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情智课程 培育有生命力学生

2022-03-24 00:48张巍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

张巍

摘 要:为将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和谐发展、有生命质感的人,可以从学生情智入手,通过构建多元化、富有情智内涵的金字塔型课程体系,在生命教育理念下,进行顶层设计,并创建良好的共融共生研究氛围,形成校本研修文化,引领教师由学科教学实践者逐渐转变为学科教育的建构者,找到生命的归属感。

关键词:课程体系;情智共生;生命化教育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不断成长的生命个体,学校要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动力,让师生呈现出生命的多元与多彩。为培养出情智相伴相生、人格健全和谐发展、有生命质感的人,学校以“情智共生,释放师生潜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依据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构建并践行了多元化、富有情智内涵的金字塔型课程体系,让学校课程成为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五彩跑道,为学生成长蓄力赋能。

在2021年第18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的主题报告中,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崔允漷教授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学校教育提出“学校教育的硬核就是三个要素——教师、课程、学生”这一理念,这三个要素持续互动,才能实现育人目标。从课程的角度来看,怎样培养学生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使他们既能成就自己又能贡献社会?这是需要我们考虑的,特别是那些如“提问与冒险、创意与美感、责任与担当”等方面的核心素养。这些教育观点进一步明晰了学校育人探索的方法与方向。

一、“金字塔型多元情智课程”体系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定位

一所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也是体现其教育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师生发展的实践过程。课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更是文化的浸润和素养的生成。从建构情智教育文化到情智共生的课程体系,学校依据办学历史传承、学生发展需求、办学特色、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多年来,学校在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进行顶层设计,基于现在、指向未来,构建“金字塔型多元情智课程”体系,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助力和蓄能。课程整体突出“情”“智”“趣”的特点,通过系列化的课程,培养学生形成高远的情怀、乐观的情绪、高尚的情操,以及综合的情商。在课程的实施中,以“心有情感,思有智慧,行有规范,学有专长”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或未来的生活中,有智慧的思考、智慧的行为、智慧的策略,引领实现从“学科知识育人”走向“课程文化育人”,使师生的生命成长走向自发、自觉、自立和自能,成为一个物质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统一完整的幸福人。

二、“金字塔型多元情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及实施

课程体系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它决定着学校的形态,并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情智教育课程体系以“为学生完整生命奠基”为核心思想,紧紧围绕“情感、智能、素养”三个维度,以“兴趣、乐趣、志趣;情绪、情感、情怀;发展、发掘、发现”为线,呈现金字塔型的课程结构(见图1):

1.基础型课程。“金字塔”的底座部分,重点落实国家课程思想,以课堂教学作为情智发展的主阵地,是学生必修的课程。通过学校传统的五种课型、七种课例、同课异构、同课同构,培养青年教师的“蓝青工程”等,彰显“四三三”情智课堂文化,即“创设情境、调动情绪、激发情感、树立情怀”(“四情”),“思维活跃、思考深入、思想建构”(“三思”),“有问题意识,有价值的交流,有批判性的思维”(“三得”),促进学生情感、思维、能力的整体生长。各教研组结合学生学科素养,通过课题拉动、问题牵动、思维互动的研修策略,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

2.体验型课程。“金字塔”的第二层,主要是立德修身的德育课程。形式是选修+必修。按照学校课程建设的总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构建了四维九序情智校本课程,作为四九文化的精神密码,注重从传统理论式的“教” 走向生活场景式的“育”。红色基因课程、情绪管理课程、励心启智课程、影视赏析课程、美育涵养课程等,已经成为学校的“名片”,其中,红色基因课程包括民族精神课程、国防军事课程,以红色文化涵养精神家园,在红色文化熏陶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心,勉励当代青少年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

3.拓展型课程。“金字塔”的第三层,将国家课程进行个性化补充和延伸,形成学科的校本课程,即1+X的两种课型。1指的是一个主体学科,X可以是学科内纵向延展课程内容,也可以是学科间横向跨界融合课程内容。如政治学科构建的拓展性课程包括孝心孝行课程、意志磨砺课程、法治科普课程等。同时,突出学科间融合,在政治历史融合中探讨民主发展历程、政治地理融合中分析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当今“一带一路”倡议、政治生物融合中勾画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蓝图、政治语文融合中畅谈政治课中的古诗词等,构建起各学科事物间的广泛联系,使学生在人文底蕴、科学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从学科的分裂走向学科间的融合。

4.研究型课程。“金字塔”的顶层尖部,主要是以项目式学习为主,分层+分类的研修课程,是金字塔課程的顶级课程。它是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融会贯通,运用和创新、创造展现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开放性高级思维能力的载体。此类课程主要面向学有余力,喜欢实践、研究的部分学生,以项目的形式来招募学生和老师,组成研究团队。

三、学生在课程中破茧成蝶,追求生命的阳光

为让每一项课程背后都有学生实践展示的舞台,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组建了舞蹈社团、声乐社团、韵律社团、田径社团、篮球社团、排球社团、乒乓球社团、书法社团、语艺社团、话剧社团、创意社团、科技社团等。在师资安排上,本校教师与外请教师兼顾;在课程实施方面,选修与全员兼顾,评价与展示兼顾;在学生入团条件上,特长与爱好兼顾,竭力让课程成为学生向往的文化园地。学生利用每天上、下午课间操与课后服务时间,采取走班制的形式,深入自己喜欢的社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活动。

舞蹈社团创作的作品《小鹿也疯狂》,以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力、生命的自由、生命的守候为思想源泉,在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舞蹈大赛中获团体金奖;声乐社团经过多年发展,实现了六声部同唱一首歌,2018年收到维也纳国际合唱节的演出邀请;原创舞蹈《长征》、合唱《绽放》代表哈尔滨市在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与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共迎未来’第二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迎冬奥”艺术节活动中向世界公演。

在学校情智共生的课程熏陶滋养下,有的学生带着对学校社团的深厚感情,自信地开启了下一阶段的学习之路;有的学生对某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上了专业发展道路;有的学生不仅在社团中获得了成长,而且怀揣感恩的心再次出发。合唱社团成员李尚松同学在2015年中考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中,作为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参加了天安门前无伴奏合唱;2016年毕业生陆禹含同学在学校艺体与涵养课程中,对表演产生了兴趣,后经专业学习,在2019年高考中同时获得了北影、中戏、上戏全国前三甲的佳绩,最终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19年毕业生贾贺然同学,设计了7000多个乐高零件,代表他在学校生活的7000多个小时,将自己深爱的校园制成建筑模型,用一份特殊的礼物感谢母校。

四、教师在课程中厚积薄发,演绎教育的精彩

多年来,学校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契机,创建了良好的共融共生研究氛围,形成校本研修的专业品质和研修文化。学校引导教师由学科教学实践者逐渐转变为学科教育的建构者,找到生命的归属感,形成了近30本校本教材,教师完善教学背后故事,形成60多篇有价值的课例研究报告。近三年里,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教师纷纷获奖,其中国家级大赛一等奖9节,省级大赛一等奖7节,市区大赛一等奖42节。道德与法治学科孙迎春老师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课被评为黑龙江省德育红扣子百节思政精品示范课。

课程建设过程也促使教师团队研习从个体经验转为群体教学资源。教师们结合青少年的生命特质,精心编写并出版了《情智路上 最美遇见》系列丛书,《让我们行走在红色印记中》《让自己成为好情绪的主宰者》《影动我心,听生命拔节声音》《“语”出不凡,青春绽放的我们》都是围绕青少年发展立根树魂的爱国教育元素、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心理教育元素、增强审美情趣的美育教育元素、潜能外显化的语言技能教育元素,引领学生不断汲取情智的力量,持续赋能,成为既有思想美感,又具有智慧特质的最美自己。

理化教研组形成的系列化专题式微课资源库和学科教学习题资源库,成为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各科名优教师和其工作室团队在国家培训中承担送教任务,对哈尔滨市第141中学、五常二河中学,四川凉山、云南福贡完小等城乡学校进行精准帮扶,形成了专业化的辐射效应。

为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变化,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逐渐摸索出一套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教学方法,并在全市进行分享与交流。

几年来,学校通过课程建设,力争为学生创设适性的教育。接下來学校还要在课程内容上加以甄别和取舍,进一步完善各学科融合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程,加大研究型科学类课程的开发,开展项目式学习、STEM课程的深度研究,探索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课程模式等。并在课程评价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建立更为完整、更有价值的评价体系,使学校课程更系统、科学,更丰富、多元。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思政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整合的理念构建卫生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