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琴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连接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测试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新课程突出了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教师,要适应这一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重构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促进有效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问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主动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导致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足。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教材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归纳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通过分析现状,可以知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参考文献等方式进行深入剖析,归纳出相关解决措施。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日益重视。课程改革以来,初中和小学的课堂教学迎来新鲜活力,经过各个学校和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起色。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教学问题,对课堂教学的进程产生了阻碍,比如,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式不当等,都会引发学生对课堂的接受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下降的现象,为此,要不断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找出问题的本质,不断注入新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对小学课堂来说,小学生的自控力不如中学生,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仍使用传输式教学方法,尤其是数学教学具有抽象、枯燥、乏味的特点,课堂中很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教师使用整节课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热情,这种现象尤为普遍。因此,要解决数学课堂有效性低下的现象,教师应该不断实践和探索,了解学生的基础,并有效改变教学模式。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课堂上教师无效的提问导致课堂效率不佳
提问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学生接受程度最直接的方式,有效提问可以促使学生集中记忆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中,突出强调师生互动环节,突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所以,教师提问是有效地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但是,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设计目标,注重学生成绩提升,而忽视了提问的重要性,甚至整节课没有提问一名学生;还有的教师仅仅为了突出教育改革的要求,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提问,但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学生可以很容易就找到答案,甚至有的教师重复向学生提出一样的问题,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提问缺乏探究性,比如,教师提问数学公式时,学生很容易就在书本中找到答案,此时学生对课堂提问的兴趣不大,故而课堂提问失去有效性。此外,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不足,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反应不过来,会造成学生手忙脚乱的现象。对于此类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合理设计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和课堂提问的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当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数学,呈现出枯燥、乏味又抽象的特点,更适合采用情境式教学,使原本抽象、乏味的知识点,变得有趣、生动。但是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他们认为创设情境只是简单地帮助学生理解,但作用不大;还有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情境,把创设情境作为教学的主要部分,对教学情境的作用产生误解。由于教师操作不当,导致学生不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应该以教师自身的理解来实施,而是关注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特点、心理特征等合理设计教学场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特別是重点和难点内容,利用教学情境,易于学生吸收和消化,这也是教师忽略的现象。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不当,是常见的教学现象,教学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讲与做”的方式,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教学观念落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更加传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只注重考试内容,主要在教材中讲解知识点,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对一些教师来说,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研究,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改变。对课程改革只有部分认识,对数学课程的基本教育理念存在认知偏差。改革后的数学教材与旧版教材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改革后的数学教材内容更加灵活、生动,导致大多数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与之不匹配。一些教师仍然注重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逐渐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传输式教学理念,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教师的教学方法呈现出单一的现象,课堂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导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和缺乏正确的评价,严重阻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四)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忽视能力培养
由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触不长,所以课堂教学时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大多数教师忽视了小学生的学习潜力,导致学生在原有的教学框架中,逐渐形成依赖,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模式,所以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缺乏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此外,教师主要以试卷为模板,固定式地灌输教学,没有创新观念,他们注重的是成绩,然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很差,在很多情况下,学生都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甚至在遇到已经做过的题型时很难举一反三,导致学习成绩不稳定。最后,一些教师在课堂设计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注重个人成绩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提升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所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此类问题应该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并妥善解决。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措施
(一)课堂有效性的提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体现学生学习成果的直接方式,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途径。课堂教学中,无效性提问主要表现在:教师的问题过于简单、教师的问题不明确、过长时间的课堂提问压缩了课堂讲解时间,从而失去提问的意义。所以,教师在课前应该提前设计好提问环节,把控提问的时间,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分层次提问,逐渐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在课堂上很难集中精力,所以要使学生提高学习专注力,有效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提问环节,应当综合考虑教学条件、学生差异、时间安排等,让提出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要能够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提问阶段,教师应注意问题的精确度、难易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相互沟通,从中积累经验,在其他教师的课堂中,学习提问的有效技巧,补充不足,使提问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深入学生主体。所以课堂上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二)根据不同学习方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数学与其他课程不同,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乏味。所以教师不能一味地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及时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果。新课程改革以来,强调数学联系生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数学,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按照课程改革要求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数学不再成为抽象的学科,并且更多地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数学的精彩之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时,要考虑到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因此教师要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主动接受教学的相关培训,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同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还应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制定有效、合理的教学计划。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教学,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如此一来,小学教学质量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课堂教学的内容,并在课前提醒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力,课后确保学生作业的完成效率。此外,适当的提问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也可以实现有效教学,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因此,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当今社会,家长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视。由于数学知识的特殊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数學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多种解题思路,使学生灵活掌握,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锻炼了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了创新能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计划、分层次地教学,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正确引导,并能够组织学生逐步向更深层次探索,不断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吸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方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进行适当的课堂实践,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的解题方式,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提升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所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小学教师的主要责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出现,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主体性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分层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提问策略,避免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式,这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以上问题,教师应该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中获取自信。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知识范围内发挥无限的思维能力。真正有效率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的课堂,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的目的,使学生与教师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最终使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增长综合学习能力,为后期获得知识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