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艺,王浩东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城市化不仅是农民进城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圈地盖房的层面上。根据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按照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当城市化率达到40%~60%时,标志着城市进入了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意味着“城市病”开始频繁爆发,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需要在区域规划、因地制宜、细节处理、交通空间、城市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好统筹规划。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一项关于“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活动,由此在各国衍生出诸多相关概念。在我国,“生态园”是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强调绿地对城市的渗透力和系统性,运用生物学、生态学规律建立绿色走廊,并以此引导城市的空间布局的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生态地带。
考虑到空间本身是具有功能复合性和界限模糊性的,因此,很难根据空间的使用功能去界定空间的范围。本文从人文和提供给人活动的角度,将城市公共空间理论结合到“生态园”中去,以此来定义“生态园公共空间”的概念。更具体地说,“生态园公共空间”是为园区内使用者和城市市民提供交往、休憩、交通、文化活动等功能的场所,包括了室外公共空间、半室外公共空间、室内公共空间。
我国城市化发展已走过百年时光,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在此发展过程中,我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许多“城市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影响整体区域的经济发展。其应当成为新一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关注的重点。
在很多水系发达的城市里,河流资源仅仅作为区域划分的界限,或者成为交通流线的阻碍,甚至成为排放生活废水的污渠。习总书记强调,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作为城市空间的探索者、开发者,不应将河流空间视为城市发展的屏障,而是开发好滨水空间,提高居民亲水的可能性。
在许多老旧小区中,道路规划不尽合理,诸如“断头路”“人车混行”“车辆挤占内部道路”的情况时有发生。当下很多高品质社区实现了人车分流,并保证了1∶1以上的车位比,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求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间的矛盾。在保证步行流线合理、完整的情况下,应注重诸如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的交通空间的完善。
人性化元素主要体现在空间的功能性方面,许多细节空间的处理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例如,街道空间的尺度会给人以开阔畅通亦或是紧凑压抑的两极化感受,沿街房屋与街道尺度的比例欠佳,会极大降低空间体验感。再如,某个十字路口空间,处理不到位,很可能造成周边路段的交通拥堵,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发生。
城市新区在规划时缺少城市文化的体现,模仿的痕迹诸多,没有特色。造成公共空间设计中节点多而碎,千篇一律,主题不突出。有时甚至可以说,整个区域置换到全国任何城市都无明显“违和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区建设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笔者认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不应将这种文化特色仅仅保存在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街道中,而是应该打造属于城市本身的建筑魅力。
青岛中德生态园是中德两国政府共同建设的项目,也是中德合资企业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在胶州湾高速公路南侧、小珠山风景区西侧、牧马山生态通道北侧。其中,D2组团南侧面山,北侧邻水,水系顺应地势,由D2南侧山体向北汇入河洛埠水库。
D2组团处于绿色基底中,呈现南高北低的自然态势。3条水系贯穿D2组团内部(见图1),形成独特的滨水空间。显而易见,此处的河流与地势高差可以成为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应顺势蔓延至组团内部,为居住区提供优质景观条件。而不是成为阻碍规划建设的壁垒。
图1 水系分布
基于空间“折叠”理论对滨水空间进行有机“卷折”,不仅适应原有地形,而且拓展出更多的亲水空间,实现路径与场地、路径与空间、建筑对路径的适应(见图2)。同时建立“山+林+水+节点”的景观结构,利用周边现有资源,通过生态带将不同功能不同高度的公共区域“口袋公园”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由“山”至“林”,然后结合“水”多层渗透入场地的系统,打造结构明晰、功能复合又互通的区域概念。
图2 亲水空间
基于项目场地地形变化复杂、高差较大。为了最大化地尊重自然、减少土方,遵循顺势而为、理景筑台的理念,将建筑与地势结合,扩展空间的同时,充分利用半地下空间冬暖夏凉的蓄热功能,打造节地节能的绿色建筑,不失为开发利用拓展空间的有效途径。
为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打造低碳出行的交通方式势在必行。而规划自行车车流系统(见图3)与步行人流(见图4)系统,就是为低碳出行创造条件。
图3 自行车交通流线
图4 步行系统
自行车系统:在D2地块内沿园区主干道设置独立的自行车道,供快速通勤使用,形成功能型自行车系统。运动、休闲结合D2地块主要景观节点,以三条带状自行车线路串联,并在地块外围形成两条自行车环线,整体构成“两环三带”休闲自行车体系,与外界区域紧密联系。同时在组团内部设专用的自行车停放点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步行系统:主要步行流线沿D2地块公共开放空间布局,通过串联居住地块内的活力广场,形成地块内环线。同时,组团外围沿环路设置双重跑道及步行环线,共同形成“三环多联系”的慢步系统。
在街道尺度方面,通过控制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来控制高宽比,营造舒适宜人的步行空间。街道的空间尺度需要同时具有围合性又不能太过于封闭。两旁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以控制在1∶0.75~1∶1,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24 m、12 m,对应住宅建筑高度分别为18 m、12 m,街道感觉适宜。
英国的克利夫·芒福汀在《美化与装饰》一书中对街道转角的形态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街道转角的形态设计主要是视觉层面的问题,如果能够给予转角足够的重视,将有效的提升城市视觉环境。”街角空间的着重点在于视觉层面,但是街角空间的实用性与其视觉感受是没有矛盾的。通过合理地运用空间处理手法,不仅能够优化街道空间的使用效果,同时也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街道场所。
街道转角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交通功能,它是城市中交通压力最大的地方,来自于不同方向的车辆都从这里经过。在街道转角处做出适当的退让,使行人和司机能够有足够的视野观察相邻街道的交通情况。这种退让的做法虽然减少了建筑的用地面积,但是却能使街道转角空间更加开阔更加安全,更易建立街道转角空间的场所感。以交叉口道路中心线以及各街道转角处作为标准点,从而对整个转角空间进行视线角度控制设计。转角空间斜切退让,与景观结合形成室外开放的公共空间。开敞的广场形式在增加集散功能的同时,更能增加街道人气。
在历史原因的影响下,青岛“里院”建筑将西方建筑元素与中国传统四合院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青岛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保存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建筑形式方面,这种德国规划特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里院由“里”和“院”两部分组成,“里”代表建筑围合,面向街区,作商业用途;而“院”代表内部院落空间,如同中国四合院,作居住用途。在保证功能性和城市适应性的同时,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在建筑材质方面,“红瓦、绿树、碧海、蓝图”的城市意象已深入青岛人的内心,可是说,“红瓦、石墙、石板路”等建筑材质的运用比起当下普遍流行的玻璃幕墙、大理石路面更能顺应城市肌理。
本文结合当下新型城镇化的背景,通过对城市老城区公共空间已存在的问题,为青岛中德生态园公共空间设计手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本着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城市特色传承,探索出若干设计手法。希望不仅为青岛中德生态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可行性方案,而且能为我国更多新区的建设提供帮助,进而为实现“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ID:0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