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传统文化保护探析

2022-03-23 22:39
文化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胡 静

一、引言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技艺,这些民族文化瑰宝丰富了传统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是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千百年来社会生活的产物,凝聚着一个民族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的基因,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快速崛起,内核源自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文化自信日益增强。中华文化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传承了数千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活力。这种力量充满智慧,无形无穷,不但能自我修复,更能顺时应势,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完成自洽,活下来并持续传承。近年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加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所遭遇的困难,为此,新时代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统文化的保护路径尤显重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统文化保护的必要性

(一)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提升各民族协同内聚功能

从世界各地的发展历史来看,存在更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国家包容性更强,单一民族文化的国家包容性更弱,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村”的大趋势下,拥有民族文化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心,有助于帮助我国文化抵御外来冲击,有助于我国的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它的消亡从某种意义来说,意味着民族特征和民族个性的消亡。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的文化产物,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艺、音乐、舞蹈、乐器演奏等是需要掌握技巧的人去不断生产、不断再现的文化,当没有人能将其再现时,这份民族文化就会失去其活性,逐渐成为摆进历史博物馆的陈列物[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协同内聚功能,增进民族团结,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在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范畴中每一个地区生活的民族都为文化繁荣贡献了力量。中国历史上数千年的不断繁荣离不开所有民族的共同努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基因多样性,还是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性。纵观我国历史,少数民族在与汉民族交流过程中双方都存在吸收对方文化元素的行为,在自己民族文化中形成融合后独特的产物,这是让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统一的重要前提[2]。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民族文化之间融合的见证者,亦或者是融合的产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保护历史的印记,保护民族发展的过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身份认同和精神标识,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坚定文化新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曾经为世界各民族发展贡献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种贡献的见证者。传统文化诞生于历史长河的上游,但不代表着传统文化在今天没有研究、发展、应用的价值。以承载青海优秀民族文化记忆有效载体的“青绣”为例,这种古老的刺绣纹样及刺绣技艺既是民族文化保持活性的力量,又是今天发展美学领域的重要推动力,还是研究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交融历史的抓手;同时,“青绣”已成为青海文化产业的招牌和最大亮点,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再以我国传统医药项目的中医针灸、中草药、正骨疗法等为例,这种古老的技艺和对动植物的应用方式看似没有科学规律,实则自有其科技含量。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基因工程范畴,更细节的观察视角、更深入人体的实验论证为中医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让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得到验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也是最深沉和持久的力量,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文化自信的坚定基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民族文化和历史文脉的保护,也是对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存留,其重要性应当引起重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统文化保护,有助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提升为国家文化软实力[3]。

三、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统文化保护的困境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与发展契机

从历史发展历程来看,全球化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下,全球化及其治理体系面临重大转型。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借助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的优势,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从意识形态到经济模式的输出,这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霸权主义色彩。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必然会致使文化发展的现代化和多元化。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现代文化时刻冲击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势必会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处理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是我国文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和不能回避的挑战,同时,文化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也是很大的机遇,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我国优秀文化的优势,在保留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兼容并蓄,从而使各国民族文化各自保留底色,共荣共存,才能将优秀非遗文化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二)新媒体时代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新媒体领域高速发展,我国在信息储备量和传播速度层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同时也是传承非遗文化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路径。新媒体时代,为我国非遗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为传播非遗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会受到纸质媒介的局限,导致其中一些细节部分的意义无法充分体现,也难以展示出其自身的魅力与灵魂,致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效果不佳。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方面体现了巨大的优势,利用现代新技术,将非遗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密切结合,实现了即时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可通过互联网信息终端平台,实现媒体与人民群众的多元化沟通。但是新媒体时代是全新的技术,它具有极强的娱乐性,这个特征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严肃性有明显的冲突,在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加入了大量的娱乐讯息,就会扭曲传统文化的真正意涵,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

(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弊端凸显

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的要求。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的目的不仅仅是坚守传统,更关键的是要使其永葆生命力。从当前非遗保护方式的实施情况来看,现有的保护措施多数停留在静态保护的层面,通过现代技术对其进行录音、录像以及建立博物馆等方式进行保护。陈列或者收藏等方式固然能对非遗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这些方式只能保护其外在,不能真正保护其内在的文化意涵和民族精神及价值观等,而后者恰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现有的保护措施没有从源头上解决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问题,无法释放出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无法从根源上阻止非遗文化的消亡趋势[4]。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后疫情时代,传统非遗文化保护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更有效的途径来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

四、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统文化保护路径探索

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其在“产生—演变—传承”到新时代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采用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三种模式。虽然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统文化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发展机遇。

(一)建立健全非遗开发性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统文化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的特定性和传承形式的特殊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性保护主要保障其基本生存,新时代需要对其开发性保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造血式保护”,这样才能保护其发展和创新性。为此,要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大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具体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和凝练出相关的法律原则并通过立法,用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非遗传承人进行表演、传承时,依法享有著作权和商标权,在此基础上建立依法享有精神权益和经济利益的权益。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性保护机制,让非遗文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二)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优势拓宽非遗文化传播路径

当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新媒体作为主要载体来传播与发扬传统文化,使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应当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多种感受与体会,加深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播与发展。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较为单一,主要是以社会教育为主,并且把它渗入到社会每个层面,这样的方式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很难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意义。新媒体技术则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路径,成为了丰富与拓展文化传播路径的重要阵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应积极整合新媒体环境中的优秀资源,努力推动人民群众借助碎片化的时间来开展相关信息阅读,用以有效提高自身素养。

(三)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实现非遗文化保护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人民群众中,也只有充分融入人民群众生活中才能保持其鲜活性,才能不被历史长河所淹没。非遗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必须与人们的现代生活接轨。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非遗保护的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人民群众比较直观地感受到非遗的深层内涵,展示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充分结合现代文明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其成果。非遗传承可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来实现,“非遗+”作为非遗文化保护的创新方式,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非遗+教育”“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直播”“非遗+会展”“非遗+研学”“非遗+养生”“非遗+扶贫”等模式可以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非遗保护的主体[5]。比如青海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大力推动“青绣”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拟将“青绣”打造成为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弘扬核心技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旅发展的特色产业,积极探索“青绣+直播”等模式,在带动人民群众奔小康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同时,积极探索了青海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我国弘扬传统文化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印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着历史,更承载着人民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及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非遗文化传承与传统文化保护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新媒体时代下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和传统非遗文化保护方式的弊端凸显三个方面。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与传统文化保护的新模式,可采用建立健全非遗文化开发性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利用新兴技术优势拓宽非遗文化传播路径和跨界融合的方式实现非遗文化保护创新,实现非遗“活态传承”,让非遗文化重现生机与活力,展现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我们的民族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