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娉婷
(福建省南平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 南平 353000)
近年来,大数据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优秀的数据统计和信息处理能力也在污染源监测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生态环境的提升。
我国排污单位众多,监测数据庞大,将大数据应用到污染源监测管理工作中,不仅能保障执法监测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不间断地有序进行,还能大幅度减轻业务人员的工作量,对环境数据进行更加高效地归类、整合和管理,让监测数据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1]。在过去,污染源监测数据仅通过数据包单线整合传输,管理部门想对比污染源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来分析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需要先和各业务科室的人员进行沟通,通过最终成文的报告进行了解,效率低下,费时费力。而通过大数据打通各部门、站点之间的壁垒,构建数据云平台,可以合理高效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和处理,科学地对污染源监测管理工作进行评估,综合全面地分析出现的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
污染源监测管理工作包括监测和管理两个部分,监测人员不仅可以利用大数据精准抓取所需信息,对于容易超标的企业重点关注,增加执法监测频次,也可以更好地排除影响监测结果的自然因素。在分析管理方面,由于我国污染源种类繁杂和数量众多,各级业务人员很难面面俱到地应对每一个数据波动和超标情况,并进行精准分析。而利用大数据对历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功能,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可以在审核中及时发现异常数据,排除录入错误,换算错误等因素。通过大数据还可以不间断获取、统计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的在线数据,通过云计算监控是否发生排污异常情况,分析自动监测数据中的异常值,若为设备故障或抓取数据异常,也能及时反馈改善,实现对污染源真正意义上的实时监管。同时,结合环境质量控制点通过周边各个企业和自然因素进行分析,使污染源监测数据在生态环境治理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大数据的应用让社会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为更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民众愿意主动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中,但想要真正实现全民环保,公众监督才是关键。社会舆论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度提升,各类环境事件成为新闻热点是督促环保部门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的重要推手之一[2]。相比过去只能通过实地探访举报污染行为,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将执法监测结果及时向公众公开,让群众打开手机就能参与污染源排放监管。这不仅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新的便捷途径,也大大增加了公众参与的热情。同时,在大数据环境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可以主动检索公众关注到的污染问题,并及时跟进,借助数据分析平台对公众建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获取可行性建议,制定更科学的解决方法[3]。
提到大数据,人们首先会关心信息安全问题,事实上网络信息安全也确实面临严峻的考验,存储着大量污染源数据的服务器每天都会受到无数条攻击,这需要网络安全员不断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能,加强技术保护,实时监控,筑起一道可靠的防火墙。此外,每一位使用数据库的工作人员都有可能因为失误或者疏忽造成隐私泄露,甚至是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泄露。虽然污染源监测结果是向公众公开的,但是在相关的大数据中,仍然会涉及到一些国家机密、企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相关人员必须加强保密培训,建立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共同保护数据安全。
目前,大数据的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行业中占比不高,各地区的发展和应用也不平衡,发达地区的大数据技术发展起步早,体系相对成熟,但许多小城市及边远地区,对大数据无法自主开发和有效应用[4]。除此以外,不同部门的数据库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数据库的开发商和运营商不同,数据库没有统一标准,部分数据库更新不及时,因此在数据库之间的连接上容易出现问题。例如,污染源监测管理系统中的部分企业名称因为企业信息变更无法及时更新的问题,与排污许可证平台的企业名称不一致,在抓取信息的时候对应不上,影响工作效率。匹配两个数据库作出部分调整不难,但是要合理连接、有机结合成千上万不同地区、部门和开发程度的数据库,则是相当巨大的工程,会面临无数困难。这需要有关人员坚持学习、及时反馈和不断改进。建设采集和存储设备及平台搭建都需要资金,资金投入整体上不够充足,也制约着生态环境治理大数据化的发展。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基本构建出了污染源监测相关的大数据环境,但使用效率还比较低,污染源监测数据和其他监测数据的收集没有统一的制式标准,影响了信息的采集,其中还存在不少没用或过期的信息,需要被识别并剔除,这无疑增加了数据分析的难度[5]。究其根源在于当前的污染源监测大数据平台构建起步较晚,同时在对信息的收集与管理的过程中,未能建立科学的数据筛选机制,所获取的相关数据仅仅体现了污染源排污情况和周边环境点环境质量情况,平台之间没有形成体系,无法高效联动对监测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解析使之直接应用到污染防治工作中,导致大数据信息的应用效果始终处于表层,所以大数据在污染源监测管理方面的运用目前尚未达到期望值,还有待更深层次的开发。
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就不能只着眼于污染源监测管理数据库,甚至不能只局限于环保相关的数据库和平台。大数据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如卫星遥感、物联网技术、5G技术都可以应用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不同部门的数据如果能有效联动,则能构建一个科学立体的环保大数据体系,实现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地分析数据,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使污染源监测管理能更加合理有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目前,在获取个别数据时,还需发函进行沟通。若能建立一个内网大数据平台,有效统筹各单位的数据,对不同的数据和人员权限进行分级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直接进行内部计算,让业务人员能获取到对应级别的结果而不是具体的数据,在有效规避涉密数据被接触的同时,可以使各单位的数据被更高效地利用起来。
合理合规的监测行为是污染源监测数据真实有效的保障,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石。由于企业自身的监测能力有限,大部分企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排污监测。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检测能力良莠不齐,存在资质不全甚至是虚假检测等违法行为。利用大数据可以筛查第三方检测机构中的检测人员是否存在违规违法通报或被人投诉的记录。可建立数据库,登记第三方检测机构中的检测人员的资质、仪器检定时间,以便核对检测人员对检测项目是否具备资质、检测设备是否按时检定。
利用大数据在污染源管理信息平台上对排污单位进行常规化网络巡检,定期抽查,将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当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督促其落实整改。通过对执法监测数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在线监测数据,以及通过大数据抓取各网络平台民生关注的热点和民众对周边排污单位的评价来筛选有效信息综合分析,从而对污染源排污情况和周边环境质量情况进行预测。执法人员可以根据预测结果,针对一些可能发生违法行为的企业重点监管和突击检查,从而实现行精准执法,有效地控制源头,避免严重污染事件的发生。也可以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优化环境监测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6],推动污染源监测技术创新,把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工业和城市发展相关数据联合起来,对某地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找出污染发生的规律,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情况制定科学的预案。
当今,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污染源监测管理对大数据的使用将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密不可分,但仍然需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通过改善数据安全问题,补足缺陷,逐渐加大投入,平衡各地区各部门对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逐步提高利用率,构建更加科学立体完善的大数据体系,使大数据在污染源监测管理中能更好地体现它应有的效果和价值。同时利用其对污染问题进行预警和监督,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有效的依据,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做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