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园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笔者在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之下,以阅读、理解、表达三大阶段循序渐进地将二十四节气花卉与草木染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用艺术的方式响应环保,以创新和传承,让学生在双重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中提升美育素养能力,发展五育,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植入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行动和决心,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生共长,落实美育“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培养文化创新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霞阳小学在“教育即生长”校园文化的理念引导下,创建了“草木染”传统艺术传承和生态环保的艺术课程,将低碳生活、守护传统、生态环保理念融入霞阳小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彰显霞阳小学的美育特色。而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中的花卉与草木染又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本文以草木染校本课程为载体探究二十四节气花卉在其中的融合。
一、二十四节气花卉与草木染校本课程融合的思考
(一)取之自然,用之环保
“青青子衿”“绿衣兮兮”《诗经》记载了中国传统民间染色工艺———草木染,所用染料来自大自然中的植物等,运用发酵或高温熬煮提炼出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染料,以淳朴、自然呈现出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四季变化的色彩。草木染色的作品使用后色素分解归于自然之中,赋予草木染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特性。“取法自然,染法讲究”的草木染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缤纷色彩,在千年岁月里,呈现出色与时间、自然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文化,不仅是先辈们农耕文化的经验总结,更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舒适之法。二十四节气孕育的花卉应时节而开,或明艳,或淡雅,赋予大自然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为自然和生活增添色彩。花卉所含色素是重要的天然染料之一,与草木染取料于自然植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将二十四节气花卉“形与色”与草木“染”创新结合,既保留了自然的原汁原味,又丰富了草木染课程的表现形式,取之自然,用之环保,做到艺术与生态相统一。
(二)源于传统,忠于传承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草木染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民间染色工艺。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更是对草木染色技法有详细记载。而在《考工记》《唐本草》《天工开物》《雪宦绣谱》等不同时代的文献记载中,草木染从未缺席,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色彩和染布上不断丰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岁月洗礼,从农耕到文化气象、习俗活动、诗词歌赋,被赋予了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至今都影响着我们的生产与生活。
无论是草木染还是二十四节气文化,都集结了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将二者内蕴的传统文化意蕴进行提炼和融合,力求加深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激发其对文化传承的共鸣。
(三)贯穿素养,融合五育
自2018年中国基础教育迈入“核心素养”新时代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坚持五育并举,对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美育的角度看,学校以美育特色课程为主线完成外联内融的五育育人过程,成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二十四节气花卉与草木染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中指出,阅读、理解与表达是学生学习时对知识输入—加工与表达的外显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能力。基于此,将二十四节气花卉与草木染校本课程结合,潜移默化地渗透五育,发展学生应用美术思维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一)初始阅读,感知节气花卉美
程大昌《演繁露》曰“三月花开时,风各花信风”,而清康熙教撰的《广群芳谱》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记载: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叫作这一候中的花信风。在感知节气花卉美的学习阶段,学生感知不同的节气花卉在花瓣与枝干形状、生长方式等不同角度的美感,并动手描绘自己喜欢的花卉。“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表明花卉与农时关系密切。在学生感知花卉形象美的基础上,通过民谚让学生理解反映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更是人们用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的最佳视觉符号,将二十四节气花卉与社会生产的内联之美植入学生心灵。
学生阅读花卉,接受花卉知识的输入。利用二十四节气花卉从“形”到“色”,通过学生的感知描绘,发展其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能力,为后期草木染与花卉布贴画起铺垫作用。
(二)深入理解,创意草木布贴画
深入理解,对二十四节气花卉与草木染课程的创意开发进行探究实践。本阶段以设计学习方式为主导,着重培养学生以美术思维创新二十四节气花卉与草木染表现形式的融合。二十四节气花卉花色丰富多样,也是草木染天然染料开发的重要选择。因开发实验受节气、地域及设备的限制,目前尚未开启。但草木染的众多植物染料和二十四节气花卉在色相上相似、相邻。因此,以“色彩”为切入点,在二十四节气色彩要素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识别花卉的色相,同时在现有的草木染植物染料中寻找与之相似的色彩基调。随后自己利用相似的染料染布,最后利用染好的彩布进行创作。经过学生不断实践,最终定位到草木布贴的表现上,视觉美观,难度适中,更适合大多数学生学习和制作。
此阶段将自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观察、思考、实践到创新,以古法的草木染手艺将节气花卉由“色”到“形”展现了双倍的自然之美,体现出霞阳小学学生传承艺术融合与创新的智慧,在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美术表现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眼动、脑动、手动、心动,将智慧融入自染自做的劳动中,呈现出美丽的二十四节气草木花卉,更显智育与劳育的价值。
(三)释放表达,学以致用
表达即输出,也是一种对所学知识的呈现、迁移和应用。学生接受和加工了知识后,如何让表达真正落地?真实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迁移、应用知识,是学生释放表达的最佳方式。
草木染社团于2021年7月入围厦门市中小学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活动。社团的学生纷纷化身小老师,一对一地教授节气花卉的布贴作品制作,这个过程中,每位小老师需要讲解制作的思路和进行方法的示范,将学以致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厦门7月是高温天气,小老师们每天早上7点准时出发,晚上5点才归校,活动期间人群络绎不绝,很多小老师要持续教授没办法休息,却没有一个学生叫苦叫累,这份坚持的背后体现了草木染小老师们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坚持的恒心。
从校园到校外,不仅是对草木节气花卉拼贴画知识的输出,更是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活动中将知识内化的最佳机会。这个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判断和美术表达能力,学生韧性和奋斗精神的内在价值油然而生。
三、二十四节气花卉与草木染校本课程研究的意义
阅读、理解和表达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完整性学习。以这三大阶段循序渐进地将二十四节气花卉与草木染校本课程融合并碰撞出新的艺术之美,对草木染校本课程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环保,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科技和生产进步的同时,带来很多生态的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的重要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霞阳小学草木染课程延续了取色天然植物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传统提炼与染色的方法,并以自然界中的二十四节气天然植物花卉作为表达主题,保留了草木染的原汁原味,又丰富了二十四节气花卉的表现形式,用艺术的方式响应环保,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二)弘扬传统文化,人与社会持续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和历史支撑,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本次实践基于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目标的霞阳小学草木染校本课程为载体,引入同为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花卉,对二者蕴含的传统艺术文化进行探索、重组,以传统会传统,为草木染课题增添新的文化元素内容,让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更加浓郁。同时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社会接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践,并走出校园,将二十四节气草木花卉的文化传递给他人,应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以创新会传承,让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行动和决心在社会中持续生长。
(三)以美育融五育,人与自我共同成长
核心素养时代的教育更多地关注“人”的发展。在草木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将二十四节气花卉引入本课程,在指导学生参与“观察花色—取植物色素—染色—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以美育触发德、智、体、劳的融合,让学生在双重传统文化內容的学习中提升美育素养,促进人与自我共同成长。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民间艺术传承的小学美术草木染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编号:FJJKXB20-70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