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亚东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牢牢把握合作社“姓农属农为农”特质,围绕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深化“抓引领、抓整顿、抓规范、抓管理、抓保障、抓特色”工作举措,不断增强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其服务农牧民、帮助农牧民、提高农牧民、富裕农牧民的功能作用,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县共有87家合作社,登记成员共9949人。
| |亚东县县城
深化党建引领,壮大发展力量。一是村(社区)“两委”班子带头组建合作社。建立健全“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党员+合作社+农牧户”运行模式,通过村(社区)干部、党员带头入社,影响带动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合作社生产发展中。目前,全县70%的合作社由村“两委”领办创办。二是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合作社。以党员致富能人为核心,依托能人大户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带动、联络农牧户,组成紧密型经营组织。目前,全县有15家合作社由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三是在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类合作社建立功能型党组织,落实党组织引领发展合作社的工作要求,确保合作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在25个村(社区)的产业类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保证党的领导制度到位、作用发挥到位、实际效果到位。
深入清理整顿,规范运行管理。一是清理“空壳社”。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单位,对全县合作社进行摸底排查,针对“空壳社”不同成因,采取指导规范、引导注销、依法依规处置等办法进行分类处置,进一步净化了全县合作社队伍,激发了规范发展的内在活力。目前,全县注销经营不善、无农牧民成员实际参加、无实质经营活动等因素导致经营异常的合作社19家;通过合并、兼并等方式重组合作社2家,指导规范合作社52家。二是建立联合社。积极开展生态和劳务输出合作社整顿合并工作,鼓励有劳力、工程机械的群众联合成立乡镇级“生态劳务输出合作社”或“生态劳务输出合作社联合社”,改变“小、散、弱”的局面。在引导合作社合并重组的同时,将道路养护、农村饮水管护、灌溉排水等公益性工程交由合作社运营,帮助合作社尽快适应市场、增加收入来源。目前,全县共有12家生态劳务合作社承接了8个建设项目,总投资670余万元,带动农牧民群众550余人增收。
| |亚东县帕里牦牛
健全组织章程,推进示范引领。一是规范财务管理。针对多数合作社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专业财会人员等突出问题,实行代理记账,由县国有企业协助合作社管理账目,通过每月清账等形式,实现账目明晰。同时,组织县审计局、县财政局等单位,对全县合作社开展财务审计,帮助合作社财会人员完善财务报表,指导合作社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建立健全符合本社的财务管理制度。二是规范制度建设。指导合作社以示范章程为基准,制定符合本社实际的章程,确保各组织机构能够依法依规依章程履职尽责;建立健全合作社各项规章制度,制作发放成员证,建立完善成员账户,全县61家村集体创办的合作社已全部建立成员账户。三是发挥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利用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对县内管理规范、效益突出的合作社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全县发展合作社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区市县示范社三级联创工作,力争每个乡镇至少创建1家县级及以上示范社,让全县合作社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赶有目标。目前,全县共创建了4家自治区级示范社。
完善利益联结,推动融合发展。一是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经营模式。依托西藏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西藏高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市级龙头企业的人才、技术、市场等优势,带动帕里牦牛、亚东鲑鱼等10余家合作社发展壮大。二是因地制宜创建岗巴羊“1+10”抱团发展模式。以堆纳卡吉岗巴羊养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总社,分别建立堆纳乡堆纳村、多庆村、莱贵村、曲麦村、曲堆村、尚堆村、唐布村和吉汝乡曲旦查村、增古村、色热查村10家分社,采取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模式,实现了传统分散养殖到集约化生产方式的转变,有效解放富余劳动力,带动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全县11家岗巴羊合作社销售总收入达500余万元,农牧民群众分红100余万元,带动群众804户3817人。三是制定完善了《亚东县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指导意见》《亚东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分配指导意见》《亚东县南北乡镇协调扶贫产业收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营造合作社健康发展、规范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群众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干劲,落实好带贫机制,确保低收入人口增收,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
加大扶持力度,提升科技水平。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整合“以奖代补”资金1670万元和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350万元,以村集体经济名义入股合作社,将国家扶持资金量化给全体成员尤其是低收入人口,并记载在成员账户中,解决集体经济资金保值增值和合作社发展资金缺口问题,实现“双赢”格局。二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邀请专家开展畜牧养殖、动物防疫、亚东鲑鱼养殖、人工木耳种植、温室蔬菜种植等技能技术培训班22期,培训650余人次;组织4批120余人赴兄弟县区实地考察合作社运行管理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合作社成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选派49名村(社区)干部,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学习培训,实地考察学习种植、养殖、旅游、民宿等契合亚东县发展路子的产业经验,引导村(社区)干部开拓发展思路,推动乡村振兴;组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选派19名业务能力强的单位骨干负责全县合作社的跟踪指导服务。三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以技术援藏为支撑,与上海海洋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不断提高创新技术含量,有效解决了亚东鲑鱼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繁育技术瓶颈问题,推动亚东鲑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典型激励,助推品牌建设。一是打造帕里牦牛品牌。投资6375万元,成立西藏帕里牦牛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以帕里牦牛原种场为中心的6家帕里牦牛养殖合作社,“帕里牦牛”成功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牧户”运行模式,全县实现牦牛年均出栏900余头,收益900余万元,直接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200余元。二是打造亚东鲑鱼品牌。投资31781.19万元,打造生态产业园区1个、亚东鲑鱼种鱼基地1个、养殖基地4个(均为合作社建设),共有46座鱼池,总面积75891平方米。成立高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亚东县特色林下资源及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负责亚东鲑鱼产销一体化运营。申请“亚东鲑鱼”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直接带动857户2321人增收。三是打造高原绿色蔬菜品牌。成立亚东县多庆农牧综合发展专业合作社,建设半埋式双层保温温室40座,成功种植26种蔬菜,解决亚东县北部高海拔地区乡镇小学、幼儿园等单位的蔬菜供应问题,2021年合作社收入60万元,分红21.89万元。多庆合作社的蔬菜在日喀则市珠峰扶贫产业大赛上获得“蔬菜大王”称号,在“壮丽70年,放心中国行”西藏农业放心企业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新建124座温室大棚及水利附属设施,组建亚东县春丕芒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年生产各类蔬菜28万斤、实现效益98万元,带动林区3个乡镇208户665人增收。四是持续探索发展特色产业。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技术和种苗,在下亚东乡庞达村开展试种仿野生铁皮石斛5000株;由上海市援助扶持金300万元,用于改造上亚东乡菌类基地厂房,开展亚东木耳种植,为抵边搬迁群众就地就业致富开辟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