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枚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艾思奇纪念馆时强调:“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做好理论宣讲工作指明了方向。基层是理论宣讲的主阵地,是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的关键一环,是推动理论落到实处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基层理论宣讲是新时代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不少地方理论宣讲仍存在“一锅煮”“大杂烩”的情况,基层群众对送上门的精神食粮不感兴趣,形成听者“烦”、说者“难”的理论宣讲困境。要扭转这种局面,不妨借鉴中餐烹饪之道,把理论宣讲做成群众喜欢的“口味菜”,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精选宣讲“食材”。宣讲内容犹如食材,必须精挑细选,严格把关,才能烹饪出群众喜爱的“理论大餐”。这就要求宣讲者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一方面,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内涵实质,在宣讲中做到原汁原味解读不走样、不跑偏。坚决抵制道听途说,堅决驳斥错误观点,坚持传递权威声音,以正视听。另一方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搞好摸底调研,把准群众思想脉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宣讲内容要注重分众化、对象化,有效满足不同群众理论需求。宣讲中不仅要回答“怎么看”,更要说明“怎么办”,既为群众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又指明前进的路径,使宣讲真正说到老百姓心坎上,让老百姓感到真解渴、真管用。
配好宣讲“佐料”。宣讲语言犹如佐料,鲜活生动的宣讲语言可使宣讲有滋有味,群众想听爱听。反之,高高在上的说教和空洞无物的官话套话,只会让群众膈应和反感。“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宣讲者要多向群众学习,灵活运用鲜活的群众语言,多讲大白话、家常话,将抽象的理论话语转化为生动的生活话语,把深邃的理论讲通俗、把抽象的观点讲具体、把深奥的道理讲浅显,让群众听得懂、听得清、听得进。同时要增强语言的情感温度,多讲交心话、暖心话,多用故事和群众身边的典型事迹说话;多用群众的体会、思考启发群众,寓理于情、以情促理,做到情理交融,让群众感到理论可亲可近、可信可用。
把握宣讲“火候”。理论宣讲也如烹饪需掌握火候,既要应时而动,注重宣讲的时效性和持续性;也要拿捏好分寸,把握宣讲的尺度和深度。一方面,要旺火抢占时机,每逢中央、省委召开重要会议、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宣讲员就要第一时间深入群众进行广泛宣讲,迅速掀起基层学习贯彻热潮。后续要文火“慢煨”,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不断把基层理论学习引向深入。另一方面,要注重分寸,不说过头话。要讲什么、不讲什么、重点讲什么、深入讲什么,都要把握好。无论是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举措,还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都要全面精准解读、科学严谨分析,坚持团结稳定鼓劲,防止片面性,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摆好宣讲“拼盘”。理论宣讲如烹饪一样要重视“摆盘”这道工艺,即创新宣讲形式,让理论宣讲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为群众送上视觉和听觉的思想“盛宴”,使理论宣讲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这就要求宣讲者高度重视党的创新理论的视觉化呈现和形象化表达,宣讲中要善于结合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小品、相声、快板、评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让群众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理论的魅力,从而实现理论“声”入人心。同时,针对全民上网的生活常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理论“微课堂”“微电影”“微动画”,实现多终端传播,让“活色生香”的理论套餐走进群众手机里,群众可根据需要自主“点餐”学,随时随地学,把理论大餐做成群众身边的“一日三餐”。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