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宽,苗艺馨
(1.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 2.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 510635)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生力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作为我国开展基础研究较为成功的企业,以战略性基础研究为重心、商业需求和价值导向为牵引,坚持愿景假设与应用研究双轮驱动,形成了直接参与、校企松耦合和个体化精准支持的基础研究模式,探索实践出“科技外交家”信息探头、失败者“灰度管理”、“第一性原理”技术导向等经验做法。其中,“科技外交家”信息探头是指华为建立的既懂产品技术又懂对外公关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同其他企业沟通过程中善于捕捉前沿热点信息、发现苗头性问题、提出方向性判断,形成战略性要点,为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提供方向指南; 失败者“灰度管理”是指华为在基础研究人才管理上摒弃非黑即白的评价理念,从长期发展来评价人才,最大限度地实施容错和妥协机制,并给予失败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撑。华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探索实践,有效推动了企业从被动接受知识扩散到主动推进知识创新,是华为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实现自立自强、保持优势地位的关键所在。根据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在2022 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的发言[1],2021年,华为的基础研究投入超过200 亿元,占研发费用比例超过14%,在全球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1 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0%,专利授权量排名全国首位。华为建设了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实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全世界领先,基础研究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
目前关于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研究不少,主要集中于企业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参与方式、存在问题及原因等方面。在我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现状方面,方勇等[2]认为投入普遍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大部分用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基础研究投入占企业研发费用支出的比例很小,不到1%,二是基础研究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和高校、科研院所投入的资金,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占全国基础研究投入总量的比重不足5%; 万明等[3]研究发现投入占研发资金的比例过低,虽然企业每年的总研发经费能保持增长率在10%左右的快速增加,但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的经费较少,占比远小于1%。在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原因分析方面,吕薇[4]认为,一方面,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主要靠内部资金,企业难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外部基础研究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短期难以形成经济效益,经济实力不强的企业难以持续投入到基础研究中; 荣俊美等[5]认为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长期“欠账”不仅缘于阶段性的社会应用需求,也与科技人力资源结构、相关条件和能力建设、科技评价体系导向等息息相关。在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方式分析方面,Nelson 等[6]认为基础研究从研究成果产出到应用一般具有周期长、风险高、应用滞后性等特点,以企业为承担者的基础研究活动大多数是产业需求驱动; 蒋舒阳等[7]认为,可以采取与学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合作的方式推动企业吸收异质性科研成果并实现突破式创新;宋潇等[8]认为企业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内设研究院等平台开展基础研究,能够通过知识溢出机制显著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其中以省部共建、企业、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方式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依次递减。
综上,现有文献对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发展现状和方式特点等方面,从典型案例角度对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经验模式研究还不足。
华为探索实践了多种基础研究发展模式,建立了着眼于中长期的战略性基础研究支撑体系,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华为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建立了以战略研究院为牵引、“2012 实验室”体系为核心、“科技外交家”为探头、各业务部门为支撑的知识耗散式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架构的特点是: 在对外互动上,坚持知识开放策略; 在内部管理上,坚持“从平衡走向再平衡”的知识优势耗散原则; 在内外部实施“灰度管理”的容错和妥协机制。2019年4月,华为宣布成立战略研究院,每年将3 亿美元的合作经费用于支持学术界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促进各科研团队相互合作和知识共享,实现知识开放吸收和应用[9]。华为还成立了“2012 实验室”,坚持工程师与科学家协同创新,以科学家精神为支点,对创新者的失败建立了基于“灰度管理”的容错和妥协机制,引导科学家探索未来基础研究领域。例如,华为下设的高斯实验室、谢尔德实验室等实验室平台以科学家名字命名,充分尊重科学家的首创精神,传承与发扬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华为还提出要培养“科技外交家”,运营“黄大年茶思屋”线上论坛,捕捉前沿热点信息、发现苗头性问题、提出方向性判断、形成战略性要点,及时输入“2012 实验室”,以此启动未来10年~20年的研究。为推动基础研究持续发展,华为坚持技术优势加快耗散进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例如,华为提出企业处于相对较好的时期时仍要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将短期优势转化为长期优势。
不同于一般的校企合作,华为基于对高校和企业利益差异的价值判断,坚持采用摆脱相互制约的、松耦合的方式开展基础研究合作,形成了以建立联合实验室、成立研究基金、直接项目资助、联合承办创新大赛和联合培养人才等方式为手段,以贴近学术源头为目的,集“产学研用-校企松耦合”为特征的基础研究模式。2021年,华为与全球300 多所高校、900 多家研究机构展开创新合作,在高校合作上投入了27 亿元[9]。例如,华为与浙江大学共同组建了电磁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现金计算系统与网络光互联实验室。校企松耦合基础研究模式为华为后续突破窄带CDMA 技术、SDH 光网络技术、智能网技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持。此外,华为与高校联合承办开发者大赛、ICT(I. C. The Future)大赛等科技竞赛,基于真实场景约束提出高质量难题与挑战,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培养理论、实践与创新能力兼备的研究人才[9]。华为还采用教育学科设计、校企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与高校展开深入合作,通过产教融合为华为持续输送创新人才,如创建“智能基座”协同育人基地,推进课程共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等。
华为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技术导向,采取以个体为基本单元的精准化支持方式,实施柔性化人才管理,推动科技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创新。华为的第一性原理强调从最基础的公理出发,对整个理论体系和模型进行演绎推理。华为将第一性原理应用到基础研究方向选择上,认为基础研究应坚持顶尖科学家导向,坚持“力出一孔”的方向聚焦,注重技术领先带来的窗口期对技术应用的拉动。2015年,华为宣布在5年内投入10 亿美元实施“沃土计划”; 2019年,华为进一步推出“沃土计划2.0”,通过设立学习阶段、构建阶段、上市阶段3 类基金,面向高校与科研机构、各类开发人员、初创企业、应用软件与解决方案伙伴4 类开发者,从产品工具、赋能体系、产业联盟、开发社区、资金资源五大维度出发,为开发者量身定制发展计划。例如,华为围绕信息全流程发掘光计算、DNA 存储、原子制造等未来技术,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的突破与世界级难题的解决。在人才管理上,华为结合各国人才结构特点,在欧洲、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地成立研发中心,广泛吸收基础学科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同时,华为针对各类型人才实施个性化管理方式,如对会士(Fellow)级别的科学家实施开放管理模式,免于打卡。
对华为参与基础研究的做法进行梳理,可总结出华为基础研究的发展经验: 第一,持续性、长周期地布局基础研究,全链条、宽领域地推动企业创新,践行“假设创新—愿景创新—基础科学突破—工程技术创新—商业创新”过程。华为最典型的例子是对5G 技术的研究,从极化码(Polar码)的论文到形成标准跨越了10年。第二,对基础研究具有足够的耐心和容忍度。具体体现在对基础研究人才的管理以及支持上,这种文化与硅谷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不谋而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第三,解放思想,敢于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华为在多个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大胆启用外国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强调科学家的理论引领作用,推动企业实现产业技术的深耕探索和核心控制。
近年来,我国虽然拥有了华为等基础研究实力较强的企业,但是总体上基础研究仍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基础研究布局意识不足、原始创新能力薄弱,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我国应在充分肯定企业的基础研究地位和贡献的基础上,加强财政资金引导,推动企业成长为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力军。根据以上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大对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的税收减免力度。加大企业基础研究支出的所得税加计扣除比例,企业建立基础研究基金或资助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基础研究的投入应被视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享受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所得税政策; 对企业采购大科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实行消费性增值税制,以进项税抵扣增值税,进口科研仪器设备则减免进口环节税。
第二,支持企业参与基础研究专项。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企业联合基金的规模,提高财政资金在联合基金中的比例,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联合基金项目。加大对企业牵头“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各地区对获得国家基础研究专项支持的企业进行专项配套支持。此外,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组建企业高能级联合创新体,共同承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并延长专项支持周期和力度。
第三,加大对具有基础研究属性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基础研究重点监测企业数据库,对基础研究投入较多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和辅导,支持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权。完善专利审查相关制度,引导企业将成熟的基础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并将基础研究中具有实用性特点的衍生性专利纳入专利保护范围。在专利审查过程中,适当调低基础研究衍生性专利的实用性标准,分类界定不同产业专利实用性含义的范围,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专利。
第四,强化对企业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打通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人才的职称评审渠道,推动实施“双向评审、互评互认、自由流动”机制,让企业基础研究人才在申报项目、岗位应聘、奖励认定中与高校、科研机构享有同等位置,促进企业和高校院所基础研究人才的互动交流。在国家人才专项中设立交叉学科人才扶持专项,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和培养,集聚海内外多学科复合型基础研究人才,引导国内培养多学科人才。
第五,加强对企业战略性科研平台的布局。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发展需求,在企业布局一批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世界顶尖基础研究人才,推动重大基础研究实现产业化。在新一轮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中,突出对受到部分西方国家贸易制裁企业的重点支持,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在我国基础研究体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