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百年发展:一个文献综述

2022-03-23 16:14:46王钦池
西北人口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口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王钦池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一、引 言

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100多年,执政已经70多年,实行计划生育这项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具有准自然实验性质的实践已经50多年。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解决人口问题、推动人口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在学术界,人口思想史难以算是热点研究领域,但是仍然有一批学者在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方面作了探索,涌现了一批高质量文献。利用文献库检索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有150 余篇。从文献类型看,主要是发表于学术期刊的论文,也有少量的专著(张纯元,1986[1];刘永佶,1988[2])。从研究对象看,综合性和围绕某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研究约占三分之一,关于代表性人物的研究约占三分之二。从研究时段看,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展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研究相对较少。从文献发表的时间看,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占文献总量的约三分之二;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和本世纪近十年的合计占约三分之一。

从学术史角度看,相关研究呈现出与人口形势和人口政策同步的路径。早在建党前,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党的创始人就开始探讨人口问题。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研究,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当时主要探讨毛泽东人口思想(桂世勋,1981[3];张纯元,1986[4])。进入20世纪90年代,相关研究开始关注邓小平人口思想(邬沧萍,1994[5];吕红平,1998[6])。进入新世纪,关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人口思想的研究文献开始涌现(郑全安,2008)[7]。进入新时代,相关文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的重要论述开展研究(谢秋慧,2018)[8]。2021年,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学界围绕党的百年人口思想掀起了研究热潮,涌现了一批建党百年视角下的研究文献(王钦池等,2021[9];杨成钢、杨紫帆,2021[10];王培安,2021)[11]。有关单位围绕党的百年人口思想举办研讨会和大型文献展,为相关研究增添了色彩(王钦池、张莉,2021)[12]。

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重大转折时期,面临如何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以计划生育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人口发展实践,为认识人口自身规律、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提供了极其难得的素材。在此背景下,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内涵、特征、成就、经验,实事求是地反思其不足之处,对于科学认识中国人口发展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以及推动人口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理论渊源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是一部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了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样,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也坚持了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同中国人口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口思想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口思想共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传承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的基石。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永佶,1983)[13]。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也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探索中国革命和中国人口问题(王钦池等,2021)[9]。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口理论,指导了中国人口发展的伟大实践(翟振武等,2011)[14]。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人口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后的7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人口发展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变得越发成熟和完善(杨成钢、杨紫帆,2021)[10]。

(二)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中华民族有深厚的文化传统。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王朝兴衰更替往往与当时因人口繁衍过度超过社会、自然界供给承受能力而引起的社会大动乱、大震荡有着直接因果关系(吴洁生,2002)[15]。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有了世界最早的关于人口与财富对比关系的论述(胡寄窗,1981)[16]。先秦时期,管仲、孔丘、墨翟、商鞍等思想家就有关于增加和控制人口的讨论(金海峰,1981)[17]。唐朝的王梵志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观点,宋末元初的马端临把国家的贫富、强弱和人口素质相联系(曹志淑,1987)[18]。从中国古代近代人口思想中,可以得到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适度繁衍人口利于国家强盛,人口过多不利国计民生,以及有关计划生育和人口素质的启示(吴洁生,2002)[1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有所养的观念相沿成习,逐渐演进为现代社会保障的思想理论,涉及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的内容(张玥晨,2017)[19]。总体来看,中国古代人口思想是围绕着人口数量与土地数量、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人口增长的速度与生产资料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平衡的主线展开的,成为中国人口思想的精华(李常林,1992)[20]。当然,需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关于人口问题认识的反复与封建人口思想有关(裴倜、王冲,1981)[21]。因此,要客观全面看待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与中国传统人口思想的关系,特别是要把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与古代人口思想中不科学的成分区分开来。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历史脉络

思想研究离不开历史脉络研究。相关文献基于不同的时间跨度,对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演进历程作了考察,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从萌芽、形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人口实践紧密联系,构成了思想和实践相互交织的历史脉络。

(一)关于分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思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有学者就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人口思想作了考察。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莉(2021)[22]认为,以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思考中国的人口问题并发表相关著述,围绕人口与战争的关系、人口与贫困的关系等展开探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口因素作为制定革命道路和策略的重要因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李琦(2009)[23]认为,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各国普遍倾向于增长人口以及中国传统生育观念十分顽固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产生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点燃新中国计划生育事业的“星星之火”。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阚唯(2021)[24]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积极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六大以后,积极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关于新时代,谢芳(2021)[25]认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人口发展的重大变化,调整完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中国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原新、金牛(2021)[26]认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框架,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战略中增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治理能力的决心。

(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

有学者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演进。段华明(2004)[27]认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中国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大人口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使党对人口问题的探索变为自觉追求。邹开明(2014)[28]认为,从党的人口理论和实践历程看,改革开放前是磨合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是理论和实践的接轨期,十六大后进入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期。李婷、郑叶昕(2022)[29]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中期,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重点是要不要控制人口;第二阶段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重点在于计划生育政策为何继续,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同志的人口思想中;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期,主要是如何应对低生育率挑战,包括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的相关论述和党的重大决策。此外,李智环(2012)[30]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人口思想,包括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与素质、民族人口与民族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思想。

(三)关于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是从党成立前开始萌芽的,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党的创始人对人口问题有深刻的论述。为此,有学者从中国共产党筹备和成立初期开始考察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翟振武等从建党90周年的跨度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史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正确认识和判断人口的地位和作用,确保了党的斗争纲领和斗争重点的正确性;二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提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使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三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党坚定实行计划生育和主动控制人口增长;四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时期,党把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和基本国策的高度;五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时期,党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更为清晰、成熟(翟振武等,2011;翟振武、杨凡,2011)[14][3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学者将研究视角延伸至建党百年。王培安(2021)[11]将中国共产党百年人口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启节制生育大讨论;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酝酿到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三是改革开放时期,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优化生育政策到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王钦池等(2021)[9]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孕育发端阶段,党提出并践行了改变落后社会制度是解决旧中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的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初步形成阶段,党确立了以计划生育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策略;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不断完善阶段,党确立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继续丰富发展阶段,党提出了关于人口发展的一系列新论断新理念新战略,奠定了人口发展与深化改革的大逻辑、大方略、大格局。与上述学者不同,杨成钢、杨紫帆(2021)[10将中国共产党百年人口思想分为中国共产党酝酿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迄今共三个阶段。

此外,还有学者就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某个方面作了回顾。杜鹏等(2021)[32]考察了中国共产党老龄工作思想的百年演变,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革命时期,党的老龄工作思想的启蒙;二是建设时期,老龄政策的初步探索;三是改革时期,老龄政策体系逐渐成熟;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王笑啸、刘婧娇(2021)[33]考察了建党百年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演进,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革命时期的“血缘亲养”的养老保障,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单位”养老保障,三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国家-单位-个人”的养老保障,四是新世纪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形成的,是关于中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作用和地位、目标和理念、方式和方法以及保障的科学、严整、系统的体系(王钦池等,2021)[9],相关学者对其总体内涵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人口思想作了考察。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总体内容

王钦池等(2021)[9]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系统回答了如何在中国这样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重大课题,其核心内容包括:人口发展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人口发展是一切发展的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人口因素是决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政策、方法的基础因素之一,人口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人口发展的核心思想,优先投资于人是人口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要矛盾是人口发展的决策依据,统筹、协调和均衡是人口发展的工作原则;党的坚强领导是人口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最大优势。翟振武、杨凡(2011)[31]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要进行人口调控和怎样进行人口调控的问题,并且人口调控的内容在不断拓展,人口调控的方法在不断丰富。王培安(2021)[11]认为,实行计划生育是基于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的重要华章。

(二)关于李大钊和陈独秀人口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是从建党前就开始孕育的,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党的早期领导人积极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分析中国人口问题。他们关于人口问题的探讨是从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开始的(杨致恒,1988)[34],李大钊被称为我国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前驱(吴申元,1983)[35],陈独秀被认为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学者之一(陈献民,1986)[36]。李大钊和陈独秀关于人口问题的探讨涉及中国人口阶级构成、劳工、农村人口、妇女、青年与老人等,涵盖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张莉,2021)[22]。尤需指出,李大钊和陈独秀重视对中国人口阶级构成的分析,这对于认识旧中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并把人口问题的解决纳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明显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刘永佶、王郁芬,1988)[37]。李大钊和陈独秀反驳了国内当时盛行的人口众多造成社会贫困的观点,提出变革社会制度和发展生产是解决旧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吴申元,1983)[35]。陈独秀还提出限制人口、发展生产事业、提高生产技术、增加劳力数量、发展交通、分配平均、革新婚姻制度、优生优育等措施(魏晓东,1989)[38]。当然,李大钊和陈独秀没有全盘否定马尔萨斯人口论,认为其在经济学上具有一定贡献(吴申元,1983[35];王毅恺,1992[39])。有学者指出,李大钊和陈独秀的人口思想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逐步认识到把改革社会制度作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吴申元,1983)[35],陈独秀是在“五四”运动后开始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张洪波、陈华平,2011)[40]。概括看,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人口思想在理论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问题的本质是社会问题而不是自然问题的人口观(杨成钢、杨紫帆,2021)[10]。正是在他们的宣传和研究下,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萌芽和发端。

(三)关于毛泽东人口思想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非常重视人口问题,其人口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刻分析了旧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源和人口阶级结构及革命力量、革命对象、革命策略(王春林,1993[41];钱益民、陈江明,2017[42]),确定了各阶级人口在革命中的地位(王干一,1983)[43],说明了中国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桂世勋,1981)[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过程,也是全面实践其人口思想的过程(梁中堂,2008)[44],是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决策人(曹前发,2010)[45]。毛泽东提出了解决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人口问题的四条途径,包括革命、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张纯元,1986)[4]。“人是第一可宝贵的”“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人口非控制不行”是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中心内容。同时,毛泽东强调“人多也好也坏”,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人口出发(程度、王冰,1983)[46]。毛泽东重视人口素质,提出德、智、体均衡发展的思想(贺珍佑,2008)[47];重视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提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思想(杨魁孚,2000)[48]。毛泽东人口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瑞方,1984)[49],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王剑君,1984)[50]。同时,也应认识到,毛泽东人口思想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周宝余,1984)[51],对于毛泽东人口思想要放在特定时空条件中去分析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杨成钢、杨紫帆,2021[10];胡鸿晓、李新安,1999[52])。相关学者认为,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刘铮,1984)53],[节育和计划生育思想是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主基调(张成洁、莫宏伟,2005)[54],“错批一人,多增三亿”的提法缺乏科学依据(郭志仪,2003[55];王培安,2021[11])。

(四)关于邓小平人口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我国人口问题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邓小平人口思想。20世纪80年代,随着《邓小平文选》出版,关于邓小平人口思想的研究逐渐兴起(刘长新,1983[56];杨宗传,1984[57];曹景椿,1994[58])。邓小平是“党内节制生育发明者”(郭锦杭,2013)[59],其人口思想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张敏才,1998)[60]。正是在邓小平人口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初,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刘启珍、严梅福,2018)[61]。邓小平人口思想既包括关于人口数量问题、结构问题、质量问题、人口分布问题,又包括人口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朱国宏,1995)[62]。张枫(1998)[63]将邓小平人口思想概括为国情观、战略观、国策观、人均观,素质观,张敏才(1998)[64]将其概括为人口国情论、人口发展论、综合治理论、全球共生论。冯立天、马瀛通(1997)[65]认为邓小平人口思想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人多是中国最大的难题,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重大战略决策,变人多的沉重负担为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相关学者认为,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人口问题是邓小平人口思想的核心(杨新科,1998[66];魏津生,1997[67];郭维明,2000[68])。邓小平人口思想蕴含鲜明的两重性思想和两手抓思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张月君,2000)[69],既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张纯元,1998)[70],也要大力发展经济(刘观海,1995)[71]。此外,邓小平人口思想的重要特色是将人口同政治相联系,强调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褚添有、魏桃初,1998[72];施炎坤,2004[73])。相关学者认为,邓小平人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人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刘庚长、黄子方,1999[74];张原震,1997[75])。

(五)关于江泽民人口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问题做了系统论述,形成了江泽民人口思想。相关学者认为,江泽民人口思想提出了“人口问题从本质讲是发展问题”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温永高等,2003)[76],并且把人口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戴鱼兵、朱尧耿,2002)[77]。特别地,江泽民人口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两种生产理论,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王国强,2006)[78],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机统一起来,使“两种生产一起抓”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杨魁孚,2003b)[79];三是提出了人类自身生产要与物质资料生产、精神文明“资料”生产相适应的“三种生产”理论(张水辉,2003)[80]。此外,江泽民驳斥了“市场调节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人口增长属于政府调控职能的论断(仲建业,2003)[81]。在人口工作方法上,江泽民人口思想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陈华,2009)[82],把计划生育作为婚育领域里的一场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杨魁孚,2003c)[83],建立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制度,体现出江泽民人口思想鲜明的中国特色(曹兆文,2007)[84]。相关学者认为,江泽民人口思想从“加快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三个代表”的理论深度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总览中国人口治理问题,释清片面强调人口自身发展而忽视国家整体发展的偏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和邓小平人口思想(桂世勋,2002[85];鹿立、宋洪山,2002[86]),把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六)关于胡锦涛人口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高度重视人口工作,就新形势下人口问题和人口工作做了重要论述,形成了胡锦涛人口思想。相关学者主要从科学发展观、人口工作内涵、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对胡锦涛人口思想作了阐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牢固树立和贯彻科学的人口发展观,在认识上从“人口增长的视野”转变为“人口发展的视野”(刘明侠,2009)[87]。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多维理论,涵盖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将发展要素扩展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更加突出人的价值(王国强,2006)[78]。关于人口工作的内涵,胡锦涛人口思想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关于人口工作机制创新,胡锦涛人口思想强调重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张维庆,2004)[88],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公共投入,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树立负责任人口大国的形象(郑全安,2008)[7]。胡锦涛人口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标志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指导方针在新形势下的历史性转变(王胜今、于潇,2007)[89]。相关学者认为,胡锦涛人口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王国强,2006)[78]。

(七)关于习近平人口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口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人口思想。王培安(2021)[11]认为,在习近平人口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先后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三孩生育政策,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启了计划生育新时代。谢芳(2021)[25]从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认识、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康中国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对习近平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谢秋慧(2018)[90]认为,习近平人口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内生动力是挖掘人的创造力,突出了人口的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围绕习近平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论述,相关学者归纳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数量最多、速度最快、任务最重的特点(丁士峰,2017)[91],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线是以人民为中心(原新,2018)[92],总方针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牟方志,2020)[93]。此外,围绕习近平关于流动人口的重要论述,肖子华(2016)[94]考察了流动人口融合问题,徐水源(2019)[95]和李乐军(2018)[96]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概括看,相关学者认为,习近平人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现代化和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杨成钢、杨紫帆,2021)[10],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钦池等,2021)[9]。

五、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特征和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立场和方法,又吸收了中国传统人口思想中的有益成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为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指南。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相关学者从多个方面作了探讨。一是科学性。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揭示了人口发展规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王钦池等,2021)[9]。二是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人民性是党的人口思想的最鲜明品格(张许颖,2021)[97]。三是实践性。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为我国人口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9]。四是开放性。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随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对中国人口发展实践探索的深入而日益艰巨,可供借鉴的模板和经验越来越少,越需要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翟振武、杨凡,2011)[31]。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人口政策,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调试,主动适应环境的需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鲜明品格(李婷、郑叶昕,2022)[29]。中国共产党既毫不动摇地立足基本国情、坚持基本国策,又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完善优化生育政策;人口思想既保持了理论和政策的一致性,又与时俱进深化改革(王钦池,2021)[98]。五是民族性。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同时又植根于中国大地,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人口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王钦池等,2021)[9]。

(二)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贡献

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历史贡献。翟振武和杨凡(2011)[31]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对中国人口实践给予了理论支持,强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王培安(2021)[11]认为,通过控制人口增长,创造了抚养负担较低、劳动年龄人口充裕、储蓄率较高的人口红利期,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提升,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也为促进新时代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口问题的战略性地位,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有学者从党史和政治角度归纳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贡献。贺丹(2021)[99]和王培安(2021)[11]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学者从人口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贡献。翟振武和杨凡(2011)[31]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口理论方面的空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极大补充和丰富。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梳理相关学术史,可以看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关于人口发展的理论、立场和观点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总体而言,相关研究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其一,围绕党的代表性人物和各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历时研究较多,整体性、综合性、全景式的共时研究较少。仅有少量学者从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历程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其二,以党的人口政策和实践为主,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本质层次的探析较少。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下,为解决人口问题而在实践中通过人口政策等具体措施而逐步形成的。虽然人口政策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但两者仍然有较大差别。其三,已有研究抓住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主流和本质,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经历的逐步形成和发展曲折过程的研究还不够细致。最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既是一门人口科学,又是一门历史科学。已有研究以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范式为主,鲜有从史学和思想史的角度进行探究。可见,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研究还有较大空间。以史为鉴,方能开创未来。未来的相关研究,需要注重从大历史观出发,基于近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发展实践,运用思想史方法,对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开展综合性、整体性、全景式研究,从史实中提炼思想,揭示其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这对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良好人口条件,既有重大学术价值,又有重大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人口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人口最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