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03-24 21:59徐连满包红旭郝喆李娜李健李玉伟
高教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固体废物可持续发展课程思政

徐连满 包红旭 郝喆 李娜 李健 李玉伟

摘  要: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内容中增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解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理念,“无废城市”概念及建设情况等教学内容,补充固体废物资源化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讲解。将课程思政融入本课程的教学建设中,全面提高学生环保和宣传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作中,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还可加强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政治辨别力。授课中,用先进的固体废物处置案例,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使他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保护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课程思政;固体废物;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6-0148-05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lem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Engineering. In addition, the course contents includ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solid waste, the knowledge and concepts related to waste classification, the concept and construction of "no waste city", and other teaching contents to supplement the explan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of solid waste recycling. Integrating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o the teaching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can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ublicity, guide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improve living environment, promote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lso strengthen students' ability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and political discrimination. In the teaching, advanced solid waste disposal cases are used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the course and enhance their endogenous motivation, make them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lid waste; teaching refo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背景

打破高校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课程思政是基于思政课程的价值属性,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增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不断完善,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也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这就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者和研究者”队伍,培养出思想过硬、政治过硬、专业过硬、品质过硬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2]。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基于新发展理念,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但要传授专业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现场的考察、问题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清醒地看到我国现阶段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家竞争,引导他们景仰学界前辈,学习前辈们始终心怀党和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他们未来与国家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3-4]。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深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學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科学家精神、具备法治意识的优秀人才[5-6]。学院要有针对性地把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课程目标设计、教材编审选用等方面;专任教师要主动去发掘、加工和利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组织好教学内容设计,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开展备课,将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去。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增设一项活动,更不是课程“去知识化”,而是将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固体废物是传统的四大污染源之一,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和农业废物,其体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处理相当困难[7-8]。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生活垃圾排放量呈现高速增长趋势。2019年全国337个一至五线城市的生活垃圾生产量约达3.43亿吨,蔬菜残余、油性纸、废纸、塑料包装、家用电器、纸板、玻璃等生活垃圾都被倾倒出来,全国约有1/4的城市缺少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垃圾围城危机日益严重[9]。工业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其中一般工业固废的产量占比在固废总量的八成以上。一般工业固废对环境危害性较低,但其受工业生产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所含成分变化频繁,给处理和利用造成困难[10]。农业废物随着农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其污染也日趋严重,尤其是农村垃圾中含有大量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消毒剂等包装袋以及大量废弃的塑料薄膜等,随地乱倒,缺乏管理,形成了“垃圾中的村庄”,严重污染环境[11]。

固体废物污染不像废水、废气具有急性的环境危害,但其日积月累,数量巨大,危害比废水、废气更加严重。目前,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国家十分重视固体污染环境治理问题。2020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称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合理处置和综合利用固体废物是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的唯一途径。因此,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研究将是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

我国于2000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8个城市启动了垃圾分类工作[12],2014年推行到26个示范城市(区),2018年初推行到46个城市,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于垃圾的产量增速加快,我国正在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并取得初步成效,国民的环保意识、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正在逐渐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垃圾产生量大、垃圾成分和形态复杂,且相关配套措施及制度不够完善,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尚未形成高效循环的新型产业[13]。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14]。作者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课程出发,针对该门课中涉及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环境保护、固废资源化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利用课堂这个重要的学习场所,将“思政育人”作为课程教学的要求与点睛之笔,开启课程思政育人模式。通过讲授垃圾分类制度、“无废城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先进技术等,了解本行业最新动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不仅自己认识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当好宣传员,督促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作中来,一起动手,改善生活环境,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课程的建设内容

目前,教学的主要内容为: 讲述固体废物的来源、种类、污染、污染控制措施、固体废物管理原则、管理制度、固体废物管理法规以及标准;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重点讲述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分析、收集线路设计和转运站设计;固体废物的预处理,重点讲述固体废物的压实、破碎、机械分选和污泥的浓缩与脱水的原理、方法和工艺设备;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重点讲述固体废物的浮选、化学浸出、固体废物的稳定化、解毒化处理以及固体废物的固化处理的原理、方法和工艺设备;固体废物的生化处理,重点讲述固体废物的堆肥化、沼气发酵、微生物浸出以及蚯蚓处理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工艺设备;固体废物的热处理,重点讲述固体废物的焚烧、热解以及焙烧的原理、方法和工艺设备;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重点讲述排放量大、来源广的几种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和方法;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重点讲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规划设计、渗滤液的污染防治及填埋气的控制及利用;危险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管理,重点讲述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和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课程思政针对固废相关法律,垃圾分类制度,相关处理设施和设备,行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无废城市”背景下固废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体系、发展模式和成功案例等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避免枯燥的宣讲和生硬的灌输,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融为一体。课程改革中主要完成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解读《固废法》,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中華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与每个人的生活健康都密切相关。

首先,解读2020年新修订的《固废法》的亮点之“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以“洋垃圾”为例,介绍我国上世纪90年代大量收购 “洋垃圾”,创造巨大的利润[15],但在“洋垃圾”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处理设施简陋,技术落后,固体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处理过程中释放出化学物质,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伤害,并严重污染当地水源环境和土地,我国沿海地区有247个癌症村均与外国“洋垃圾”有密切关系[16]。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洋垃圾”的处理处置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与其对人体的危害,讨论“洋垃圾”的利弊,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何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部署、推动禁止“洋垃圾”入境,以及新《固废法》将“洋垃圾”零进口写入法律对我国环境、人民以及子孙后代发展的重要意义。

其次,解读新《固废法》的亮点之“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向学生介绍我国近10年来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始终高于100亿吨,目前固废利用处置率约为80%,那么仍有20亿吨的固体废弃物未得到有效处理。未处理处置的固体废物中一次性塑料制品占比很大,其除了直接污染之外,还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让学生通过网络、现场调研等方式,去寻找这些废弃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并研究其污染危害和途径等,使学生意识到固体废物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或生活,更加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和重要性,并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等展开讨论。

最后,解读新《固废法》的亮点之“实施最严格法律责任”。通过《固废法》新旧罚则对比,使学生掌握新《固废法》内容,更加清楚处罚种类和罚款额度,明确哪些行为是“高压线”不可触碰,增强学生环保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遵法守法习惯,让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毕业后工作中仍然“心中有法”,在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时,法治观念较强,有效预防知法犯法事件发生。

(二)介绍垃圾分类制度,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若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生活垃圾大量微生物,且垃圾中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害虫等,不妥善处理会严重危害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命健康。

首先,从校园日常生活入手,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对校园内生活垃圾的来源、去向、种类做了调查,并制作调查问卷采集学生对日常生活垃圾的处理态度、环保意识,要求每组写一份个人一周生活垃圾产量统计报告,进而估算学校日产生垃圾量,使其对生活垃圾产生量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解读《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分类新标准、“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中央高度重视、着力推动的民生“关键小事”,是制约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再利用困难的根源之一。课堂中融入垃圾分类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讨论大家如何处理快递外包装、外卖外包装等生活垃圾,将垃圾分类回收等实践融入教学,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平时的健康发展,提高明辨是非能力。

最后,邀请一位环保领域专家以专题讲座的方式,介绍最新的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和先进管理方法、处理处置技术等,并现场围绕讲座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让学生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产业前景、市场规模等,使其对本专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三)讲解“无废城市”发展理念,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无废城市”是我国首先在世界范围内提出的概念,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17]。

首先,介绍建设“无废城市”的重大意义。我国是世界上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解读《“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与学生一起探讨创建“无废城市”的意义,使其意识到建设“无废城市”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举措。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愿进行环保理念宣讲,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传播到周围人群中。

然后,以“公共机构无纸化办公”“倡导光盘行动”等为题,就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如何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如何减少食堂剩饭剩菜等出谋划策,对目前的垃圾管理条例展开讨论,提出修订意见,引导周围人群从旁观者、局外人变成“无废城市”的参与者、建设者,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增强信心,引导其走进公众生活。

(四)介绍固体废物资源化新技术和新方法,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资源化已成为解决固废出路的主要途径,我国固废产生量巨大、来源广泛、污染物种类和形态复杂,是制约固废资源化的瓶颈。国家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资助固体废物资源化新技术和新方法研发,提高了固废资源化利用率。

首先,介绍结合课题组关于煤矿环境治理的科研项目,介绍煤矸石、粉煤灰等矿业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方式、环境危害以及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对煤矸石、粉煤灰的了解,讲解了煤炭形成过程,煤炭开采方式及过程,煤炭利用方式等,并借用煤炭承受大地的高温高压的环境,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鼓励学生要有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介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解释我国开采煤炭资源的必要性,辩证看待煤炭资源,不能一“弃”了之,鼓励学生投入到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资源化行业中,为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蓝天、青山、绿水”保卫战贡献力量;介绍煤矸石等矿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使学生提升对本专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的资源循环利用意识,投身环保到科研中。

其次,围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课堂讲座,学生上网调研目前各种固废的最新处理处置方法和技术,制作5分钟PPT报告,从题目选取-资料搜集-PPT制作等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重要性,激励他们追求科学、奋发进取的精神,立志为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保护建设做贡献。

最后,以垃圾回收等为题,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本课程中讨论的一些固废新的处理方法、工艺等作为竞赛题目,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通过课后开展信息调研、方案讨论、计划书撰写、路演PPT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将“以赛促教”“研教结合”落于实处。

四、结束语

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是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固体废物危害程度比废水、废气更加严重,但目前公众对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其严重性认识不够深入,没有引起全面的、足够的重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课程改革中加入课程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资源安全供给的重大战略相结合,专业知识与国家环境治理理念、新环保政策相结合,塑造学生高尚的科学精神和敬业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信心,让学生真心喜爱、真学真用,内化其爱党爱国的情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保护建设做贡献。

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建设对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阐明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意义。重点在解读固废法、介绍垃圾分类制度、讲解“无废城市”发展理念、介绍固体废物资源化新技术和新方法四个方面讲授中引入思政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构建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激发师生互动和协作,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把职业道德精神和职业伦理同实践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引导学生真正融入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42(4):99-103.

[2]李如瓛.立德树人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J].文教資料,2019(7):185-187.

[3]张俊玲.将“课程思政”理念基因式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6):49-50.

[4]韩喜平,王晓阳.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9(10):68-71.

[5]曾令艳,王海明,宋彦萍,等.核动力装置及设备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87-89.

[6]何俊,李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江丛刊,2019(12):145,147.

[7]宁平.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曹志阎.有色冶金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25-26.

[9]钱小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研究——基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0):82-83.

[10]罗燕.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中的困难及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30):83.

[11]梁慧锋,何拥军,王彦娜,等.农村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及措施[J].广东化工,2016,43(21):115-116.

[12]王莹,赵泰陟.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3):188-192.

[13]梁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14]桂玉.“课程思政”路径下高校教育教学和教师价值回归探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2):92-96.

[15]孙倩文.中国“洋垃圾”禁令推动全球垃圾贸易新格局[J].金融经济,2019(12):135-136.

[16]孙月飞.中国癌症村的地理分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17]周宏春.我国“无废城市”建设进展与对策建议[J].中华环境,2020(11):22-28.

猜你喜欢
固体废物可持续发展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污染减排视角的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因素的测算分析
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探索
中宁县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及对策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探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