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凤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2021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工匠精神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不断拓展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把工匠精神与技艺操作、技艺传承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养成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职业素养。
思政课是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高质量的思政课堂能有效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提高职业素养。但当前高职生对思政课的重视度与参与度都不高。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设置问卷星电子问卷,并委托相关教师发放问卷网址链接、解释问卷的作用及意义,在2021年9~10月共回收有效问卷560份。“您在思政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怎样的?”(单选题),“总是参与”的比例仅为11.3 %,“经常参与”的比例为48.8 %,“很少参与”的比例高达31.4 %,“没有参与”的比例达到8.5 %。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很少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参加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学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弱化。在回答“什么人需要工匠精神”时,82 %学生认为全社会都需要“工匠精神”,但有很多学生对工匠精神只是有浅显的了解,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及工匠精神的培育等不能有更深入的探究和情感认同。
在回答问卷调查中的问题“您是否在专业课堂上学习过工匠精神?”,24.3 % 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堂上教师偶尔提及过、完全没有提及过工匠精神。可见,专业课教学重心集中在专业知识的讲解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了工匠精神的培育,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回答“你是通过哪种途径获取工匠精神信息”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获得有关“工匠精神”信息的学生人数远远高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宣传活动。由此可见,学校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重视程度还欠缺。
通过访谈发现,大多高职院校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激励教师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没有可依据的培养方案、可操作的培养标准。因此,对工匠精神的培育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没有落实到实处。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在全球已有了十足的影响力,但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型,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智能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需要更多具有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勇于践行新理念、新技术、新领域、新标准的“匠人”来推动智能产品的自主创新。“在日常学习环境中,您有看到过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有关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张贴在显眼位置吗?”(单选题),28.8 % 的学生没有看到过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有关操作规范和要求张贴在显眼位置;在学校显示屏、文化长廊、楼宇等文化载体中,23.3 % 的学生没有看到过企业对工匠精神需求的相关宣传。可见,高职院校对企业的“匠人”需求融入度不深,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转型企业生产观念与方式的变化,企业对“匠人”的需求,不能切身感受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企业文化的熏陶。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背景下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职业精神。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少,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大量转移到东南亚等地。所以,我国在产业类型上逐渐抛弃粗放型产业,开始向精密型产业靠拢,在生产管理上开始抛弃粗放型管理,逐步导入严谨型管理模式。因此,原有的生产观念与方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伴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原有的多元化的基础上,对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有了更多的要求。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瓶颈。中高职“3+3”分段培养对象具有较好的实践技能基础,工匠精神融入中高职“3+3”分段培养全过程,能够实现产教学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能引导学生主动适应与技术进步、社会需求相适应的“1+X证书制度”,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迁移能力,能为中国智造培养更多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职业学校1.15万所,在校生2587.18万人,其中中职招生600.3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 %,高职(专科)招生483.61万人,占普通本专科的52.9 %。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已经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第一轮“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启动以来,中央财政每年拿出20多亿作为资金支持。“十四五”期间,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了“双高计划”的10个建设任务[2],其中最核心的目标是将学校建成“两个高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与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3]。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试点中高职“3+3”分段培养试点项目,从当初的45个发展到目前的624个,涉及高职院校54所,中职学校117所[4],这表示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而且发展迅速,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要借助中高职“3+3”分段培养项目的影响力,把工匠精神融入中高职“3+3”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使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升,能有效助力高等职业院校加快建成“两个高地”。
随着全球产业布局的调整,对产品质量“耐用”“安全”“人性化”等高品质要求取代“物美价廉”成为市场新风口,国内企业在早年以成本优势积累的财富与技术,已不足以应对新的竞争形势。据相关数据统计,德国人口只有800万,但是享誉世界、家喻户晓的品牌却有2300多个,遍布各个领域。像阿迪达斯、奔驰、大众、奥迪、西门子、双立人、博世、施华蔻等品牌无人不知,都是行业标杆。日本制造曾经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注重对现有技术的优化和对新技术的应用,数码相机是由美国人发明的,却被日本人发展起来;人类第一台电视机产生于英国,但被日本人行销全世界。日本生产的产品大部分国家也都能生产,但日本人力求做到最好。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根本原因就是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的工匠精神。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是做不好,而是缺少对“做到最好”的质量追求,很多人只停留在“差不多”的层面。我国正面临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家庭表现出了巨大的购买力,大部分人宁愿花更高的价钱去购买高品质的进口产品。消费品质和能力的提升给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满足消费者对于一流产品的新需求,就要有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规范,最核心的是要有一流的人才。中高职“3+3”分段培养对象,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时融入企业转型升级对工匠精神的需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能为企业培养更多具有专注敬业、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新时代工匠,能有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高职“3+3”分段培养对象普遍成绩一般,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因此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课程体系,融入各年级思政课和各学科课程思政中,注重将学生全面发展和职业精神塑造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从工匠精神中升华职业理想、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态度。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社会消息的闭塞,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三观也在源源不断地影响着当代学生,因此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把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和各学科课程教学中,加大线上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线上教学以基本知识的视频学习为主,线下教学以专题研讨交流为主,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体验感。结合不同专业的工匠精神实例,深入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不断增强思政课和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吸引力,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把不同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知名企业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使各项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让学生内心能真正认同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更好地把握工匠精神的多重内涵,实现技能、素养、思想共同进步。
中高职“3+3”分段培养对象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纪律观念淡薄,做事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对学习缺乏持续性,而工匠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学习和锻炼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过程,需要长期的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因此,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把工匠精神所体现的故事、事迹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让工匠大师、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成为教师,以工匠故事熏陶学生,以匠人成果培育学生,以匠人文化引领学生,增强学习的真实感、体验感、仪式感,让学生在可知可感中体悟职业信仰,在共情共鸣中形成“干一行、爱一行”的行动自觉。将工匠精神融入互联网空间,发挥好新媒体和校园网等网络平台作用,以图文并茂、音画一体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把工匠精神教育资源从线下搬到云端,让学生时时能学,处处可学,让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变成大流量、最强音。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通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引领现代工匠精神塑造。在教学管理、奖惩等制度中,要适当融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实训管理制度中要适当融入企业的操作规范和要求,要体现“高技能”“应用型”等职业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要细化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学生职业素养的量化指标。要将职业要素融入有形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显示屏、罗马杆、文化长廊等载体,使标语引导、图片说话、墙壁提示、挂像感召[5],发挥校园每一个角落的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传导工匠精神的内核,让学生春风化雨般地感受和体会工匠精神。
中高职“3+3”分段培养对象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基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优势,把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切体验工匠精神的价值。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训教学中,在实训基地、实训室建设中融入企业技术及企业化管理,让学生在贴近职业岗位的学习环境中,自觉地提高职业素养,从而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要依托产教联动,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传递工匠精神,组建一支由企业高工、行业专家、专业教师融合的教学团队[6],请企业高工、行业专家来校担任相关专业的课程顾问,为同学们授课,担任特聘教师进行实训指导,通过近距离接触,让学生能切身感受企业高工、行业专家对职业的敬畏、对技艺的执着的人格魅力,能让学生“高山仰止”,让学生以此为榜样提升自己、身体力行、不断上进。要在顶岗实习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接受职业素养的培养,严格按照顶岗实习企业的相关规范进行管理和考核,使学生及早适应企业、社会工作,领悟职业精神的真谛。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深化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用好地方能工巧匠资源,如倡导学生参观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常州劳模工匠传习馆等地,通过探访匠人足迹、追溯匠人记忆,深刻认同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精神动力价值;组建“大学生匠人文化宣讲团”,开展“传颂匠人事迹,弘扬敬业精神”等匠人文化宣讲活动,在传播工匠精神过程中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