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审辩思维并没有高度重视,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并结合信息技术的知识体系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辩知水平和创新思维,从而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稳步前进。
【关键词】 初中 信息技术 审辩思维 策略
引言: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是培养审辩思维的关键时期,此时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找准突破口,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信息技术学科内容丰富,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应用互联网处理实际问题,为其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就培养初中生审辩思维的重要性展开探讨,结合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提出几点创新策略,以供参阅。
一、培养初中生审辩思维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应该先理解审辩思维的概念。审辩思维这一词汇对应着“审问、慎思、明辨”三个环节,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能力,思维发展不完全束缚于教师的引导,能够对事物的发展具备个人的辩知标准,注重思维和意识的创新。由此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融入更多探究的环节,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具备自己独立的思想,敢于分享自己的疑问,寻求帮助,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概念知识。
其次,培养初中生的审辩思维也是现阶段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学科与实际生活接轨,与未来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联,借助这样的学科特性更易改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审问知识,明辨概念,深度思考,使其具备持续钻研的动力和能力。
最后,培养初中生的审辩思维也会形成良好的竞争模式。班级是小的社会集体,审辩思维的塑造离不开多种探究形式,这样的形式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或者相互竞争,使其不断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学科问题,达到学以致用,此时的审辩思维不仅代表着一种思维模式,更促进了新型教学策略的产生,帮助初中生尽早地树立正确的合作和竞争精神,为探究、质疑、推理等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
二、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创新。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主科教学。另外在讲解信息技术理论时也是沿用自身的教学理念,直接分析信息技术概念,缺乏有效的探究环节,使得学生只是生硬的记忆相关内容,限制自身审辩思维的培养。
其次,“教師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有待完善。一成不变的方法使得学生的思维固化,无法深度分析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层内涵和价值,“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中蕴含着多种探究性的内容,需要学生运用创新的思维去理解并实践,一旦他们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更会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一知半解,无法将学科知识作用发挥到实处。
最后,教师的教学范围较为局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强调知识的学以致用,将教学范围局限于课堂当中的这种形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使其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理解学科知识,并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质疑的精神,只有积极拓展教学范围,利用好学科内容的探究特点,结合班级学情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审辩思维的深度完善,实现教学进步。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思维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并不明显,教师常常依据的也是应试教育理念,无论在教学时间和精力上分配的都并不均衡,使得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不具备完整的思考和审题能力,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下更易于激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和厌烦心理。因此,想要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应该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导地位,不再沿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讲解概念知识、解题技巧等内容之上,而是重视培养他们的审辩思维,使其可以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其中的已知关系,获得正确的解题信息,打破固有的思考模式,更多地遵循自己的内心,大胆提问,勇于探索,促进审题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也应该注重拓展教学范围,利用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各个环节,帮助他们做好有效的导入和记忆,不断探究,反复实践,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多重魅力。
比如,在进行“有效获取信息——信息的下载和管理”内容学习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带领学生掌握下载和管理信息的要点,将下载环节作为实践的重点,引导其掌握多种下载方法,获取更多有用的资源。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可以借助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就如何下载不同格式的信息展开探索,以此实现有效的课前预习,使其在正式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逐步具备正确的审题思维,分辨出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信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二)创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阶段,此时他们的心思脆弱敏感,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方向指引,帮助他们走出学习误区,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受到年龄的影响,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很难在整节课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易于做出贪玩、好动等行为,影响正常的课堂节奏,此时教师如果采用强制性的手段约束他们的行为,只会起到表面的教学效果,并不能对其进行深层次地教导,为审辩思维的培养打好基础。
信息技术学科讲述的主要是信息技术的起源于实践,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完成学习和工作的相关流程,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使其记忆更加扎实、牢固。
比如,在进行WPS表格“公式与函数”的学习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整理,利用电子表格完成数据统计,从而感受处理数据的多种方式,利用公式与函数这一工具完成数据加工。该部分的内容较为枯燥,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搜集有关这部分知识的探究背景,以此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其树立正确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的探究思维,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对教学结果的影响,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等情况不同,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也停留在不同的角度,由此形成了层次各异的审辩思维,教师应该意识到差异性的重要影响,努力将这样的差距降到最小,深入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努力寻找更多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此促进其学以致用的意识形成,设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以此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同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后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只有对学科内容保持高度热情才能带着疑问深度思考,完成小组之间的问题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小组合作的方法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探究氛围,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可以有效弥补自身的思维不足之处,从而逐渐缩小自身能力差异,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相关知识学习时,本章节主要引导学生完成数据的收集与编辑,进而实现数据的处理与统计,教师可以借此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带领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调查分析,小组之间共同合作,互帮互助,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录入,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大家在合作的氛围下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完善学科思维,也在促进自身审辩思维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辩知水平
在创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完善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准确、切实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合理定位,使其迅速发觉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此改正错误,全面完善自身思维,教师在合理的评价下也会对班级的学情和学生的个体情况有着更加深度地了解,以此转变教学方向,寻求更多培养其审辩思维的途径。初中时期的学生受到自身年龄的影响,生活经验较为匮乏,还不具备良好的辩知水平,教师作为教学管理者和思想的引导者,更应该做好带头作用,明确他们的成长需求,注重培养其思考意识和探究能力,为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更加新鲜的活力。同时,教师的教学评价标准也应该结合学生的能力制定,千篇一律的标准并不具备针对性,个性化的指标才能使其直观感受到自己的提升空间,找到探究的方向,逐步积累有效的探究经验,为日后辩知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具备多种实践途径,良好的审题能力和创新的思维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和信息技术的学科内容不断探究,寻求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辩知水平,使得教学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向着更深层次探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事业的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马秀琴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参 考 文 献
[1]林张煌. 计算思维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途径浅析 [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2]马鸣.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J]. 福建电脑. 2021(03)
[3]孙瑾. 学习档案在信息技术学科差异教学中的作用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03)
[4]余素华. 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研究 [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7(03)
[5]廖治华,胡祖奎. 人工智能助力学生自由自觉地发展——重庆一中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8(08)
[6]高洁,肖明,王有学.教师+AI,创造更好的教育——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课程建设案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01)
[7]曹杨璐,谢忠新. 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思维的迁移能力培养实践研究[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15)
[8]朱宝京.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0(09)
[9]李景花. 游戏化教学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作用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16)
[10]高桂红. 学生视角下中學教师的教学措施探讨[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