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准时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这3位“站位很高”的老师,给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科学盛宴。此次太空授课结束后,同学们依然很好奇:航天员失重到底是怎么回事?空间站里的健身器材究竟有什么奥妙?空间站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太空转身实验能在地球上演示吗?今天,张老师就和大家聊聊相关话题。
空间站里的航天员真的不受重力吗
我们的“重力”概念,来自在地球表面的生活经验。
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受到树木、讲台、公交车对我们的引力呢?因为这个力实在太小了。不过,当你从地面跳起时,地球对你的引力会把你拉回地面。天体间的引力就非常大了,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引力可以将直径为9000千米的钢柱拉断。
用线拴住小球,把它抡起来做圆周运动。
此时如果把线剪断,小球就会飞出去。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有一个指向圆心的力来保证,这个力叫向心力。地球绕太阳转动,向心力是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提供的;月球绕地球转动,向心力是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提供的;小球绕着你的手做圆周运动,向心力是绳子的拉力提供的。
地球在自转,带着地面上的所有物体,包括你、我、高山、大海、高楼大厦,一起绕地轴做圆周运动,这个向心力是地球对我们的引力提供的。
忽略其他次要因素,我们来对地表物体所受的引力做一个简要分析。
把地球看作球体,则地心O就是球心,O'是物体绕地轴转动的圆心,F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力的方向指向地心O(图1)。
力F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提供向心力F1,让物体绕着圆心O'做圆周运动;二是让物体有竖直向下掉落的趋势,这个力就是重力G。
若把物体放在支撑面上,支撑面阻碍了物体的掉落,并与物体相互挤压,彼此发生形变。
物体要恢复原状,对支撑面产生压力;支撑面要恢复原状,对物体产生支持力,这两个力其实都是弹力。若把物体系在绳子下端,绳子会阻碍物体的掉落,被拉长的绳子要恢复原状,对物体产生的弹力就是拉力。
所以,我们真正感受到的不是“重力”,而是支持力、拉力。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水往低处流等现象,也会让我们意识到重力的存在。
在谈论重力时,要考虑两种极端情况。一是物体位于南极点或北极点时,圆周运动的半径为零,不需要向心力,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都表现为重力,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最大;二是物体位于赤道上方时,圆周运动的半径最大,需要的向心力也达到最大,导致重力达到最小。所以,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随地理位置变化,但质量是不随地理位置改变的。
有没有引力都用来提供向心力的情况呢?有的。当同步卫星在轨道运行时,并没有像板凳、桌面那样的物体来提供支持力,或者由绳子提供拉力,这时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都用来提供向心力,就感受不到重力了。同理,空间站里的人和物,与空间站一起绕地球做近似圆周的运动,地球施加的万有引力几乎都用来提供向心力,这时即使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桌面对物体也没有支持力,当然物体对桌面也没有压力。人站立在地板上,地板对人没有支持力,人对地板也没有压力,就好像重力不存在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失重现象,表现为拉力或支持力等于零。
理论上,把空间站和里面的所有物体看成整体,每一个时刻,这个整体中只有一个点(质心)是完全失重的(零重力状态),其余部分还会受到微乎其微的、难以感受到的重力,即微重力。所以,空间站是微重力环境,航天员所受的重力极其微小,人体几乎感觉不到。
地面上也能感受到失重和超重,典型的例子是乘坐电梯。电梯开始向上运动时是一个加速过程,地板对我们的支持力大于我们的重力,我们会感觉腿部支撑的重量增加——这是超重现象。轿厢停下的那一瞬间是减速运动,地板对我们的支持力小于我们的重力,人会觉得有点飘,感觉腿部支撑的重量减少了——这是失重现象。
我们可以用弹力测力计吊着物体来模拟电梯的上升过程。由静止突然向上运动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上升时,拉力等于重力;减速停止运动时,拉力小于重力。
载人航天器在加速升空时处于超重状态,支持力可能是人体重力的好几倍,人体的大脑、骨骼、血管、内脏都要经受极限挑战。过山车上升阶段的支持力可达到人体重力的2倍,此时有的人就头晕眼花甚至呕吐了。因此,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必须远超常人,被选拔后,还要进行4年以上的系统训练。
过山车往下俯冲时,失重的体验也比乘坐电梯要明显得多(图2)。大型游乐场的离心机和落塔项目的失重体验更真切。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地,还有专门体验失重的商业服务,一次费用大概几千美元。
航天员在地面如何进行失重训练
在地球上模拟微重力环境,主要有3种设备。
第一是游泳池。航天员在潜水员的协助下,在巨大的游泳池中模拟太空行走和工作(图3)。充气马甲与配重配合,让浮力和总重力平衡,航天员处于悬浮状态,感觉类似于太空中的失重。但是,水下悬浮与真正的空间站体验还是有很大差别:水中动作的受阻感明显,在空间站里则几乎感受不到阻力;在水中可以判断自己是正立、倒立还是倾斜的,但在空间站里,上下、正倒的概念都不存在了。
第二种是俯冲的飞机。飞机向下俯冲时,航天员会失去支持力和拉力,体验到失重。飞机轨迹是连续波浪状的开普勒抛物线,每次训练时,飞机会飞二三十个抛物线,每个抛物线可以有二十几秒的失重时间。
第三种是落塔。许多国家都建有落塔,我们的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也有一座用于设备测试的落塔,设备从83米高处自由落下,可以获得3.6秒的微重力时间。
空间站健身器材暗含哪些物理知识
为防止在微重力环境中身体机能严重受损,航天员每天必须花一定时间进行锻炼。
在地球上,哪怕你不锻炼,肌肉和骨骼也时刻在对抗重力,相当于“锻炼”一直在进行。我们的锻炼,很多是在对抗“阻力”中完成的。比如,用哑铃或杠铃健身(图4),对抗的是重力;引体向上,对抗的也是重力;俯卧撑,对抗的还是重力。这些锻炼方式在空间站全都用不上。但是,在微重力条件下,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依然能产生弹力,物体间挤压并发生相对运动时依然产生摩擦力,分子间依然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磁极间依然有相互的吸引或排斥,液体的粘滞阻力依然存在……把这些力变成“阻力”,就可以进行锻炼了。
把弹力当成锻炼的“阻力”,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地球上也用克服弹力的方式来锻炼,比如使用握力器、拉力器训练力量(图5)。在空间站,四肢或身体其他部位在拉伸、压缩、扭曲、弯曲弹力设备(弹簧、弹力绳等)时,会有“用力”的感觉,肌肉和骨骼可以得到锻炼。航天员的企鹅服中暗藏许多弹力拉带和调节环,可以使航天员的身体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也是同样的原理(图6)。
在地球上,堵住针筒小孔、拉动活塞时会觉得费力,这是空气压力造成的。空间站内部也有气压,有一种深蹲设备就是利用大气压力作为“阻力”来进行锻炼的。
在空间站利用跑步机进行锻炼时,需要用马甲等设备把人拽压在跑步机的跑带或滚筒上,这样肩膀、臀部、脚部才会感觉到压力和摩擦力,脚才能真正地跑起来。跑步机下面要采取减震措施,以免对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干扰。这次太空授课中,王亚平给大家示范了如何使用自行车来锻炼腿部或手臂(图7)。自行车内部可以有多种设计,比如使用电磁力或摩擦力作为阻力,用类似于杠杆、齿轮、传动皮带的装置来传动,阻力大小也可以有多种方法调节。上肢或下肢在骑行时必须固定住,否则反作用力会让人飘离骑行台。
知道了这些原理,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空间站健身设备。
空间站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将瓶装水举到高处,放手时,瓶子会掉下来。用绳子拴住瓶口,手拉住绳子,让瓶装水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这时瓶子在高处就不会掉落了(图8)。
同样的道理,空间站以一定的速度环绕地球运动时,也不会掉下来。月亮绕地球运动,不会掉到地球上;地球绕太阳公转,也不会掉到太阳上。
物体被绳子拉住在空中做圆周运动,绳子的拉力提供了向心力。绷紧的绳子一端由我们的手拉住,另一端由物体在拉着——但是,是什么力把物体向外拉呢?转动的速度越大,我们感觉向外拉的力就越大,这只“无形的手”就是离心力。离心力是一种虚拟力,沿着半径方向远离圆心,使旋转的物体远离旋转中心,但是你找不到施力物体。
想象我们坐在大转盘上,转盘轉动时,我们会感觉某种力量想把我们推下圆盘,这就是离心现象。转速较小时,摩擦力可以提供向心力,人不会被甩离转盘;转速变大,所需的向心力也变大,当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人就被甩离圆心。我们可以做一个类似实验,把物体放在转台上,快速转动转台时,物体就会被甩出去(图9)。产生离心力或离心现象的真正原因,是物体自身的惯性。
离心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洗衣机的甩干筒高速转动时,湿衣服就会被甩向四周,衣服被筒壁挡住,水从筒壁的小孔中被甩走。转动雨伞时,伞面上的水珠也会被甩出去。实验室分离制备生物大分子,核工业进行铀浓缩,都离不开离心机技术,离心机就是利用离心力进行工作的。
实际上,所有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汽车转弯时做曲线运动,如果速度太大,也会被“甩”出路面。摩托车赛车手在转弯时,身体会侧向运动轨迹的内侧,却不会倒向地面,因为离心力正在向外侧牵引着他(图10)。
找一段结实的、伸缩小的绳子,让绳子穿过一小截PVC管。绳子一端系着质量小一些的物体,比如小瓶瓶装水;另一端系着质量大一些的物体,如大瓶瓶装水或多瓶瓶装水。握住PVC管甩动,让绳子拉着质量较小的物体做圆周运动。随着转速增大,圆半径增大,离心力也增大——质量较大的重物被绳子从地面拉了起来(图11)。这表明,离心力随着转速增大、转动半径增大而增大。
空间站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既受到地球引力提供的向心力,又受到与向心力方向相反的离心力。当二者平衡时,圆周运动是稳定的,空间站既不会远离地球,也不会掉落。如果空间站的环绕速度变大,离心力就会变大,会导致空间站被甩离地球;如果空间站的环绕速度变小,离心力也会变小,空间站高度就会下降。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一般在距离地面400千米附近,在这样的高度,空间站仍然会受到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导致轨道半径不断减小,如果不进行变轨重回轨道,空间站高度就会不断下降,最终掉落地面。所以,空间站上必须配备火箭发动机,利用燃料助推,对轨道进行修正。
我们在游乐场坐旋转飞机或过山车时,也会体验到离心力。旋转飞机转得越快,你就越有被往外甩的感觉。
在地面上能体验“太空转身”吗
“天宫课堂”中,叶光富老师尝试用不同方法转身——模仿地面上转身动作不奏效,采用游泳姿势不奏效,用嘴吹气也不奏效,最后采用右臂画圈圈的方法,终于转过身了(图12)。
太空转身包含着角动量守恒的知识。初中物理提到的运动一般指平动。平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运动前后的连线保持平行,比如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汽缸中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惯性让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如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刹车时司机和乘客会倒向前方,子弹出膛后还可以继续飞行一段距离,等等。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运动状态就越难以改变。物体转动时同样有保持转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个性质不用惯性来描述,而是用转动惯量来描述。
如果没有额外的力来加速物体转动或阻碍物体转动,则物体的角动量守恒,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转动惯量增大,角速度就会减小;转动惯量减小,角速度就会增大。
让一位同学双手各握着一个哑铃,站到转台上,推着他让他和转台一起转动起来,他便具有了一定的角动量。转动过程中,让他把手臂向两侧伸直——质量分布向外侧移动,会导致转动惯量增大,角速度就会减小——他的转动便慢下来。让他将两手向胸前靠拢——周围的质量向中心移动,会导致转动惯量减小,角速度就会增大——他的转动立马加快。
花样滑冰运动员需要增大转速时,会将双手收缩回来抱到胸前,而要让转动慢下来时,则尽量将身体舒展开,也是同样的道理(图13)。在空间站里,叶光富老师直观地给我们演示了这个现象。由于空气阻力非常小,他身体的转动显然流畅得多。
直升机起飞时角动量为零,升到空中时角动量也应该为零。旋转的巨大螺旋桨会产生一个角动量,导致机身反转——产生一个相反的角动量来抵消螺旋桨的角动量。这与叶光富老师在空間站中发生的情况相同——他的上半身左转时,产生一个角动量;同时他的下半身会随之右转,产生一个相反的角动量,来抵消上半身的角动量。
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让一位同学站在转台上,转台施加的支持力与他所受的重力相平衡,相当于没有重力干扰,他的角动量应当保持零不变(忽略转台内部的摩擦)。当他将上半身往左转时,他的下半身会同时向右转。如果他的上半身向右转,下半身就会同时向左转。让他将手臂从后向上、向前旋转起来,他便会慢慢地转身了。
改变手臂的旋转平面,转动的快慢会发生变化。让手臂从前向上、向后旋转,身体的转动方向也会改变。
还让那位同学站在转台上,双手向前伸直,从两侧握住自行车车轮的轴。原先他和车轮、转台都是静止的,现在让车轮转动起来,你会发现他慢慢地转身了!改变车轮的转动方向,他转身的方向也改变了(图14)。
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叶光富老师旋转的手臂就相当于这个自行车车轮。
用电动陀螺可以演示类似的现象(图15),用自行车车轮也可以演示类似的现象(图16)。
实际上,我们骑车时,如果车轮不转动,单凭两只车轮支在地面,我们很难在车上保持稳定。当骑车前行,车轮转动起来,加上手对车龙头的适当控制,自行车就稳定了。这里面同样包含角动量的知识。
“天宫课堂”中,叶光富老师用吹气的方法没有实现原地转身。实际上,如果他一直吹气,还是可以“转身”的,只不过不是围绕身体中轴线旋转,而是上半身向后翻转。
我们站在地面上能转身,是靠地面的摩擦力完成的。直升机安装尾桨,改进旋翼布局,则是为了引进外力,破坏直升机的角动量守恒,从而避免直升机打转。
在微重力的环境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下一期我们接着聊纸花绽放、浮力消失、水球成像等。记住,扫码观看实验视频!动手体验,真正读懂科学现象;地下天上,助你走进科学殿堂。