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源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塑造国家形象也越来越重要。李智在《中国国家形象》中提出:“作为一种社会性身份的表达,国家形象的生成始终是处于跨国传播互动之中。”[2]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数据可知,“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是海外受访民众近两年对中国最突出的印象,“一带一路”发展前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好评。从2013年到2020年,海外受访民众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元素的仍是中餐、中医药和武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影响力较小,中国艺术、文化行业认识度不高。[3]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已逐渐树立为文化基础雄厚、有责任感的大国形象,但是大多海外民众对于中国文化印象仍停留在传统阶段。在文化领域,中国仍应积极传播纪录片等文艺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开来,在树立现代化文明古国的国家形象的同时,通过纪录片传递中方立场,提高国际话语权。
价值表示人与实在的一种关系,文化价值也是一种关系。它包含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和存在着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当主体发现能够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对象,并通过某种方式占有这种对象时,就出现了文化价值关系。这也就是说当纪录片能够满足以知识诉求、视听感官需求为主的受众主体,并借此传递某种文化价值时,此时纪录片与受众之间就产生了文化价值。文化价值的三维整合,是指在文化价值三维属性的背景下,运用文化模式选择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当代中国文化模式所进行的实践选择。[4]本文以王征国的《论文化价值三维整合》为理论基础,探讨纪录片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并提出更好的制定纪录片国际化传播的可行性路径。
文化价值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表现为对于人类、民族、国家的重视,既存在着一种断裂又存在着一种继承。王征国认为中国文化历时性表现为借鉴价值、永恒价值、历史价值三种状态,借鉴价值代表着以史为鉴,人们可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永恒价值标志着历史永不褪色,集中体现于对在历史不断演进中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历史价值标志着这种文化只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作用,虽会因时代的变迁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也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纵观纪录片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对“大国崛起”“中国梦”的具体阐释,再到第二个十年对现代科技进步、文化自信的全方位展示,每次时代节点的转变都推动着纪录片话语语境的变革,纪录片的创作方式、表达内容的转变也表露出某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
历史继承与文化引领。李凯尔特从价值论的角度探讨文化,认为文化是价值的普遍形态,文化超越了特定时代的特有内容,而升华为人类永恒的普遍客观价值体。[5]在他看来,文化价值在根本上来源于人类的自由创造,文化是永远具有价值的。因此,从价值观角度来看待文化价值历时性,能够充分体现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具有的无限可能。这一方面体现在中国本身具备的丰富的价值世界,另一方面在于人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一种价值态度。
纪录片的目的不仅仅是留住历史,还在于对优秀文化现代化转变的一种引领。作为一种影像载体,纪录片能够很好地将这种带有价值的优秀文化纪录下来,通过影像化的手段将抽象的民族文化精神、时代精神进行具象化体现。纪录片《记住乡愁》就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传承千百年家风祖训,讲述中国乡土故事为宗旨,片中不乏对中国传统“仁”“义”“德”等主题的阐释。如安徽黟县屏山村的“孝道传家”,在这座有着千年文化传承的村庄里,舒氏家族在这里世代繁衍,一直践行着“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彰显关于“孝”的文化基因。不仅是《记住乡愁》,诸多纪录片都通过具体画面来展现多样的中国精神。《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文物修复师的工匠精神,《烈火,鲜血与旗帜》通过对革命文物的讲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舍身取义、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还有书籍》中古籍编辑俞国林身上的坚守精神等,他们都承载着文化记忆,传播着民族精神,表现出满满的民族自豪感。
借古喻今,现代话题引起共鸣。要想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双向对话,就要在纪录片创作中将现实与过去相结合,将过往事实放在现实社会中重新建构,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性话题。这种借古喻今的手法,以腾讯自制纪录片《此画怎讲》最为典型。该片画中人的演绎和讲述的话题大多取自日常生活,像是《蕉阴击球图:乘风破浪的妈妈》一集中展现出母亲辅导女儿写作业的场景,女儿的脑洞大开和母亲的无奈,真实展现了现代社会父母辅导家中“神兽”的场面,让观众大呼太过真实。《此画怎讲》利用古代画作讲述现代议题,不仅能让原本冰冷的古画更具亲和力,而且也能让观众产生古今皆然的认同感。
要想进行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就要在自身文化价值表达上进行反思、引导与创新。要将知识、情感、价值、意志一体化,以一种轻的、灵动的方式体现文化价值,同时也要注意纪录片上的“兴、观、群、怨”,即注重纪录片对受众的感发、认知、乐群及心理疏导作用。
有文化自然就会有交流,大众传播媒介为交流提供了契机,纪录片成为记载价值观的载体。纪录片可以展示世界各地的奇风异俗、科技知识,改变人们文化价值意识的构建方式。文化价值的共时性,表现为民族化与国际化共存。
纪录片中的民族特性。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背景等因素影响,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差异性是长期存在的,因而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文艺作品的差异性也将长期存在,这就导致不同民族、国家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源于千年的文化底蕴,中国纪录片有着多种题材类型,包括历史类、传记类、人文地理类、专题片等。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就有着独特的民族性,该片以唐朝最杰出的诗人杜甫、李白等为切入点,在山水之间融入历史人文,完成探索发现。如第一集《江湖》就通过诗人西川的视角来感受杜甫的漂泊之旅,体会“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杜甫对于良知的守护。在这场文化之旅中,人们能够发现自然、发现历史,并通过现代眼光来看待唐诗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地将中国元素传播出去。
纪录片的国际化交流。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能够更好地让大众了解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对于国外艺术形式不能照搬照抄,还要进行本土化改造,中国版《纪实72小时》就充分融入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不同于日本版《纪实72小时》的线性叙事结构,中国版通过全知视角与内视角交替叙事的方式、音乐串联叙事等具体手段来满足中国观众的观看习惯,在一个个生活场景中去体会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并与之产生共鸣。《纪实72小时》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采访模式,镜头中的人物像是镜头的朋友,总能展示出镜头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像外表强壮内心住着“小公主”的孙兆庆、横店群众演员李楠老人、北师大麦当劳里刷夜学习的学生,导演通过真实的人物记录,展示了中国人的生活气息,与观众一起探讨关于人生、爱情、亲情的话题。
当今不同文明交往频繁,各民族文化在世界大环境下融合交流,中国纪录片要想实现国际传播,就要解决好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的矛盾。世界上文明类型多样,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形态都蕴含着一些能达成共识的因素,因而跨民族、跨文化的国际化交流有了可能。因此,中国纪录片应找到这种共识因素,以国际化的视野进行创作并时刻谨记保持民族特色,在民族化与国际化不断融合中发挥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文化价值的现时性,是指面向未来的思考。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化传播中仍面临着现实环境与理想状态不符的现状,如今西方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积极融入世界,但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尤其是与西方的关系,并没有完全摆脱旧的“冷战思维”的束缚。[6]西方媒介对于中国形象依然呈现出极端的反复,中外文化传播现状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不平衡。
自塑与他塑的融合表达。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将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发展作为中国形象塑造的重要理念,向世人展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形象。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外合拍纪录片的传播需求增加,产业化进程加快,先后推出了中美合拍《鸟瞰中国》、中韩合拍《伟大的一餐》、中英合拍《中国的宝藏》等。这些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中外合拍纪录片在为中国纪录片提供多元视角的同时,也将国外先进的纪录片制作理念融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之中。从当下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发展趋向不难看出,合拍题材内容开始深耕自然、人文题材,在合拍方式上也更加灵活,更多元的中国文化得以展现。
这两年新冠疫情成为国内外讨论的高频词,中国也通过拍摄《武汉战疫纪》《冬去春归》等纪录片,让国内外观众了解到中国武汉真实的抗疫过程以及面对疫情所展现出的顽强精神。在疫情依然肆虐的当下,《解读中国》工作室针对“疫情下的中国高考”这一主题,邀请康成业、竹内亮、米切尔·法卡斯等国内外五名知名导演,客观记录了中国疫情下的高考故事。《高考2020》选择了全球观众共通的情感点——人与人性,无论是马头琴特长生、爱心送考司机还是保护考场秩序的交警等,都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温暖与温度。这种国际化的表达,“以外国人的眼睛看中国”成为纪录片的创新方式之一,在这种自塑与他塑中温暖、负责任的中国国家形象得以真实展现。
重构纪录片的生态语境。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理想状态是为世界展示一个生动、全面、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改变海外民众对中国的固有印象,提高中国文化产业在世界的影响力。当下,国际传播全面呈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平台社交化、传播语言视频化的三大转向。[7]新媒体纪录片成为国际传播的一大有力渠道。在全球传播语境下,新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体制内影像生产的壁垒,促进纪录片创作理念与国际化传播路径的不断演变,从《急诊室故事》远程遥控固定摄像头、《生命缘》GPRO吸盘式摄像机到《航拍中国》中载人直升机、无人机、轨道卫星等影像技术的使用;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利用三维全息摄影采集文物完整信息到《风味人间》中通过显微摄影、超微距摄影来纪录食物最细微的变化,技术手段的提高使纪录片故事的表达拥有了更多元的呈现,丰富了画面内容,以精美的视听效果充实着文本叙事。
赵子忠教授在一次采访中曾说:“5G是个大生态,传媒是个小生态。”基于人们对纪录片的讨论,可以认为当下纪录片是一个小生态,新媒体技术所承载的是一个大生态,应在大生态与小生态协同发展之下探讨未来纪录片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在5G环境中,纪录片的边界逐渐被打破,与技术融合程度加深。VR纪录片只是一个开端,技术将不仅仅是纪录片的创作工具,还将成为一个新的题材内容,为纪录片提供更多素材。不仅如此,在技术推动下的纪录片还将会延伸出多种表达方式,如沉浸式纪录片《世界遗产漫步》、个体微纪录片《三十而立》等。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崭新而广阔的空间,也为我国纪录片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下纪录片制作不再仅限于央视等传统官方专业机构生产,以腾讯、B站为代表的各视频网站也开始寻求纪录片产业上的合作共赢。纪录片已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重构纪录片生态语境,不仅要关注5G技术下的大生态环境,还要注意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促进中国纪录片得到更好的传播。
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中,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多元的文化价值体系。在探索纪录片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国纪录片应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并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时代精神;在民族化与国际化融合的理念下,创作既要保持本民族特色,又要具有国际化眼光的作品;通过中外合拍纪录片以解决纪录片发展中遇到的现实性与理想性之间的矛盾,并把握互联网发展及新媒体技术普及所带来的纪录片创作形式、创作理念的转变,创作出既有历史文化内涵又体现文化自信与民族崛起的纪录片作品,由此走出一条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有效发展之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