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论构建青海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2022-03-23 13:27
关键词:青海生态

胡 蓉

(青海大学 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研究和探讨“两山”理论,对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威胁,对于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生态难题,同时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既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世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中国经验”“中国范本”具有重要作用。“两山”理论在青海已经取得了可复制经验和丰硕成果的生动实践,但如何从“两山”理论的理念高度及深刻意义方面进一步研究、思考和拓展,进而对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所启迪和帮助。本文从“两山”理论的提出及重大意义、青海的特色生态、“两山”理论在青海的生动实践等方面提出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事实和数据。

一、“两山”理论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空前增长,粗放的开发建设,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资源开发、能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发展受到制约,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方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空前的历史高度和战略地位。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两山”理论,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在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坚持“两山”理论打造出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美丽乡村,进而带动扩大到安吉县、湖州市、浙江省,乃至辐射全国。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转化为全社会的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新时代、新要求、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论是在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时提出的解决方案,展现出优秀的中国智慧。

“两山”理论的提出,为中国解决生态环境危机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这一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创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基本价值理念。“两山”理论立足中国实践基础上应对发展进步问题的智慧方案,有着鲜明的中国气派和责任担当,不仅是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更是中国对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世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中国范本”,对全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两山”理论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和共荣,“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创造“金山银山”,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又要留住“绿水青山”创造优美环境,使人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而突破了传统工业社会和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污染了也不治理”的发展模式以及治理的老套。“两山”理论摆脱从前的窠臼,独创一格,真正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两者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这一理论的提出,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如今,“两山”理论推动美丽中国、助力美丽世界的实现,已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为著名的科学论断。

二、青海省特色生态概况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北内陆,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总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青海境内地形复杂,95%的区域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气候寒冷、干燥,空气稀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严酷的自然条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青海生态环境健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可持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

青海分布有大面积的森林资源,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主要承担者,肩负着保护和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密切影响着当地居民和其他野生物种的生存。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剧增,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这一世界性问题愈加凸显,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这一代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青海是国内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且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同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频繁的综合影响,加之人类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缺乏,导致了该区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青海沼泽湿地呈现退化状态,长江源区许多山麓及山前坡地上的沼泽湿地干涸,索加曲麻河等地段出现沼泽泥炭地干燥裸露现象。这些不仅制约了源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还直接影响到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区的生产和生活质量。湿地的减少,使高原湿地部分生物及其种群数量呈锐减状态,甚至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下降;依赖湿地或与湿地关系密切的湿地脊椎动物、湿地水涉禽鸟类、鱼类、两栖类、兽类等湿地生物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青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既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对象,也是助力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为维护区域延至更大范围的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承载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青海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青海各族人民自身的生存发展,同时也会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气候、环境、生态等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工业重地,其中的察尔汗盐湖、大浪滩盐湖、东台吉乃尔盐湖、西台吉乃尔盐湖、大小柴旦盐湖、茶卡盐湖、柯柯盐湖等各种大小不同的地表卤水湖、半干涸湖和干涸盐湖约30多个,盐类沉积湖面积约3万多平方公里,富含的锂、钾、钠、锶、芒硝等十余种矿种总储量在全国居于首位,硼、溴和天然碱分别居于第二和第三位,锶、碘居于第四位。特别是钾肥,它是粮食的粮食,青海的钾肥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海资源富集,但在十几年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困难,地勘投入不足,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不高,生产工艺落后,开采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对盐湖的开采也处于无序状态,违规修建薄膜盐田,越界修建盐田坝、盐田,乱采滥挖、争抢资源、无证、越界、盗采盐湖资源行为层出不穷。盐湖资源的粗、深加工普遍滞后,多数矿产品单一且多为初级产品,产业链短,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引致环境污染,一些企业掠夺式开采、粗放式经营,导致资源环境重度受损。

青海特色生态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国家的生态安全、民族的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维护好青海的生态安全,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人民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青海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局出发,将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反复强调青海占据着重要的“战略要地”,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对青海提出了“两个事关”“三个最大”的定位。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就已明确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赴青海考察,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青海代表团审议都强调了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先后指出,青海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无法替代;地处青藏高原,青海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又非常脆弱,“保护好三江之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同时对青海又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

自然资源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青海拥有广袤的大草原、大湿地,又拥有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源头丰富的生态资源,党中央赋予青海新的生态战略定位,新时代赋予青海新的历史责任。青海在目标确定和政策制定时充分考虑环境问题,突出绿色主题,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笃行不怠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作为协调同步发展的重要环节,把握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深层逻辑,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为指导方针,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一)新实践,最美自然,需要最严保护

青海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蓄积着大量的水资源,作为三江源头享有“中华水塔”之称。地表水资源总量约有1011.91亿立方米/年,地表水资源量约为989.52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量约为437.28亿立方米/年[18],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三大河流和众多湖泊。在涵养水源的同时,维系了众多依赖草地资源生存的大量动植物,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海立足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全局,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观,牢记“青海90%以上国土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指示要求,多措并举、整体施策、统筹兼顾,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开展全领域、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实施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对江源流域、草原草甸、雪山冰川、沙地荒漠、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修复。逐步建立起基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政策,把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开发利用、执法监察、督察等方方面面,牢固树立起“大生态”的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消除使用资源价格的扭曲,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定了按照造成的破坏程度强制实行征税收费,统筹协调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治理、先治理后补偿”“边开采边治理”原则,通过探索奖惩机制、现场督查检查、召开推进会、向各地政府致函、下发《督办通知》、约谈相关责任人、蹲点督查等措施,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2021年,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76.87%[16],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呈现面积“双下降”趋势。

青海处于地球第三极,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和放大器,更是保护亚洲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是全球重要的气候屏障。[13]保护三江源、祁连山和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青海坚持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第一抉择不容置喙,把保护“地球第三极”作为最大担当。举全省之力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全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高地、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和系统治理新高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15]保护生态安全屏障主体功能区建设和重点区域生态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和非法开矿采矿等违法行为。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构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凝心聚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国家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典范。青海以立法形式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公益管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积累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法律、条例,早在2002年2月,青海省政府就发布《关于在全省范围内禁止开采砂金的通知》,率先进行地方立法,颁布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先后成立了三江源生态法庭、祁连山生态法庭,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切实发挥了司法的职能作用,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纠纷规范化解决奠定了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司法工作中落地的重大举措。自2012年以来的10年间,青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各级法院一审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3755件。[16]在青海率先组建了省、州、县、乡、村五级国家公园管理“大部门制”实体,探索并建立了专业执法队伍;同时,率先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还先后制定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理规范》《空间管控技术规程》等制度、标准规范,健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规范设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形成机构运行、人力资源规划、政策、制度、标准、生态保护、多元投入、科技支撑、监测、评估考核、项目、宣传教育、公众参与、合作交流和社区共管等15个体系体制,构建主体明确、责任清晰、互相配合、省地协同合作,共同管理治理的运行机制。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连续多年在三江源头开展“保护三江源,我们在行动”,组织青少年清理河道垃圾,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的清洁和美丽,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正在成为全省上下保护“三江源”的一致行动,成为唱响青海湖“大、美、净、好”靓丽名片,生态底蕴定将更加厚重,基本实现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幸福的有机统一,青海已成为全国唯一的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16]

各级政府把国土整治当作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切实负起责任,大力开展国土整治,改善生态环境,把各自区域内的河流、湖泊治理作为大事来抓。1986~2005年,按照优化布局、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要求,相继建成青海湖、孟达、玉树隆宝、可可西里等10个自然保护区,涵盖了三江源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区、柴达木盆地和黄河干流五大地理区域,形成布局比较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格局。实现了维护青海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物种多样性保护、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扩展规模、形成网络,全面提高了青海的生态地位。1986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将省级隆宝自然保护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孟达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类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取缔多个涉及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违规采矿和建设项目,依法履行保护管理和执法监督职能,在保护区内先后开展“春雷行动”“护草行动”“三江源行动”“绿盾二号行动”“铁拳行动”等一系列针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专项打击。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面积为19.07万平方公里,大美青海日益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焦点。至2022年,青海已经率先完成了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全省8类109处所自然保护地优化到79处,自然保护地面积为26.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比重提升到38.4%[16],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得到实现。

青海清洁能源的发展具有绝对优势,生态固碳增汇潜力巨大,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大有条件,更有重大责任。青海工业企业积极采用新型减污技术,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清洁工业技术(如煤的清洁燃料技术等),降低单位产出能源消耗;加强对资源的公共管理,加大勘查和使用清洁能源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着重发展附加值高、轻污染或无污染产业,减少污染排放,坚决淘汰取缔一些资源浪费大、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降低重污染工业占比。建立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试验节能、节水新型经济体,减少工业污染。地勘单位加大页岩气、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勘查力度,大力倡导和践行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勘查理念[12],制定并印发了《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试行)》《青海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将绿色勘查开发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目标及工作实效纳入项目检查管理,将资源勘查开发与绿色勘查开发同部署、同设计、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为推进全省绿色勘查开发工作和绿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青海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尽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用优势资源实现优质产业的集聚,释放各自新的活力。目前,全国首个零碳产业园已经开工建设,我国第一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数据中心相继建成已陆续启用[16],一批新能源行业领军青海企业,一批光伏全产业链、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落户青海,光伏组建产业、储能锂电池已经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的产业链,呈现出新能源产业聚集发展的强劲态势。全省4325万千瓦总装机中,新能源、清洁能源装机的占比也已达62%、91%,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重已达29%[16],使全省电源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形成“上游制造保障下游发电、下游发电促进上游制造”的良性循环体系。

青海省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农区、牧区大力植树造林,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为代表的生态建设。以小流域建设为单元,在东部农业区实施黄土丘陵区山、水、林、田、湖、草、路一体化保护和系统综合整治,以梯田修建为重点,以林草种植为突破口,以蓄水工程修建为手段,进行了集中、连片、持续的综合治理,在治理中实行田间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治理与预防保护、经营效益相结合,分阶段建立起片—带—网相间,点—线—面相结合,山、水、林、田、草、土、路统筹安排的多层次、立体式的水土保持体系。自2019年3月起,利用5年时间以先试点后扩面、先集体后分散、先政府主导再交由市场的管理形式,稳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几年来,极大地改善了水环境、改良了土壤、净化了空气,产生了广泛的溢出效应,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资源永续利用,牵引带动全省“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2019年12月,“青海省油菜产业联盟”的成立,为实现油菜生产“安全、绿色、健康、多元”目标推波助澜,打响了“生态青海、绿色农业”品牌第一枪。积极探索并创新开展不同模式、不同畜禽、不同规模畜禽粪污处理技术示范和典型培育,建立了“养殖—有机肥生产—种植—养殖”良性循环链,助力青海绿色有机“青字号”特色畜产品品牌的积极打造,既保护和改善了环境,更有效地遏制养殖污染、防止人畜共患病的感染风险。青海依托绿色有机资源禀赋,积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书写时代新画卷。

青海牦牛存量600余万头,青海玉树被称为“中国牦牛之都”。2019年,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与青海大通种牛场联合培育的第一个无角牦牛新品种——阿什旦牦牛,填补了牦牛以无角舍饲化为主体品种的空白[4],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切实解决了牦牛养殖长期依据天然草地,牧民分散游牧,牦牛产业整体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方式单一、市场化竞争力较弱等问题。青海畜牧业发展始终坚持绿色崛起理念,明确“高端、有机、品牌”的生态畜牧业发展定位,构建青藏高原命运共同体,不断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资源优势向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生态体系,实现青藏高原人草畜平衡,打造“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四生合一的生态优先发展模式,推动生态畜牧产业的发展。

市政建设方面,一体化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不断加强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整治。重点治理烟尘污染,城市公交全部改用燃气或电动新能源汽车,实行用清洁能源集中供热和联片采暖,淘汰燃煤锅炉,部分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推广垃圾分类,综合利用。严格控制工业与交通噪音污染,在主要街道实行汽车禁鸣标识,各建筑工地实行噪音控制和裸露土覆盖,防止灰尘飞扬。

利用新闻媒介宣传生态知识。秉承以人民为中心,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强化公众环境教育,坚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公众主动参与,让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教育引导群众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尽职尽责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以实际行动让金山银山更有价值,让绿水青山更出颜值,倾注全省之力守护好青海的生态安全屏障。

(二)新成效:聚焦生态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将水污染防治由湟水流域向长江、黄河干流、青海湖等重点流域拓展。2021年,我省成为全国唯一河流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的省份[16],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湟水河出省境断面水质由2012年的Ⅴ类提升至Ⅲ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双100% 。2019年青海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为“优秀”;2021年青海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6%[16],在全国率先实现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生态良好、生存环境优良。全面完成了县级及以上城镇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整治任务,接续开展湟水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青海不断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严格履行防沙、治沙目标责任,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防沙治沙,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连续召开三次全省国土绿化动员大会,已完成治理任务42.37万公顷,提前完成40万公顷目标任务,建成国家沙漠公园12个[12]。至2021年,青海森林覆盖率由6.3%提高到7.5%[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4%,藏羚羊恢复到8万只左右、普氏原羚由20世纪末的300多只恢复到2700多只、高原裸鲤资源蕴藏量较实施保护前增长38倍[7],曾经多年不觅踪迹的野生动物不断出现,欧亚水獭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青海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比十年前增加了约220平方公里[16],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在6%以上,原本增加的荒漠化、沙化土地实现了“双缩减”,逐步实现了“人进沙退”,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提高了11%、30%以上[16],全省湿地面积仍稳居全国首位,湿地保护率64.32%[16],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为全国第一,保护了“地球之肾”的安全,重要的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均达标在100%[16]。青海积极探索沙区绿色产业新发展格局,积极构建“东部沙棘、南部藏茶、西部枸杞、河湟杂果”的沙区产业布局。组织梳理天然林保护修复,退化草原治理修复,结束了沙化危害扩展、加剧的历史,初步建成以农田和道路防护林为主体的区域性绿色生态防护屏障,稳固并拓展了沙区的生存发展空间,改善了沙区附近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省会西宁大力推进城市植树造林,改善人居环境,树立“把城市建在森林里”的理念,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10年间,完成国土绿化3.34×105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8%提高到36.5%[17],稳固提升了水资源涵养能力。蜕变了城市面貌、改善了人居环境,新建公园16个,建成街头绿地184处、新增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286.67公顷[17],新改建道路绿化178条,提升改造单位庭院绿化695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7.1%增长到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9.5平方米增长到13平方米[17],西宁彻底实现了生态逆袭,优美的山林向城市渗透,构成了大规模的城市风景线和绿色屏障。在西宁辐射带动下,全省各地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全省的碳植被碳库占比排在了全国首列[16],绿色和生态成为美丽青海的发展底色和竞争优势,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三)新格局:建设特色生态美好的现代化新青海

青海是一个边远和发展滞后的西部省份,贫困人口基数大、数量多、贫困分布面广,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贫困地区的所有特征,曾经是连片特殊困难区域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的省份。按照中央要求,青海省着力解决贫困人口问题,实施了众多政策措施,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依托“民族团结进步+”的新业态,不断加强加大对民族地区人员就业、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做好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也是扶贫”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扶贫”的职能优势,以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为总体目标,以“生态修复+脱贫攻坚”双轮推进的特色扶贫模式为手段,多元化、全方位、多举措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建设和脱贫攻坚,利用在项目实施、资金安排和政策红利等方面对全省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进一步提高生态修复助推脱贫攻坚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供给质量、效率,充分显化生态修复助力脱贫攻坚“1+N”综合效应,充分考虑生态脱贫需求,从而转化为生态修复项目,进一步把项目又转化为脱贫发展的产品和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在实施生态移民、帮扶贫困人口及精准扶贫方面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生态搬迁、消除贫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青海在发展清洁能源过程中,注重能源惠民,能源扶贫,让清洁能源成为富民之源。逐步探索形成了“光伏+生态+扶贫”“光伏+生态+畜牧业”等模式,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稳稳地幸福,形成了脱贫致富与产业发展共赢、生态与能源的良好互动。确保了2020年青海省4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打赢了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攻坚中的“坚”,既实现了农牧民脱贫,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取得了“双赢”,得了民心,顺了民意。

今天的青海,以其“世界无公害超净区域之一”和“高原种质资源基因库”的美誉和禀赋,主打“中华水塔”生态品牌。无论乡间地头,还是城市公园,无论高山草原,还是江河湖畔,河清湖晏、天蓝地绿、生机勃勃是最鲜明的生态标识,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生动实践,更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写照。

缘于浙江、践行于全国的“两山” 理论在青海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青海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守护了绿色屏障、“三江源”“中华水塔”的金色名片。“两山”理论在青海的生动实践,是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步的实践,必将引领和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一个更高的境界;必将推动美丽中国、大美青海建设;也必将推动青海生态资源溢出生态价值,把生态服务转化为看得见的财力,把生态资源转换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青海各族人民是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以不变的执着和坚韧,向着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道路,不断拓展“两山”理论在青海的实践转化路径,开启又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新格局,将大美青海推向一个新的征程,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

猜你喜欢
青海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大美青海
青海颂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推动“青海节奏”向“青海示范”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