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长夜短的开始
奶奶说:“冬至了,天要变长啦。”亮亮好奇地问:“天还会变长吗?能变多长呀?”
奶奶笑着说,每年12月22日前后就是冬至了,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在北半球,太阳早早就落山了,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以后,白天会逐渐变长,大地也会慢慢恢复阳气。
吃饺子的传说
“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与饺子是老搭档了。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相传,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严冬返乡时看到乡亲们饥寒交迫。于是,他用面皮包上羊肉和驱寒的药材,做成耳朵的形状,把“娇耳”和肉汤分给乡亲们,治好了他们冻伤的耳朵。“娇耳”与“饺子”谐音,后来,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开来。
除了美味的饺子,南方还流行吃馄饨(hún tun)过冬至,江南地区流传着冬至日吃赤豆米饭驱鬼逐疫的习俗。
你知道饺子有很多小名吗?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当时称为“娇耳”。三国时期叫“月牙馄饨”,南北朝时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yǎn)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时演变为“饺子”。
包饺子时还有很多讲究呢,人们把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糖意味着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寓意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饺子的歇后语
饺子开口——露馅儿了
捏紧的饺子——不露馅儿
送行的饺子洗尘的面——费事也得做
茶壺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
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
编辑/皮小Y 美术设计/张文举
摘自机械工业出版社《我们的传统节日》一书
本栏目图文等内容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