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幻
摘 要:作为教学改革的一大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各高校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考试的能力,更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最大限度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坚实基础。人才培养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改革才能够实现。文章从俄语翻译课程的发展着手,结合现行的俄语翻译课程设置,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确保俄语翻译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为全面提升俄语翻译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俄语翻译课程;双向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5-0029-04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概述
(一)应用型人才概述
通常情况下,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学术型人才是指专注于学术研究、思维发展和知识建构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则是本研究的重点及核心。应用型人才是指在理论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工作的群体。概念解析认为,应用型人才同样需要学习理论,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推动实践发展。应用型人才一般可以分为技能应用型、技术应用型、工程应用型三类,不同人才在国家发展上有着不同的作用,本研究对象为技能应用型人才[1]。
(二)人才培养概述
人才培养概念相对宽泛,涉及人才培养目标、形式、内容、方法及途径等。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指出,“人才培养是指学校帮助学生构建能力、知识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的过程”,认为学校是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对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起到支撑和指导作用,需重视教学方式选择、教学队伍选定、教材选编等。本研究以“培养俄语翻译应用人才”目标,围绕教学方式、教材进行设计,以期找到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俄语翻译课程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培养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2]。
(三)教学体系概述
体系是指将不同功能模块的系统组合,通过内在关联要素将各模块整合成规范化的整体。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指以培养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教学计划将课程、教材、教师、考评等关联要素整合起来,结合实践应用,推动教学体系发展[3]。教学体系有特定的目标、内容、结构,应用型教学体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内容包括教学途径、手段、内容及师资队伍建设,结构是指通过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确保各要素能够有机结合并保持平衡状态,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我国现阶段俄语翻译课程现状概述
(一)俄语翻译教材发展历程
从俄语翻译教材发展历程来看,其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发展历史。
探索阶段(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开始俄语翻译教学探索,而教材的编撰工作也同步开启。基于历史原因,很多学生开始学习俄语,但由于缺乏权威和系统的教材,导致他们虽然具备良好的说读能力,但在书写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学内容大多集中于日常应用和交流,多领域翻译教学处于匮乏状态。
1950年初,中苏关系“蜜月期”,国内掀起“学习苏联老大哥”的热潮,俄语教材编撰工作得到迅速推动,虽然当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部分教材甚至沿用至今,为当前俄语翻译教材编撰提供有益的借鉴。
奠基阶段(1956—1965)。1956年,高等教育部对俄语专业教学大纲进行审核,确认俄语翻译课程及学年论文的细则、方法。其中,俄语翻译课程是指笔译、口译课程。大纲中对翻译教学时数进行规定:俄译汉为94学时,汉译俄130学时,确保国内翻译人才能够得到足够的学习时间。此时,国内俄语翻译教材的翻译及编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4]。
恢复阶段(1977—1989)。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8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语教育的经验教训,讨论了培养外语人才的方法措施,确定了外语教材的编写原则。1977—1989年的俄语本科翻译教材达20种之多,是综合性基础笔译教材和科技翻译教材编制建设期。在政策指引下,我国的俄语翻译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1990—)。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俄贸易开始逐渐增加,对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学校基础设施及师资力量得到快速加强。在教学改革后,校外专业培训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出现很多大型的专业语言学校,为需求群体提供教育支持,使得俄语翻译进入良性发展阶段[5]。
(二)俄语笔译课程现状
翻译与单纯的语言学习不同,翻译是一项极具应用性和交互性的技能,笔译和口译课程分为单向和双向的学习。其中,单向是指单纯对俄语进行学习,掌握俄语相关的用法,具备一定的口语交流能力。双向则更加倾向于汉俄语之间的转化,注重在专业俄语翻译上下功夫。
从单向翻译课程发展来看,俄译汉课程和汉译俄课程都比较完善,也有相应的学习教材及配套的音像制品,但从存在比例来看,以俄译汉课程居多;汉译俄课程相对较少,相关教材数量和比例也不足,目前汉译俄教材进入本科学习大纲的仅有1本。从翻译课程教学方法来看,教师着重讲解技法,仍停留于“直译”教学阶段,让学生逐字逐句进行翻译的学习,缺乏连续性的语言学习环境[6]。
从双向笔译课程来看,具有代表性教材《实用俄汉汉俄翻译教程》(丛亚平,2010)和《俄汉双向全译实践教程》(黄忠廉,白文昌,2010),两本教材主要从编写理念、译例等方面入手,为俄语翻译课程学习提供支持。从俄语翻译课程编写理念分析,教材不仅仅将俄语翻译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而且从社会发展视角入手,注重多元化、多领域的融合渗透,更加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从译例方面来看,该模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让他们能够学习更多的使用技巧,而不是死记硬背,将“直译”升级到“意译”阶段。但由于教材中直译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存在很多习惯性的翻译内容,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其中内在的逻輯关系,说明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对翻译技巧思考不到位,过于考虑实践应用效果,而忽视其内在的原则、文化和历史。
(三)俄语口译课程现状
与笔译教材相比,俄语的口译教材是严重滞后的,这是由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教材编写人员的理念都是停留在书面学习阶段,不仅仅是俄语翻译课程,在许多通用语言学习上也存在此类现象。俄语的口译教材可以分为基础、高级和专项三类口译教材。其中,《实战俄语口译》(朱达秋等,2008)是具有代表性的俄语本科基础口译教材。教材前言这样定位口译课:“俄语口译课只是作为俄语本科专业教学的一门言语实践课”“本教材编者把俄语口译课教学定位于为培养具有一定口译技能的俄语专业人才服务,同时也为专业口译人才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口译课的性质也只能是作为俄语专业教学有益手段的翻译教学”。可见,该教材面向本科俄语专业而非翻译专业,并且该教材对口译教学的定位不高,即口译技能训练固然有其自身的重要性,但终究还是为言语能力提高服务的。俄语本科高级口译教材主要有《俄汉—汉俄高級口译教程》(王立刚,彭甄,2006)、《俄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同传捷径》(贝文力,2006)、《俄汉口译高级教程》(修订本)(丛亚平,张永全,2009)。专项口译教材有《俄语经贸谈判与口译》(陆勇,杨春宇,2007)与《俄汉/汉俄科技口译教程》(王利众,张廷选,2008)两种。
总而言之,口译教材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少,在教学体系中,口译课程设置也相对较少。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角度来看,笔译能够帮助其掌握语言的基本应用,掌握相关的语法和句法知识;口译则更多是将学习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但其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与目前所受到的重视不够均衡,因此,口译教材编写和设置都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三、现阶段我国俄语翻译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双向课程设置失衡,双向课程欠缺
单向课程可以理解为用汉语的思维学习俄语,双向课程可以理解为用俄语的思维进行一次检验学习,后者偏重于俄语母语者的语言思维方式。对高阶语言学习而言,掌握母语者的思维模式是一个必经过程,但目前的俄语翻译教学体系存在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堂效果。从教材可以看出,国内双向语言学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意味着俄语翻译课程停留在一个相对基础的阶段,对帮助学生养成“俄语思维习惯”理念存在滞后性,主要原因在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学者缺乏深刻的意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也未能落实到位[7]。
(二)对翻译技巧和翻译实用性的平衡未能把握
在俄语翻译课程教材编写中,大部分教材都是引导学生记住单词及短语的意思并直接进行理解与翻译。目前,部分教材编撰者已经意识到意译的重要性,但却忽略基础语言翻译技巧教堂设计。如果说将直译是语言翻译学习中的基础与基本技巧,那么意译更像是语言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境中通过个体理解进行翻译练习,并掌握语言的传神之处,使得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不会过于生硬、难以融合[8]。
(三)口译练习有所欠缺,学生实际“开口难”
一直以来,外语翻译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焦点是“哑巴英语”,在俄语翻译课程设置中,也存在“哑巴俄语”现象,即学习者只能通过书面方式来进行翻译,一旦脱离书面,进行对话交流或口语演练,就会出现发音不准、翻译不畅等现象。口译不仅仅是将书写内容转化口头的语言,而且还要符合真实的语境要求[9]。因此,翻译教学要求除必要的听力能力外,也十分考验译者的心理素质及临场应对能力。可以说,口译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更强的推进作用,但在现有俄语翻译课程体系中却被严重忽视。
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设计俄语翻译课程教学的方法
(一)加强双向教材的编写
加强双向教材的编写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俄语翻译过程中的俄语思维能力。随着语言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及语言学习进度稳步推进,语言交互过程已经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互。如在俄语学习过程中,低阶及中阶的学习者,要经历一个“俄语输入—转化为汉语—转化为俄语—俄语输出”的过程,但俄语思维养成就是将这个过程简化为“俄语输入—俄语输出”。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言,双向教材编写和双向课程设置能够提升学生的翻译应用能力,缩短在学生翻译过程中的反应时间,提升其反应效率和翻译效率。从翻译效果来看,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通过俄语思维进行思考,使得汉俄语的翻译能够更加连贯准确。双向课程中还需加入俄国文化、历史、风俗等相关内容学习,因为语言也是文化的呈现与浓缩,学习者只有了解到语言所在地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些语言所呈现出来的语境。翻译应用型人才数量和规模严重不足,高校不仅要从翻译技巧的角度出发进行培养,还要站在文化交互的基础上进行培养[10]。
(二)直译与意译有机结合
直译和意译是建立在双向语言学习基础上的,从侧面印证语言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要求相关人员做好教学体系的建设与调整。直译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相关的语法、句法和词法的使用方法,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相关单词的中文意思,更要对一些短语组织有所有了解。掌握了这些基础的技巧,就能够进行语义的准确翻译,一般从翻译三个基准——“信、达、雅”展开,直译只能是做到其中的“信”和“达”两部分,要做到“雅”就需要加上意译成分。意译的相关教学是具有多元化特征,对教师和教材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倾向于一种语言能力的学习和语感的培养。人工翻译之所以无法被机器翻译取代,根本原因在于机器翻译无法进行意译,无法在保证原义的基础上根据翻译者自己的理解进行相关的翻译工作。意译不仅仅是将词句美化,更多是要传达出翻译者个人的经历与人生感悟。尽管任重而道远,但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关的课程设置必不可少。
(三)设置实际情境加强口语练习
专业口语课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口语更多是检验翻译者的口译是否标准、停顿及语调是否正确、是否具有较高的视听欣赏特征等等。翻译课程培养的是翻译应用型人才,翻译是一个应用场景多样的工作,如随身翻译、同声传译等,对临场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实际场景中的口语练习也是提升翻译者的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11]。在俄语翻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校应通过与一些公司合作,帮助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听力及口语水平,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确保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翻译工作。情境训练可以是虚拟情境,也可以是实景训练,翻译工作是没有预设情况的,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必须确保译者能够适应所有的翻译环境,为需求群体提供最大的支持,确保他们的工作任务能够圆满完成。
五、结语
随着中国不断向前发展,语言学习已经不再是一项被迫接受的技能,而是成为打开世界之门的一把钥匙,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语言学习也将更加倾向于实际应用。这种实际应用并不是依靠传统的口口相传,而是要从整个语言体系学习出发,是一套“学术派”与“实践派”相结合的学习体系。为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學要求,需要从教材的编写与选择、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有序提升。俄语作为一门小语种,尽管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相关的专业人才数量和比例不足,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着眼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现行俄语翻译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俄语翻译教学体系不断取得新进步,使俄语翻译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岭,赵光锋,毕宪顺.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路径研究[J]. 江苏高教,2021(09):60-63.
[2] 陈志娟. 高职行业学院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21(07):62-68.
[3] 刘科明,韦相贵,赵成龙,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21(07):181-182.
[4] 范新英.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 江苏商论,2021(01):127-129.
[5] 王国保,宋佳佳,张笑笑. 基于社会需求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物流技术,2021,40(06):156-160.
[6] 郭雅洁,刘颖.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 职业教育研究,2021(02):85-91.
[7] 王超,刘阳. 浅谈高校商务俄语课程设计[J]. 知识经济,2018(04):163-164.
[8] 李磊荣. 俄语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口译方向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J]. 中国俄语教学,2015,34(03):54-57.
[9] 严静静. 课程思政视阈下《基础俄语1》课堂教学设计初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08):200-201.
[10] 王曼. 我国高校俄语口译课程设计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135-136.
[11] 张琬懿. 公外俄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设计[J]. 魅力中国,2021(05):219.
(荐稿人:李志丹,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