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芳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 264209)
1985年以来,我国科技行业进入了快速恢复发展阶段,为解决同行评价带来的种种弊端,亟需一种更加客观、公开、透明且精确的评价方式。因此,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开始运用大型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评论索引》(ISR)和《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对中国各高校的科技论文做“量化”统计排名[1]。南京大学最早将国际学术论文(SCI论文)的概念引入科研评价和职称评审,后来“SCI论文”指标被拓展应用于科研评价的各个领域,进而形成了现在的查收查引业务。查收查引又称为代检代查、论文查证、文献查证或者收录引用检索,是指以作者姓名、机构、题名、刊名、卷期、DOI或会议名称、会议地点、论文集名称等为检索字段,依据申请者的要求,检索论文被国内外权威二次文献数据库收录或引用情况[2]。多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文量的不断攀升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查收查引在服务方式、服务水平以及认证内容等多方面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现在已成为图书馆核心信息咨询业务。在学术水平评估、奖励申报、基金项目申请与学科评价等方面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客观评价指标。然而,查收查引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业界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与讨论研究。其中,王亚凤从实际案例出发讨论了查收查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争议,并提出疑问:图书馆的职责范围到底有多大[2]。朱玉奴对查收查引服务规范化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查收查引馆员应避免既当“审查员”又当“裁判员”[3]。王艳秀认为查收查引用户对检索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且检索报告也更加复杂和个性化。查收查引的功能需求不断拓展,对查收查引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我国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目的是为了提升国内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将国内的学科水平提升至世界前列。在“双一流”评价中,查收查引得到了重要应用,同时也对查收查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得查收查引更贴合“双一流”建设的评价需求,本文就查收查引的行业现状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对查收查引的高质量服务进行了探索延伸。
现阶段,国内的“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均为读者提供查收查引服务[5]。高校图书馆的查收查引服务是针对科研成果产出(主要是指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在国内外权威的二次文献数据库的收录及引用,查收查引具体的认证数据库多 为:SCI、SSCI、A & HCI、EI、CPCI—S/SSH、CSCD 和CSSCI,也有很多的图书馆认证ESI、JCR影响因子、中科院期刊分区及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等。
办理方式可以分为到馆认证、邮寄和线上的方式。到馆认证是指到图书馆现场开具检索报告,这种方式适用于本校用户,或者委托用户与开设有此业务的图书馆物理距离上比较近。这种办理方式在检索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委托用户和馆员都可以及时沟通解决,因而这种方式是最为便捷、高效的。
邮寄的方式一般针对的是距离较远的委托用户。一般是委托用户远程填写好委托单,查收查引馆员在检索出具报告后,再邮寄给对方。邮寄的办理方式从委托单的填写、数据的检索、报告的形式、报告的邮寄以及发票的开具各个环节都需要沟通确认。电话或邮件沟通的方式都比较耗时,因而这种方式的办理效率与到馆认证相比要低很多。当委托用户急需办理业务且因各种因素无法现场办理时,上述两种方式均不能满足委托用户的办理需求,这就严重影响了查收查引的服务质量。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数据库商和一些大学图书馆为了满足本身的业务需求,对查收查引平台进行了开发。随着查收查引平台的成熟和一些评审过程的无纸化,众多高校为了提升查收查引的服务水平,引进了查收查引平台。用户不需要到现场,在网上就可以提出申请,并且可以选择电子报告或者纸质报告。现有的查收查引平台的检索效率相较人工有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排他引的过程大大减少了馆员的工作量。查收查引平台接到用户的委托单会先行处理,如果存在一些无法检索到的条目才需要人工干预,且查收查引平台既可以出具纸质报告也可以选择电子报告,绿色环保。
查收查引业务自诞生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日趋成熟的业务。查收查引报告在科研评价领域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不管是查收查引业务本身的发展还是查收查引馆员的职业发展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用户委托图书馆进行查收查引,通常是基于评审文件的要求。在评审的说明中通常会要求参评者出具查收查引报告,但评选部门在出具的评审文件中常缺乏对检索报告的详细要求,对于报告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收录认定、SCI刊源证明、作者认定、他引界定、高被引等以及热点文章等问题,通常不予置否。当委托用户到馆认证时,由于委托用户直面查收查引馆员对话更为方便,总是询问查收查引馆员应该“算”还是“不算”。通常情况下,因为查收查引馆员无法直接了解评审要求,对于委托用户所提出的某些问题不能给予确切的回答,转而让用户去咨询评选单位,这就造成了众多委托用户质疑查收查引馆员推脱责任的误解。高校图书馆在评审中充当的是服务角色,只是作为一个第三方为委托用户根据在数据库里检索到的事实出具查收查引报告。在整个过程中图书馆充当的仅是认证数据方,对于“算”与“不算”的问题没有任何决定权。关于检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应该由评审方给出确切答案。如果不同图书馆的查收查引馆员对于各类问题的回答标准不一或者评选单位不认可图书馆给出的结论,双方就会产生矛盾。因此对于“算”与“不算”的问题,由评选单位给出明确标准规范则更为合理,也更为方便。诸如此类问题,由于缺少多边对话机制,双方未有明确讨论,导致图书馆在一些问题上模棱两可、难以抉择。对于此类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成立查收查引业务联盟增大话语权,另一方面现有的图书馆联盟与评审单位也可就此类问题进行沟通,确定双方的评价标准与主体责任,进而给出推荐性意见,逐步在委托用户、委托单位和各个图书馆之间达成共识。
我国是科研大国,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发文量大大增加,不仅是外文期刊发表的文章增加,也催生了国内期刊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发展过快容易滋生问题,比如国内的很多期刊的审稿不规范,审稿周期过长,导致很多科研工作者愿意把文章投在外文期刊上,尤其是很多高质量的文章也是发在外文期刊上。且查收查引服务也基本是锁定在对英文文章的认证,对中文文章的认证仅是核心期刊等少数期刊上。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6],科技界对此反响热烈。但根据国内期刊的现状,核心期刊占比不到30%。纵观国内图书馆的查收查引业务的认证范围,认证中文期刊文章的图书馆较少。查收查引的定义为认证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被“二次文献数据库收录或引用情况”,二次文摘库是有专门的编辑部和评选原则,数据都是经过筛选加工的,比如世界上的著名的二次文摘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每年都会邀请相关专家,基于引文对英文期刊和会议进行评选,选择优质期刊进行收录。将收录的期刊进行等级区分,并计算出入选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分区等期刊评价指标,让学者在评价和选择期刊时更容易,高校在进行科研评价时也更为客观。
而中文期刊尤其是非核心期刊,很少有二次文摘库或者正规的期刊评价库。国内缺少类似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这种综合权威的二次文摘库,导致图书馆不愿认证普通中文期刊。但是这种二次文摘库的建立耗时耗力,短时期内很难取得较好的成果,在这个过渡期,尤其是在“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倡导下,面对委托用户的需求,查收查引认证范围是否可以扩展到普通的中文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让科研工作者不用担心因为在普通中文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文章而被图书馆拒绝认证,进而影响到后续的评审。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7]。论文并不是展现科研成果的唯一方式,论文是衡量科研产出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论文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并不决定科研成就的高低。面对破“五唯”的倡导,除了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外,科研产出的类型会越来越丰富,查收查引服务是否也可以拓展认证范围?现在查收查引服务评价的文献类型大部分仅限于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查收查引不仅对于新兴的数据论文等没有涉及,对于相对传统的文献类型图书也鲜有涉及,究其原因是可用于图书、数据论文的学术质量评价指标与期刊和会议论文相比较少,且评价指标较为复杂[8]。在很多评审过程中对科研成果会要求提供辅证材料,这对查收查引来说是一个契机,因为传统认证的是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因而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将查收查引认证类型多元化也正契合了查收查引最初的目的: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参考数据,使科研人员客观地了解自身的水平和学术影响,使管理决策部门正确地评价科学活动、制定科技政策、合理地制定激励系统[9]。在科技成果百花齐放的今天,认证类型太过单一必然会阻碍查收查引的发展。跟随时代的发展,将认证类型多元化,不仅使得查收查引更符合“双一流”建设的需求,也促进了查收查引高质量的发展。
在图书馆引进了查收查引系统以后,减少了馆员大量重复、简单且耗时的工作。查收查引系统大大减少了馆员的工作量,让馆员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机会去选择更有创造力的工作岗位[10]。然而,更具有创造力的工作岗位往往对馆员的要求更高。查收查引平台的迅速发展,在减少了馆员工作量的同时,也让馆员在短时期内面临了较大的职业转型压力。对从事了十几年的专职查收查引馆员,由于前期涉及业务以外的知识较少,面临的压力更大。因为工作量的要求,查收查引馆员主要面临两个选择,即转岗或开展新的业务。如若转岗平调,大部分查收查引馆员将面临费时、机械、重复的工作,逐渐“边缘化”。如若依旧要处在图书馆的核心岗位,就需要馆员克服压力,重新学习新知识开发新业务。图书馆行业正处于转型期,技术的迭代更新速度加快,查收查引馆员应当具有前瞻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此外,查收查引馆员应该多接受新鲜事物,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进一步拓展查收查引的内涵,或者开展以查收查引为基础的更具创造力的新业务,将自己的职业技能进行提升。同时,从图书馆管理层面出发,馆员的职业教育也应当被重视。从引进馆员之初就应帮助馆员做好职业规划,为馆员提供接受新事物的平台与机会,支持馆员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图书馆人才。
新的“双一流”评价已经开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本着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服务的宗旨,查收查引应不断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服务体系,为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学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