前提,并在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引入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实施前对村落及周边的山系、水系、道路、建筑进行研究,侧重对传统村落中的民俗活动、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以原始村落为基础进行保护和规划,使传统村落能够形成统一的建筑风貌,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村落中的手工艺和各种艺术得到传承。

猜你喜欢
风貌村落规划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