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雷,古 斌,刘 宁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南京 210029
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CM)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5%~10%。CM 同时合并静脉性血管畸形(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y,DVA)的比例为8%~33%,以幕下和脑干更为多见[1-2]。对于有头痛、局灶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癫痫等相关症状的CM 患者,显微外科手术还是首选的治疗方案[3]。但是在显微切除CM 的过程中,保留DVA 与否对患者的临床预后产生影响,目前尚存争议[4-7]。本研究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2021年5 月收治的41 例合并DVA 的CM 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相关DVA保留的必要性。
病例纳入标准:①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有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②单一病灶且根据术前影像及术中探查明确合并DVA者;③随访时间大于半年,影像学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多发病灶者;②既往有严重系统性疾病者;③失随访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本研究将DVA 未保留组定义为术中闭塞或切除相关的粗大引流静脉,或者经术后MRI T1增强相扫描证实高信号的静脉结构消失者。纳入的41 例患者分为保留组(23例)和未保留组(1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24例)、头晕(21例)、癫痫(15例)、肌力下降(5例)、言语不清(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深度、病灶位置、是否累及功能区以及术前Karnofsky 评分(KPS 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41 例患者中肿瘤最大径的中位数为18 mm,深度的中位数为21 mm,位于功能区15例。分别对保留组和未保留组中肿瘤最大径≥18 mm、深度≥21 mm和位于功能区的病例单独进行分析比较。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神经导航或术中超声引导下进行显微切除,原则为尽可能全切除CM 团块及其周边含铁血黄素沉积,不主动损伤伴随的静脉畸形。首先在设计手术径路时,利用神经导航或者超声,力争避开DVA;其次,当术中探查发现海绵状血管畸形团和DVA粘连紧密时,可酌情电凝并牺牲其属支,力争保留完整的DVA 主干;只有遇到CM 与DVA 分离困难或显微解剖过程中遭遇不可控的静脉性出血时,才选择牺牲DVA以获得病变全切。典型病例如图1。
图1 脑干CM术前术后MRI对比
1.2.2 术后随访
随访两组术后1周KPS评分、术后1周脑水肿体积、术后住院天数、术后3个月KPS评分以及术后半年复发情况。根据患者术后1周复查的头颅CT资料,并采用3DSlicer软件计算得出术后1周脑水肿体积。术后半年复查MRI判断肿瘤复发情况。
应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描述,采用χ2检验,部分数据采用Fisher 精确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41 例患者均获得病灶全切,其中29 例患者术前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其中15例合并癫痫的患者,术后获得有效控制。另有12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头痛6例,肢体活动障碍3例,意识障碍1例,失语1例、缄默1例。
保留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未保留组;但是在术后1周KPS评分、术后1周脑水肿范围、术后3 个月KPS 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保留组和未保留组术后情况对比()
表2 保留组和未保留组术后情况对比()
进一步分析病变的大小、深度以及是否累及功能区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CM 最大径≥18 mm(保留组13例vs.未保留组8例)时,两组之间比较,术后1 周KPS 评分、术后1 周脑水肿体积、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3个月KP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当病变深度≥21 mm(保留组11 例vs.未保留组10 例)及病变位于功能区(保留组8 例vs.未保留组7例)的两种情况下,保留组患者术后1周KPS评分、术后1周脑水肿体积、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未保留组(P<0.05),但是术后3个月KPS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2)。
图2 病变最大径≥18 mm、病变深度≥21 mm以及累及功能区时保留组和未保留组患者术后功能状态的比较
脑内CM 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畸形,常由窦样扩张的血管腔构成,随着CT、MRI的普及,其检出率逐年增高[8]。由于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为体检偶然发现,通常采取随访观察。但是对于合并临床症状如癫痫、出血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的病例,则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2]。
DVA又称发育性静脉异常或静脉血管瘤,通常被认为是正常脑组织的非典型静脉引流。由于单纯的DVA临床过程趋于良性,一般不会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出血率很低,同时切除或闭塞DVA 后出现静脉性梗死的情况多被报道。因此,对于孤立的DVA一般以随访观察为主[9-10]。由于合并静脉畸形的海绵状血管瘤出血风险相对高,并且在病理生理学上认为DVA在CM的发育和复发中起着促进作用,因此一部分学者主张切除相关静脉畸形以降低CM的复发风险[11]。
然而考虑到静脉切除或闭塞后会出现严重的脑梗或静脉性水肿,目前主流的观点还是主张术中切除CM 的同时,尽量保留DVA[12-13]。基于此,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在神经导航或术中超声引导下进行显微切除,原则为尽可能全切除CM 团块及其周边含铁血黄素沉积,不主动损伤合并的DVA。首先利用神经导航或者超声在设计手术路径时避让DVA;术中探查发现CM 团和DVA 粘连紧密时,可酌情电凝并牺牲其属支,力争保留DVA主干完整;只有遇到CM 与DVA 分离困难或显微解剖过程中遭遇不可控的静脉性出血时,才选择牺牲DVA 以获得病变全切。
根据术中DVA 保留情况及术后MRI T1增强相的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DVA保留组(23例)和未保留组(18例),发现保留组明显缩短了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并且其他3 项指标的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保留组的表现均优于未保留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保留DVA的重要性,与目前国内外的主流观点一致[14-16]。
同时考虑到不同病变的大小、深度、是否位于功能区是影响神经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入组患者进行了更加详细的二次筛选。进一步分析数据将肿瘤大小、深度和位置纳入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当病变最大径≥18 mm 时,保留组和未保留组患者在术后恢复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当病变深度≥21 mm 时,保留组患者的短期恢复情况要显著好于未保留组,可能是由于部分DVA仍然扮演了重要的引流功能,位置深在的DVA相对于浅表的DVA,闭塞或者切除后不太容易迅速建立侧支循环,对脑功能的影响相对更大。本研究中有1 例右侧颞叶深部CM 合并DVA 患者,术中未能保留DVA 则出现术后顽固性脑水肿,长达1 个月余,经积极康复、脱水治疗恢复正常。同样,当病变累及功能区时,保留组患者短期恢复同样优于未保留组。脑干手术中需格外小心功能区DVA,一旦术后出现严重水肿则会迅速造成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昏迷,严重时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去除骨瓣。由于本研究仅为回顾性分析,具有一定局限性,且病例数相对较少,一些病例因为缺乏足够的可比性影像资料,而不得不被排除在外,因此未来需要扩大样本,开展随机对照研究,收集更多临床病例资料进一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